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为人处事最高的技巧,是没有技巧

 nqj0108 2017-11-02
·

  千百年来,对《道德经》的解说纷纭,莫不是高深莫测,被誉为帝王之书。孔子当年也曾叹老子“犹如龙也”。本篇旨在从“水”这一意象出发,领悟水如何从柔处下臻于至善的品性而成其”王”性和“道”性。

哪些人需要领导力?

  不是只有帝王将相CEO才需要“领导”力。《道德经》中概括了三类“领导”:“士”“王”“圣”。

  什么是“士”: 士的本意就是“做事”,后来也指一个阶层:天子,诸侯,大夫,士,“士”就是基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士”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一”, 十个人里边推举出来一个,推十为一,十个人里边选出来一个领导大家管理大家服务大家。韩老师说,按照“士”的笔顺,一横在最后写,把自己要放在最后的位置,这是《道德经》里非常强调的。“做事也不简单,三个人都难管了,家里边三个人都难领导了,基层的领导者管理者,你哪怕只管几个人也都属于这个层面,做这样的士的阶层也需要很高的素质和智慧。”

  什么是“王”:《道德经》里老子与之对话最多的就是“王”,他们多是诸侯王,就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现在一个县的规模都相当于古代一个诸侯国的规模,而且还不小。“王”这类人就是主要的领导者,家族的领导者、小学幼儿园里的老师(我们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吗?)、企业的最高领导者,都可以属于王的系列。“王”一定要这样写:上面是个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这是老子最强调的,善用人者为之下。

  什么是“圣”:《道德经》里边讲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写?再往上边再加个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儒家讲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养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讲的圣就是通达事理的领导,通达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连做事情的这个道理都告诉大家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见。你越不争,大家越往高举你;你越不争,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为而不争。

  《道德经》主要就是针对这三类人的——士、王、圣,韩教授指出,《道德经》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小领导、大领导培养成好领导,也包括把家长培养成好家长。

《道德经》:老子教你如何获得“水性”领导力

  《老子》领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法。《老子》一书中,到处体现了辩证法。首先是有和无的关系,“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有和无同出于“道”,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状态恰似一对孪生兄弟,相互对立又紧密关联。不仅如此,“有无相生”(第2章),有与无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基于有和无的关系,《老子》引申到很多相互对立的面,例如,“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39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22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智)者不博,博者不知(智)”(第81章)。由此可见,老子坚信很多事物都可以在其对立面找到答案。这些矛盾双方辩证统一的辩证法形成了老子分析领导特征的基本方法论。

《道德经》教我们哪些领导方法?

  1、处柔处下的的柔性管理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是说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汇往的地方,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因此一个极致的领导者通常都善于放低姿态,通过制造出一套系统让组织自发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流动,而不是高高在上费心费力地规定河流按照自己的方向流动,甚至这样的控制与命令有时并不能起到自己想要的作用。

  吉姆·柯林斯提出,与其做一个焦头烂额的报时者,倒不如做一个造钟人,造出一口无形的钟放入组织中,所有成员只需要看看这个钟就知道现在是几点,自己该做什么了。

  华为的董事长任正非正是如此,工程兵出身的他曾坦言道:“我个人既不懂技术,也不懂IT,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我的作用就是提了桶浆糊,把华为十五万人粘在一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才有今天华为这么强大。”

  相比于自身高高在上的存在感,任正非深知企业发展才是首位。他低调务实,甚至会回绝一切非必要的活动和采访,而是将精力投入在推进华为基本法、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高薪聘请科技人才积攒技术、开拓国外研发基地等事物方面。

  在他多年的精心的布置下,华为人的心中出现了一口口隐秘的钟,他们深知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全员有序而高效的协作,组织也得益于此有条不紊的运行与发展,仅仅20多年就由一家小民营公司成长为国际著名的通信业巨头。

  2、上善若水,利而不争而要有利他之心

  为什么要有利他之心呢?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到这三个主题:职业、社会和性。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方式解决:合作。因此人的价值感也是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通过别人认可和认同的的价值感来体现优越感。只有对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人的价值感才能体现出来。两千多年前,一个老者,坐在我们对面,给我们讲了一堆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有点喋喋不休,但细细品味,字字珠玑。这些对话,被整理为道德经流传至今。老子在道德经里也特别强调利他之心,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公司管理中,利他之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成就客户;就是赋能下属,努力做下属的教练,真心帮助下属成长;敢于给下属责任和权利。

  3、公平无私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真正的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人也要没有偏私,也要对万事万物公平。这就是“天道无亲”。但是结果是什么样?这些肯努力的人,做好事的人,得到了一种好的回报。一个人做好人最大的回报是什么?就是让你成为了好人,这就是最大的回报。成为一个好人,这在道家来讲是最大的一种回报。对这事物都是公平、无私的,你是凭自己的努力,你成为了一个好人,成为了一个善人。最后所有的结果其实都是有因有果,并不是天罩着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告诉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这样,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公平,无偏私,制定这个规则,制定法令谁都不要例外。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一个有境界的、有智慧的人怎么做事情呢?“后其身而身先”,越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大家越往前推他,往高举他。大家想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第一想法就是自己的这点私心杂念,不顾及别人,你怎么和大家友好相处,怎么能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人呢?领导力不是你去强迫别人,而是你得团结大家协同奋斗,为大家挡风遮雨。就像我们下雨天说雨伞一样,你不为人遮风挡雨,谁把你举在头上了?

《道德经》:老子教你如何获得“水性”领导力

  道自然而然,独立不改;水川流不息,成河成江成海。在时空的节点上,学典问道,不要辜负此生如水的光阴,做个如水的生命存在,谦卑而顺应,变通而包容,不舍昼夜,修炼水性领导力和生命力。大道至简,其中深意,其实早已在你心中。《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博大精深,涵括百家,包容万物。给后人在领导力等多方面以无限的启迪与智慧,可以说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所有人钻研深入学习,并与实际结合,提升自我,提升领导力。

NQJ0108·欢迎您朋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