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经典系列之《千字文》第64集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MAY的学习簿 2017-11-01

品读《千字文》-第64集 来自四维通慧 06:26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庶几”是差不多、大概的意思。“庶几中庸”差不多就中庸了,就近乎中庸之道的标准了。“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宋儒称为“孔门传授心法”。孔子说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的话。孔子的嫡孙子思,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写了一篇论文,就是后人读到的《中庸》。这篇文章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儒将其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在一起,合称《四书》。

 

《三字经》中说:“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什么是中呢?中不偏,不偏是中。任何事情都有三个方向:左、右、中;好、坏、不好不坏。我们不取好,不取坏,取一个中,这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道理。有人说“中庸”就是耍滑头,是老奸巨滑。其实“中庸”根本没有耍滑头的意思,“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的好好主义,而是既听了你的意见也听了他的意见,综合你们意见中合理的部分,然后采取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不走左,也不走右;不过,也非不及,这才是“中庸”。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不叫《冬夏》呢?因为冬冷夏热,冬短夏长,都有所偏颇。只有春秋才是冷热均匀,长短一致,可以作为衡准来评判历史,这也是为什么称史为鉴。“鉴”是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明因果,这才是“中”。

 

“庸”的意思是庸常,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古人常说:无事不生事,平安就是福。现代人都不甘于寂寞,要来点激情,要异峰突起、来点儿刺激。偶尔刺激一下固然可以振奋精神,但做人处事,居家过日子,一定要中庸。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这是最平庸的生活,也是最正常的、最健康的生活,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

 

一个人要有象孟子推崇的那样质朴的本色,又有象史鱼一样方正秉直的品德,就差不多达到“中庸”的标准了。前文讲过,直指的是人内心要方正,要端直,内直并不等于外表见棱见角,说话直来直去。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也是提醒人内心要方正,处事要圆融。说话直来直去,举止棱角分明,会伤人坏事。

 

“庶几中庸”是差不多近乎中庸了的意思。为什么说差不多呢?因为只有敦素、秉直还不够“中庸”的标准,还有四点要做到。那就是下一句的“劳谦谨敕”。

 

“劳”是勤劳、勤勉,“谦”是谦虚、谦逊,“谨”是严谨、小心,“敕”是检点、不随便。如果我们能保持本性的质朴,保持内心的方正,再能够勤勉、谦逊、谨慎、检点,这才是合格的“中庸”标准。儒家学说之所以宝贵,在于它提出的做人处事的原则都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做不到就绝对不说,因为说了没用。


    “劳谦”二字出自《易经·谦卦》。《谦卦·九三爻辞》是“劳谦,君子有终,吉”。谨遵圣敕,劳谦有加,必有终吉,是“劳谦谨敕”的另一解法。三家村的老学究们多用后一种解法,这也很好。文义本来就是圆融的,哪里有标准答案呢?

好了,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书籍推荐 

 刘宏毅老师编著《“四维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套装全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