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1] 西蔓:形象经济学

 天官图书馆 2017-11-01
经济一词的本意,是经世济困,说到我们的形象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生拉硬扯而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女孩子当上了广告模特儿,能够直接地利用体力、智力和天生丽质及后天培养的“形象”赚到钱。

一个女白领从被招聘到被重用,在职场上如沐春风,在商场上如鱼得水,能够获得比模特儿更稳定和更持久的回报,靠的依然是体力、智力,加上形象力的综合投入。

我们来重温两个经济学的定义。第一个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交换”一词是全部经济学的要义。

模特儿也好,白领也好,她们作为“商品”的时候,能否顺利地“交换”,是对她的“经济学”考量。

而购买方在“经济”意义上看中她们的,是她们作为“商品”的价值。

第二个定义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模特儿的“劳动”是对自我形象打造和维护的水平,由此决定了她的“价值量”,即赚钱的多少。

而白领的“劳动”里,也含有和模特儿一样的成分——形象资源的投入,并因此而决定了她的“价值总量”的多少。

每个人,首先都是一个“经济人”。

你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收入,就要努力地通过“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凝结”你作为“商品”的“价值”,然后才能顺利地实现你如愿以偿的“交换”。

美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经济增值的资源,由“传统经济”中的“非生产力元素”转化为现代经济中的“生产力元素”,在每个个体身上得到个性化的利用与发挥,从而为每个人赢得了相应的经济效应。

有了“商品”,接下来就是“流通”和“交换”,然后是“扩大再生产”。

在这一系列的经济环节中,你会发现,美丽资源始终与其他资源一道,直至参与到经济学流程的最后环节,即社会总资本的“实现”。

在个人“形象”上进行“劳动”,付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我在这里坚定倡导的非常“经济”的新型价值观念,强调的只是一点,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有付出才有回报”。

如果我们只付出了体力、智力,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形象、气质、修养,就会因为“付出”的不完整而出现问题——你这件要“上市”的“商品”,靠什么“经济”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