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可吴钩究竟是啥?

 昵称39636210 2017-11-02

唐代诗鬼李贺曾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手无缚鸡之力,才气逼人,却因为父亲的名字犯了皇帝的忌讳,而被终生禁止参加科举考试。李贺虽是书生,诗歌中蕴含的霸气和豪气却气冲斗牛,仿佛每一首诗都是在用生命去写作,结果英年早逝。

李贺的这首诗中提到了“吴钩”这种古代武器,加上诗人的联想,让吴钩成了一件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利器,在孙皓晖所著的《大秦帝国》中,更是对吴钩有过详尽的描写,让人眼花缭乱,吴钩又与高强的武功联系在了一起。不过,这也是小说家的一己之言,仅供参考。那么,如果严格的按照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去考证,吴钩到底是一种什么神秘武器呢?就让我们综合一下相关研究资料,做一个梳理。

【吴钩的传说充满了杀戮和血腥】

据说吴钩这个名字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代的吴国,这与吴王阖闾喜欢收藏名家宝剑有关,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行必下效,吴王爱宝器,能工巧匠们为了制造利刃就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杀死亲子,用来祭刀,可谓人伦丧尽,畜生不如。比如半史料、半小说性质的《吴越春秋》就有如下记载:

金者,铜也;钩者,曲也。通过名字可知,吴钩是一种弯曲的兵器,造工精良,其知名度与干将莫邪两把宝剑相同。

【吴钩其实很普通,只是被后世神化了】

根据学者沈融的考证,吴钩只不过是春秋战国时代钩型兵器的一种,形体弯曲,具有鸟嘴状的尖锋,属于杀人利器。吴钩并非起源于吴国,而是扬名于吴国,这种钩型武器的使用年限,上至春秋楚庄王时期,下至西汉宣帝时代,范围分布很广。吴钩是一种格斗性兵器,属于当时军队的常规装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吴钩的地位逐级下降,也来越不被人重视。吴钩的衰落消亡与战车的兴衰密切相关,据考证,吴钩是一种类似方天画戟的兵器,但是与之还是有区别。

【吴钩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

观点之一:吴钩其实就是古代的“吴戈”。关于吴钩形态的种种描述,都与“戈”极为相似,大量的文献资料也支持这种观点。

观点之二:吴钩也是一种短兵器“手钩”。这种手钩是从长戈演化而来的,适合于短兵作战,后来这种武器演化成“秦钩”,有考古实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