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领悟太极拳的思想根源

 太行森林 2017-11-01

太极拳产生于中华民族恢宏历史的发展之中,扎根于以道家、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其中道家思想是其最主要的思想根源,而老子《道德经》又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应追根溯源,从老子《道德经》所蕴含的博大智慧,来领悟太极拳的修炼根源。

《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又如何体悟道而修道呢?老子指出:要用“观”的方法,观无、观有、观妙、观徼。老子就是让我们用“观”的方法,去体悟、修炼以合道。

00:00 / 00:00
重新播放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告 广告剩余: 10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
我知道了!
分享
10广告详情

老子讲:“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这是老子参透了宇宙生命变化正反顺序之后的精妙总结,给予了太极拳独有的思维方式,运用这个思想传统,我们要把自己过去形成的僵化思维方式,做一个彻底的颠覆,要往生命僵化、死亡这个顺序的反方向走,要为弱,不为强,物壮则老,“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老子用水和婴儿的特征为什么是“德”做了诠释,水柔弱、居下、无为而静,所以最接近于“道”的特性。在谈到婴儿时,老子说:“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婴儿具有非常柔和而生生不已的厚德。与此相反,则是“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现代各种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运动,违背自然规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就是“德”的关键构成要素。慈是一种大爱,不是偏爱,对万事万物无差别的对待。俭是俭朴和俭啬,只有俭啬,才能具备收敛的身心,才能不断积功累德,克服一切妄想,从而培养根本,使根基扎实牢固,修炼出太极状态。不敢为天下先,是不欲争强好胜,应柔弱处下,谦虚谨慎,从而才能守住生命的根本。

老子说:“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就是说虚则能受,静则能观。所以应该致虚守静,时时刻刻向内求、向内观,最后回到那个最根本的来源上来。由虚静而养育出的内气,充盈圆融,心气合一,湛然寂定。

老子的“道”是无为之道、柔弱之道、虚静之道,太极拳是中华太极文化的载体,完全符合这个“道”。我们习练太极拳,就是用我们的身心去体会太极文化的精髓所在。离开了太极大道,就无法了解太极拳丰富的内涵,也无法享受太极拳修养身心、养生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

侯氏太极拳会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