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畫静山 | 最現代,最中國。

 经典小诗 2017-11-01
















資料匯編、文字丨「誰最中國」編輯部

  圖片|來自網絡



不一样 - 箫乐冬炉(片段) 来自誰最中國 12:15

1951年,郎静山先生创作了上面这幅“集锦摄影”作品《烟波摇艇》,远景为安徽黄山,中景是香港的小艇(中坐者张大千),近景是台湾的芦苇。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后半生定居台湾的郎静山,集合两岸三地的景物与人物,完成了这幅佳作。

谁最中国,这或许并不是一个问题。但郎静山一生的作品,却是答案之一。

郎静山  先生

原名  郎国栋,祖籍浙江兰溪

1892年8月4日    生于江苏淮阴

1995年4月13日  逝世于台北

生于清末的郎静山先生,是中国最早从事艺术摄影创作的探索者之一,几乎尝试过同时代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可能。最终落定于“集锦摄影”,以相机代画笔,通过暗房技术,对所摄景物加以取舍,重新组合、构图形成作品,直追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意境,由此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流派“画意摄影”。

- 长江1930(又名“中国”)-

 郎静山1930年作品,生前仅洗出一张。前所未有地以枯笔直接在底片上画出粗犷线条,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作品。


郎静山先生逾百年的人生,近九十年未间断地从事摄影创作。是二十世纪最勤奋、高产,最早获得国际性声誉的中国摄影大家。其终生以承袭中国传统美学的“集锦摄影”为最主要创作风格,在时代背景之下,尤其显得意味深长。

- 云峰鸟语(1942)-


过去的百年,中国经历巨变。传统社会的道德、秩序、审美,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颠覆,中国被动地进入了现代社会,文化思想激烈地碰撞融合,生活方式全面“西化”。

何为传统,何为现代,何为中国美学,未来又将如何……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需要我们向后、向前,以至向东、向西,去好好探究一番。

- 鹿苑长春(登危聚鹿,1956)-


本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摄影大家」系列 的第一篇。将以粗略的时间脉络,分几个小专题,呈现郎静山先生各时期的艺术创作和美学观念,并特别注重了早期经历和主要艺术观念的成因与发展。

观看的过程,或许会别有一番滋味。

- 烟江放艇(1988年版本)-



[ 选编 ]

郎静山先生

各时期代表作品

及稀见历史影像

共计120幅



- 23岁的郎静山(1915)-


郎静山的父亲郎锦堂,出身行伍,在漕运总督属下任职,年薪丰厚,又是一个有着士大夫闲逸思想的文人,热爱戏曲、书画及艺术品收藏。郎静山曾回忆称“先君爱好书画,启发余艺术甚多”。

在富裕的家境中出生、长大,郎静山幼年时代,当地已经有几家照相馆,父亲往来于上海、南京等地,也时常带回照片。这些都带给郎静山最初有关艺术和摄影的启蒙。

- 郎静山父母新婚留影(1869,留云阁相馆)-

(中坐者为郎静山外婆)

 这张150年前的玻璃湿版相片,是幼年郎静山对“照相术”最初的印象,被其终生珍藏。


从12岁就读上海南洋中学开始,郎静山和几位同学一起,跟随图画教员李靖兰学习绘画、摄影及暗房技术。

1912年,加入《申报》广告部工作,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广告人。1920年代,为《时报》拍摄新闻图片,又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开始通过影展及杂志发表个人摄影作品。

十几年间,郎静山立足商业传媒领域,将摄影逐渐从业余爱好发展为职业应用,直至成为摄影家。

- 为杂志拍摄的封面及广告画(1930年代)-

左上模特:中国早期影星黎明晖


- 香港虎标万精油广告画(1937)-


二十世纪初,摄影传入中国虽已超过半个世纪,但还并非独立的艺术门类。从事艺术摄影早期探索的中国摄影家,大多为知识分子出身,正在推动摄影从“应用技术”、“高尚娱乐”向“艺术创作”的过渡,在创作方法和观念上,一方面受到器材的限制,另一方面则自然承袭了古典绘画的审美情趣。(这和十九世纪后期西方“绘画主义”摄影的诞生和发展相类似。)

1928年,郎静山拍摄了可能是中国影史上第一张女人体,首开先河。同年,与几位同仁发起创办“中华摄影学社”,即“华社”,这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团体之一。

【早期著名摄影团体】

北京光社(1924)

广州景社(1926)

上海华社(1928)

南京美社(1928)

1929年9月,中国美术刊行社出版发行了《静山摄影集》,这是郎静山摄影作品的首次结集出版,也是中国艺术摄影早期探索的代表之一。

- 《静山摄影集》(1929)-


- 静物 -


- 黑与白 -


- 小鸟枝头亦朋友 -


- 祥儿 -

(可能是郎静山长子郎毓祥)


- 自拍照(1928年,36岁)-


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静物、动物、人像、风景、建筑……题材多样,风格清新。部分作品已经可以窥见“画意摄影”的雏形,如画面的构图、留白、题字、印章等,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范式。


- 板桥画本(1928)-

> 周瘦鹃观后赞曰:竹枝一帧,裱以黄绫,题曰板桥画本,观其清影婆娑,宛然板桥道人手笔也。(1928年11月)


- 含葩(1928)-


- 试马(1928)-

(陈万里题字)


郎静山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无论风景或纪实摄影,在立意与技巧上,也自然流露出一种近似古典诗画的唯美、 内敛气质。

- 金波泛舟(1930年代)-


- 蓬池晨曦(1930年代,云南)-


- 河边鸳鸯(1935)-


- 静观自得(1931)-


- 古刹扫尘(1939,乌尤古刹)-

> 静山自注:嘉定城下游,孤峰矗立江中,为乌尤山,山顶有乌尤寺,寺右有尔雅台,晋郭璞注尔雅处也。


- 山径归人(1933)-

(1980年题字钤印)


- 临流独坐(1933)-

(多次获奖的早期代表作)


1930年,郎静山于上海松江女中教授摄影,这可能是中国学校教育中最早的正式摄影课程。

1931年,开设“静山摄影室”,经营各类商业美术摄影服务。同年,以《丝柳下摇船仕女》(又名柳池弄艇)入选“第五届日本国际写真沙龙”。自此开始参加国际影展。

- 柳丝下摇船仕女(1931)-



- 1930年代的郎静山 -

1934年,郎静山以两张底片合成的《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集锦摄影”正式登场。

- 春树奇峰(1934)-

> 此作直追中国传统绘画“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之法和美学意向。获奖并入选各种展览逾40次。


同年的另一幅佳作是《晓汲清江》,该作在不同时期有诸多版本,晚年郎静山接受访问时也曾提及此作,可见对其颇为珍视。

- 晓汲清江(1934)-


- 晓汲清江(1942年版本)-


- 坐看云起时(风云如太虚,1934)-


- 古阁重峦(1936)-


- 春江晓波(1937)-


- 华溪盐井(1938)-


- 树影湖光(1940)-


- 月下归舟(月明好停舟,1940年代)-


- 拱坪松坐(1941)-

(张大千二兄张善孖)


- 烟村初稼(1941)-


- 绝嶂回云(1942)-


- 松鹤长春(1943)-

- 晓风残月(柳塘春水漫,1946)-


郎静山一生广交朋友,早期摄影史上的多位重要探索者,书画界的黄宾虹、林风眠、叶浅予、张大千、张善孖、刘海粟、齐白石等亦与之过从甚多或为至交。朋友间在思想、学理、观念、技法等方面相互探讨启发学习。

- 陈惊躜、郎静山、梅兰芳、丰子恺 -

(1947,摄影者不详)


有关中国最初的影像记录,多由外国人拍摄。其中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带有猎奇心理,甚至有些着意拍摄如缠足、抽鸦片、赌博、行刑等“奇风异俗”的画面。对此,郎静山和同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一样,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拍摄中国美好的一面,并且要对外去宣传。

1931~1937年,郎静山与黄仲长、徐祖荫二人组成的“三友影会”,寄往三十多个国家共计三四千张摄影作品,被两百多处摄影展览选入作品二千余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郎静山往来于上海、重庆、昆明等地,一方面做新闻采访,一方面继续从事“集锦摄影”的研究与创作。

期间拍摄了大量纪实摄影作品,多以记录民间疾苦、表现底层劳动者或日常生活为主题。(这部分作品时常被忽略。)并积极参与、举办义展,以门票收入等赈济难民。

- 赶集(1933)-


- 吴门归棹(1933)-

- 山径归农(1934)-


- 拉纤人(1937)-


- 激流急湍(1938)-


- 行房孤客(1940)-


自1930年代开始,郎静山摄影艺术的个人风格及技法系统已经形成。并以作品集、技法专著、教学等方式,不断实践、发展、推广“集锦摄影”。直至1949年之前,是郎静山创作的鼎盛时期。

-《集锦照相概要》(1940)-

-《郎静山摄影专刊》(1939)-

-《静山集锦》(1947》-



- 在家中(1950,58岁)-


1949年,郎静山随身携带四百余张底片迁居台湾。此前拍摄积累的绝大部分底片、作品及摄影器材,都留在了大陆。

无论是因为素材的缺失,还是经历大时代的沉浮与中年之后的心境变化,沉寂之后的郎静山,一个时期内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小品佳作)变得愈发空灵。

- 花好月圆(1950)-


- 花好月圆(与上作同题,1950)-


- 烟波摇艇(1951)-

(书画家潘受题字)


- 风晴雨露(1952)-


- 枝间弄好音(1953)-


- 绿波荡漾小凫雏(1955)-


- 蟪蛄爱草绿(1955)-


- 无车运斧(1955)-


- 瓶中春意(1950年代)-


1953年,“中国摄影学会”在台北复会,以“祖国河山”为题,展出七百余件作品。该学会以“提倡摄影艺术、研究摄影学理、发展美术文化、增进国际摄影地位”为宗旨。郎静山担任理事长,直至1995年。

- 明湖桥畔秋林(1955)-


- 芦苇归舟(1955)-


- 夫唱妇随(1955)-


- 仙山楼阁(1956)-


- 斜风细雨不须归(1960)-


- 枫桥夜泊(1960年代)-


- 疏林映白雪(1960年代)-



- 孤亭绝嶂(1962)-



- 华屋艳神仙(1972)-


- 钓罢归来不系舟(1988)-


自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直至1995年的四十多年间,郎静山逐渐在台湾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极大的声誉,非常频繁地在世界各地举办摄影个展,同时参与创办了多个国际影展或摄影协会,推动国际间交流,担任诸多社会职务或名誉职务。

- 湖山揽胜(1984)-



- 百鹤百寿(1990)-






- 1960年代的郎静山 -


郎静山在1920年代后期结识张善孖、张大千两兄弟,并成为至交。其后的几十年间,多次为张大千摄影。还曾以张大千为模特,或以张大千巴西八德园为取景地,创作“集锦摄影”作品。

- 云淡风轻(1953)-



- 松荫高士(1963)-

此照神似南宋马麟《静听松风图》


- 静听松风图(南宋,马麟)-


- 云深不知处(1963)-


张大千与毕加索(1956,郎静山摄)


- 郎静山与张大千(1980年代,摄影者不详)-


- 张大千在日本(1961)-

(左上二人为郎静山和张大千)


人像,是郎静山摄影艺术中的一大门类。几十年间,特别是在1950~1970年代的台湾,郎静山拍下了同时代政治、文化、艺术领域的几乎所有风云人物。


齐白石(1946)


于右任(1950)



雷震(1950年代)


- 吴清源(1950)-


- 京剧名伶焦鸿英与溥心畬(1950年代)-



- 蒋碧薇(1952)-



- 李丽华(1955)-



- 卢燕(1956)-


- 胡适(1957)-


- 雕塑家杨英风(1960)-


- 星云法师(1967)-


- 刘侠与三毛(1970)-





- 板桥家中自拍(1960年代)-


1950年代,郎静山受到美国艺术家曼·雷(Man Ray)的启发影响,尝试不借助相机,直接物体放置在感光纸上,经曝光后形成抽象剪影,再进行创作的“后现代”暗房摄影。

- 挑妇(1950年代)-

据说是和张大千同访毕加索之后得到的灵感


- 月之谜(1950年代)-


- 疏林夕照(1950年代)-


(年代不详)


- 雪映岭浮空(1965)-


- 农舍幽情(1965)-


郎静山自幼熟习书画,以倪瓒画作入门。十几岁时,已经可以做很好的工笔山水。平生欣赏扬州八怪,性喜求新求变。晚年书法作品渐多。

- 昆明翠湖亭景 / 山亭野鹤 -

(1943)


- 夏景图(1942)-


- 四川峨嵋圣积寺 / 汀树远岑图 -

(1943)


- 谿山新雾(1943)-







1990年代,郎静山几次回到大陆,在北京、上海、浙江兰溪、黄山、成都、珠海等地寻访、拍摄。1991年,“郎静山百龄百幅作品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摄影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1995年4月13日,以一百〇四岁高龄,在台北台大医院逝世。


- 晚年郎静山 -

郎静山一生的艺术创作与探索,“集锦摄影”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创造性的,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独树一帜的美学观念与风格。

东晋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国画“六法”理论,是深刻影响后世中国画家的美学法则。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在审美及技法层面,亦以此为理论原点。

【国画“六法”】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

- 在台讲授“集锦摄影”义理(1950年代)-


其中,“经营位置”、“传模移写”的应用,来自郎静山深厚的传统美学素养,“应物象形”,摄影相比绘画具有先天优势。而“气韵生动”四字,则是郎静山“集锦摄影”毕生追求的最核心观念。


(年代及摄影者不详)

颇耐人寻味的是,后人对郎静山“集锦摄影”批评最激烈的声音,来自1990年代的台湾。其中最犀利的部分,是关于郎静山连续四十二年担任“中国摄影学会”理事长及摄影界“领导者”角色,“画意摄影”在过长的时期内掌握了话语权,客观上导致了民间各思想、风格的摄影创作受到了发展限制。

大陆这边,随着近年来郎静山摄影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出现与升值,大体上赞誉一片。仅少数学者、评论家在学理、摄影史角度提出深入研究、客观评价的观点。

- 暗房内工作照(1950年代,摄影者不详)-


在郎静山的时代,他是中国将摄影发展为独立艺术门类的探索者、推动者之一,艺术胆识与技巧是最现代的;他又是将中国传统绘画义理应用于现代摄影的第一人,终其一生,追寻生植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着力表现祖国山川河流、一草一木和国人精神世界的美好,美学观念和民族情怀又是最中国的


- 和摄影研习营学员(1960年代)-


斯人远去。新旧之间的交替与冲突,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辩证相生,不会停止。

在何为现代,何为传统,何为现代的中国美学这些课题上,郎静山先生用一生的艺术实践,给出了个人丰富、精彩、极具启发性的答案。


谁最中国?



郎静山

(1892~19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