1、定理内容: 文字形式: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几何形式: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a2+b2=c2 2、相关知识链接: 直角三角形 1)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作勾,较长的直角边叫作股,斜边叫作弦; 2)汉代数学家赵爽把勾股定理叙述成: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 3)国外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4)也有人称勾股定理为千古第一定理。 3、勾股定理的作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 2)知道一边长时,能够确定直角三角形的其余两个边长之间的关系; 3)在证明含平方问题时,有时就可以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帮助解决问题。 4、勾股定理的各种表达式 在
5、定理证明及典型例题: 例1、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求证:a2+b2=c2。 证明方法一:取四个与Rt△ABC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拼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 =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正方形PQRS的面积 ∴ ( a + b )2 = 1/2 ab × 4 + c2 a2 + 2ab + b2 = 2ab + c2 故 a2 + b2 =c2 证明方法二: 图1中,甲的面积 = (大正方形面积) - ( 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图2中,乙和丙的面积和=(大正方形面积)-( 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因为图1和图2的面积相等, 所以甲的面积=乙的面积+丙的面积 即:c2 = a2 + b2 证明方法三: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小正方形的面积 =大正方形的面积, 2ab + ( a -b ) 2 = c2, 2ab + a2 - 2ab + b2 = c2 故 a2 + b2=c2 证明方法四: 梯形面积 = 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1/2 × ( a + b ) × ( a + b ) = 2 × 1/2 × a × b + 1/2 × c × c (a + b )2 = 2ab + c2 a 2 + 2ab + b2 = 2ab + c2 故 a2 + b2=c2 例2、在Rt△ABC,∠C=90° ⑴已知a=b=5,求c。 ⑵已知a=1,c=2, 求b。 ⑶已知c=17,b=8, 求a。 ⑷已知a:b=1:2,c=5, 求a。 ⑸已知b=15,∠A=30°,求a,c。 分析:⑴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直接用勾股定理。⑵⑶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用勾股定理的变形式。⑷⑸已知一边和两边比,求未知边。 解:由a2 + b2=c2得, (1)c2= 52 + 52=50, 即:c= (2)12 + b2=22,b2=3,即:b= (3)a2 + 82=172 ,a2=225,即:a=15; (4)由a:b=1:2得,b=2a, 则:a2 + (2a)2=52 即:a= (5)由∠A=30°得,c=2a, 则:a2 +152=(2a)2 , 解得:a= 例3、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⑴求等边△ABC的边AB上的高CD。⑵求S△ABC。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每边上的高、中线和该边所对的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 CD⊥AB ∴CD平分AB ∵△ABC的边长是6cm ∴AD=BD=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 AD2+CD2=AC2 32+CD2=62 CD= (2)S△ABC= 例4、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 米处,过了 20 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图中△ABC的∠C=90°,AC=4000米,AB=5000,米欲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即图中的CB的长,由于△ABC的斜边AB=5000米,AC=4000米,这样BC就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得出,这里一定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由勾股定理得 即 BC=3千米 飞机 20秒飞行3 千米.那么它 l 小时飞行的距离为:
答:飞机每小时飞行 540千米。 例5、如图在 证明:
在 例6、如图,在 解:
又 答:CD的长是24cm。 例7、在一棵树的10m高的B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m处的池塘A处,另一只爬到树顶后直接跃向池塘的A处,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有多高? 分析:如图所示,其中一只猴子从 解:如图,设
答:这棵树高15m。 |
|
来自: 百眼通 > 《02初中数学网摘-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