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便是如此,连小事也不能相容。而黄素琼这倔强女子由新潮书刊中得来的理想,却是始终没有泯灭。 后来在张爱玲四岁时,姑姑张茂渊要出洋留学,母亲黄素琼那年已经二十八岁了,借口要监护小姑出洋,自己改了一个非常新文艺的名字“黄逸梵”,就抛夫别子,也跟着远走高飞了。 这一飞就是间关万里,飞到英国去了! 此去,正如古诗所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对这样的女性,惟有以“勇敢”名之! 远走只是想求索。哪怕一无所获,也强于在家中委屈、屈辱的一生。 张爱玲在日后谈到对母亲的印象,说:“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她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机会和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来了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童言无忌》) 不错,这位坚强得有些冷漠的母亲,在张爱玲的生命史中,的确有神秘色彩——经常“缺席”,但又无处不在。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只能让人对小爱玲将来的成长担心。那些现在被人以欣赏心态渲染的“簪缨世家”之类,对一个孩子来说,怕是远不及小户人家的天伦来得温馨。 所谓的“贵族”种种,用张爱玲小说里一个很有特色的词,便可概括,那就是“霉绿斑斓”——未见得好。起码,没什么可羡慕的。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的“走马楼”。这房子,有李鸿章的印记;而张爱玲的身体里,也有着“八分之一”李鸿章的血统。 一个现代都市女子的传奇,就这样开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