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这张表,再也不怕弄不懂古代官阶了!

 mickeychow805 2017-11-01

1、太守。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京兆尹是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4、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相当于现代国防部长

5、校尉。校尉为部队长之意。战国末当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为九卿之一,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比如刑部尚书就是现如今的司法部、公安部。相当于各部委部长。

8、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并置,与谒庭令、内者令等都是由宦官士人担当。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古代大将军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历史上各时期多见以“某某将军”尊称为“某某大将军”的习惯。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11、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相当于监察部长。

12、知府。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3、知州。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4、知县。相当于县长。

15、通判。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6、都事。西晋南北朝时设尚书都令史,为左、右丞的辅助人员,处理尚书省日常事务。隋初改称都事,管收发文书、稽察缺失及监印等事。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17、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18、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19、行人。供差遣出使,在京官中地位虽低,而声望甚高,升转极快。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0、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1、县丞。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县长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相当于副县长。

22、主薄。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相当于局长。

23、检校。代理官职,非正式官衔。秘书级。

24、教授。学官名。掌学校课试等事,为一府学官之首,而品秩很低,明为从九品,清为正七品。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教育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