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共读| 重温古典时光,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冬竹123 2017-10-31


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余世存在此书中全面解读了二十四节气与时间,空间及生命的关系。以现代的人视角理性分析了时间的功能,在节气交替之际,我们生存的规律。

品味传统-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做为古人时间观念的缩影,身为现代人你又了解多少?在以农立国的时代,节气为历朝官府颁部法定时间准则;指导农事的指南针;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中的天气预报。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长期积累智慧的结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冬去春来,四季交替。春天生发,夏天成长 ,秋天收敛,冬天宅藏。季节的替换在节气中转换,节气不仅是时间坐标,也演化成为人的气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达季节变换24个特定节令。起始于先秦时期,至汉代完全确立。不仅是历法,还是大自然的作息表。公历将一年分成12个月。24节气将一年分成24节气。每个节气15天,两个节气一个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节气时间里,每一时间都是人的行动的指南:霜降,君子以后身修德;雨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冬至,君子以见天地之心;大寒,君子以修省。


在写本书领读的时候,我也思考时空与我们现代人的意义。节气不仅和我们农业生产、养生有关,也同每个人对生命、人生、自然和宇宙在交替节点变换的感受和认知有关,二十四节气是四季变换中最美的名字。 

古人根据每个季节变换规律运用,对读书时间总结。如张潮: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物也。

二十节气的运用早已贯穿于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学习越来便捷,在学习上变得求快不求甚解,每天行走在时光之中,为了让自己高效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习各种时间管理,可曾真正了解过时间。

朱德庸《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说道: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在增值 ,只有我们的人生在贬值。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在后。可不可以停下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选择“大家”?


《时间之书》带你了解节气由来的历史典故、气候的特征,在没有互联网慢时代,人们在不同节气的生活习俗和生存之道。人在节气变化的时间中的使命感,时空、与人的意义。人都活在时间之中,只有了解节气时间变换规律,才能规划和利用好时间。想做好人生时间管理,先了解时间;人若想在时间中可以惬意生活,就要保护好我们时空的自然环境。

余世存在序言中写道:知识大规模下移的一个问题,是使得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知识的压力和困惑,人们迷失其中,但回到时间或节气是在知识海洋中漂移的可靠坐标。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玫瑰”,去获取“时间即粮食”,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将用一周时间,与你一起共读余世存的《时间之书》,我将分为十个篇章,和你一起分享此书精彩内容,领略时光之美。

一: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到雨水(从第1页~25页)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惊蛰到清明(从第30页~67页)

三:无可奈何春归去,谷雨到立夏(从第 72页~89页)

四:晴日暖风生麦气,小满到夏至(从第94页~127页)

五:心静自有小清凉,小暑到大暑(从第132页~152页)

六:品味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到雨水 

有书的书友朋友,你们好!一日之计在于晨,美好的清晨,零露在这里给各位书友带来早安的问候。今天零露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余世存的《时间之书》,领略二十四节气四季变换中美丽的名字后面美好的寓意,解读它们在春夏秋冬中的含义。建议你阅读第1页到25页。

建议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读:

1. 你知道“立春”和“春节”的关系吗?

2. 你知道古人为什么把“历史”叫作“春秋”吗?

3. 雨水节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那些?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风来传消息,枝头晾春衣。江河水乍暖,静心待花期。

立春,立为建始,春木之气始至。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在古代也是节日。中国古代民间在这一天,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后,决定使用公历,将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自此结束了立春变为节气,春节便是我们现代过的正月初一。

立春是反应冬季交替到春的节气,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立春时间物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说东风开始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白居易诗: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颜。

立春做为传统的节日,在古代从官方到民间都是极为重视,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在这日进行迎春的活动。对于春天的观察也有千万年的历史,春是万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人耕耘播种的时节。由于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去秋来是时间的循环,时间的循环便是历史,因此中国古人把“历史“叫做”春秋“一说。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万物。当天下雷动之时,万物惊醒,农人该计划和考虑一年的事务,这便有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历代帝王举行“立春“的仪式,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历朝代都有迎接”立春“仪式。周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候大夫,到东方八里之效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除了迎春的习俗,还有报春、咬春活动。在立春日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称为“咬春“。自然还有踏青,春游的活动,

春天来了,“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因天气忽由寒转暖,容易感冒,特别是呼吸道类疾病

易发期。还容易”春困“,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在立春时节注意保暖、作息规律、适当运动、多吃些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立春之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名为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雨对越冬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降落,预示着秋天的收成,雨水对农人珍贵及意义。最美的雨水诗中有记录,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说春雨是一年秋收成功的一半,但是做为农人还是需要辛勤劳动,才能有好的收成。俗语说: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我们先哲思考雨水是天时,农人还是一样需要务实,不能不劳而获,需在要有忧患意识,给一时空的系辞: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雨水节气的物候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雨水降落这一即济时空,除了对农业的影响,对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医认为,雨节节气,随着雨水的增多,寒湿之邪易困于脾脏。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少食生冷食物,顾脾胃之气。预防“倒春寒。“要注意家人老人和小孩,保重要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在医学上同理“思患而预防”。

细雨飘然而至,春来不言离愁。有麦青青于野外,有你在我心头。



作者:零露,有书智库领读达人。喜好以文字表达心情,展示生活点滴,写文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亦可与人在交流 ,分享获得新知的愉悦。公众号:linglu88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