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入门34

 名扬海外 2017-11-01
第35章 中医治病的8种基本方法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医治病有哪些方法呢?”吉米医生问。“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之分,内治法总结起来基本上有八种,外治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应用。”……

“中医内治法有哪8种呢?”吉米医生问。

“内治八法就是把疾病驱逐出人体的8种方法,包括解表法、下法、温法、吐法、清法、补法、消法、和法。”……

01 解表法

解表法是把侵入体表的外邪驱逐出去,使从表入的外邪仍从表出。解表法多用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常用的解表法有两种:

(1)辛温解表:适用于表寒、表实证。常用辛温的药物,如葱白、紫苏、麻黄等。

(2)辛凉解表:适用于表热证。常用辛凉的药物,如薄荷、桑叶、菊花等。

02 下法

下法又名泻下法、攻下法,即用药物下通二便,把在里的病邪驱出体外的一种方法。多用于里证、实证。常用的攻下法有两种:

(1)寒下法:用寒凉的药物攻下,多用于实热证。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等。

(2)温下法:温燥的药与攻下药同用,多用于寒实证。如附子与大黄同用。

03 温法

温法是用温燥的药物驱除寒邪,主要用于寒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的“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就是温法的理论依据之一。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的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而病的一种治法。温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温经散寒四个类型。常用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

04 吐法

吐法是用具有催吐作用的药物引起病人呕吐的方法。多用于宿食停积胃脘、中风痰涎壅盛、痰阻喉间、误食毒物尚留胃中等病情急剧而又急需吐出的病证。由于催吐药作用峻猛,容易伤及脾胃,导致体虚,所以人老体弱、气血不足、幼儿、孕妇、心脏病、高血压、喘促等患者都要慎用。常用药物如瓜蒂、明矾,任选一味,研末灌服,再以鸡毛扫喉催吐。

05 清法

清法是用药物清除病邪,多用于热证,所以又叫清热法。清法一般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来解除热邪的。清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清气热:清除气分的热邪,常用生石膏、竹叶、山栀子。

(2)凉血热:凉血的药物,常用生地黄、牡丹皮、地骨皮。

(3)清脏腑热:多用于脏腑热证,如心热用黄连、连翘;肺热用黄芩、知母;肝热用柴胡、龙胆草;脾热用鲜石斛;肾阴虚发热用黄柏;胆热用龙胆草、山栀子;胃热用生石膏;大肠热用地榆、槐花;小肠热用木通;膀胱热用车前子、金钱草。

06 补法

补法是用补药内服来增强体质,战胜病邪。多用于虚证,常用的补虚法有以下几种。

(1)补气:多用于气虚证,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芪等。

(2)补血:多用于血虚证,常用药物如当归、熟地黄等。

(3)补五脏:多用于五脏虚证,补心用当归、龙眼肉;补肝用山茱萸、白芍;补脾用白术,大枣、甘草;补肺用黄芪、百合、沙参;补肾用肉苁蓉、枸杞子、巴戟天等。

07 消法

消法是指将各种积结消散溶解的治疗方法,比如气、血、痰、水、食等结成的有形的邪,造成饮食停滞、气血凝聚等证,以及结石、痰核、瘰疬、痈疽等疾病,都可以用消法来消散溶解。

消法包括消痰、消食、消水、消瘀等法。消痰用于痰饮证,常用药物如半夏、白芥子、胆南星,贝母等;消食法用于伤食证,常用药物如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消水法用于小便不利的病人,常用药物如猪苓、茯苓,木通、车前子、滑石等;消瘀法用于瘀血证,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赤芍等。

08 和法

和有和解、调和、缓和的含义,和法多用于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是指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如怕冷发烧有特定的时辰、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咽干等。这种病证,发汗攻下都不适宜,只有使用和解表里的方法解除寒热、调和脏腑,一般简称为“和法”。和法可使人体的寒热虚实等复杂证候及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得以和而解之,达到平和,常用柴胡、半夏、黄芩等药物组合成方来治疗。

“总之,中医治病的方法是从四诊入手,找出发病原因,分析病证,然后立法用药。大体原则如此,懂得这些,就有利于掌握和运用一些简易的中医疗法了。”我总结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