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期了!如何克服学术写作拖延症?

 天下知仓 2017-11-04

作者:Wallace


上期我们发了《什么样的开题报告会被毙掉?》《文献综述写作指南》之后,很多读者留言询问“怎样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论文”。小编在与这些读者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很可能已经陷入了一种“完美主义”的拖延症。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出出主意,教大家如何闪避拖延症的攻击。



学术上的“完美主义”对论文写作有负面影响,它使许多人长期处在失望和痛苦中难以自拔。


过于追求完美会妨碍一个人充分发挥潜力、拖慢论文写作进度,很容易让人产生挫折感,变得十分沮丧。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害,那么重点来了,我们如何才能跳出“完美主义拖延症”的怪圈呢?



一、破除“完美主义循环”


所谓“完美主义循环”是指:设定无法达成的目标——因无法达成的目标而造成意志消沉——逃避、拖延乃至自我毁灭。


因为追求完美,所以在截止日期前一刻,你可能还处在极度忙碌的状态,拼命工作,但是即便如此,完成的结果还是远远达不到你预期,于是你感到懊恼,并陷入深深的自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为了取得进展,你对自己说,下次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于是你又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



如果这一切听起来很耳熟,那你就是一个标准的完美主义者,并且已经陷入了“完美主义循环”。我自己就曾经历过这种循环,并一再地从许多研究生身上看到这样的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在短期内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呢?


邀请他人参与自己的研究计划。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完美主义大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下形成的。换句话说,学术写作中的完美主义者往往有一些扭曲的认识,包括:“什么是正常的写作生产效率”、“写作任务所需的时间”及“必须自己完成整个研究的过程”。


这些扭曲的认知已经成为你的习惯,而打破这种循环最迅速且有效的方式是在完美主义循环的每一个步骤中建立回馈循环,即设定合理的目标迅速推进工作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

 

1.设定合理的目标


完美主义者往往会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因此你可以透过与其他学者或指导教授分享自己的计划来打破完美主义的循环,而非独自设定目标。当完美主义者一再地将自己不切实际的目标告知经验丰富的同事时,他们将会清楚地知道这个计划的工作量超过了时间可允许的范围,同时会根据你的指导教授或系所的实际目标与期望,建议你对现有的目标做出调整。明确目标并与他人分享是一个帮助你设定合理目标的有效方式。如此一来,你设定的目标将更具现实的可行性。

 

2.迅速推进工作


拖延症和完美主义总是形影不离。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你会对自己的表现有着相当高的期望,但是目标的难度越高,执行起来就越困难,因此你可能会一再拖延,迟迟不能动笔,直到自己再也无法逃避。

 

为了打破自己的拖延症,应使用相同的法则:让自己的头脑清醒一下,将他人带入自己的循环中,比如:找个朋友或同事谈谈自己的研究计划、建立督责小组、加入网络社群或教学支援小组。这三个方式皆能发挥相同的效用:(1)让你别想太多;(2)强迫你持续地发表研究成果;(3)避免在最后一刻忙碌到崩溃并且以失败收场。


3.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


干扰完美主义循环的最后一点就是如何诠释自己在许多活动或任务中的表现。再次强调,应将他人带入讨论中,用以打破完美主义者常见的认知扭曲。

 

例如:我经常与学生一同工作,他们常认为自己在学术写作上很失败。为了避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相信他们的说法,因此,我通常要求阅读他们最近的文章。一般来说,文章的想法通常都不错,英文的表达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个别英文写作上的错误却让学生们忽略了自己文章中的其他优点。过度的负面评价放大了工作上的错误,却掩盖了大部分正面积极的因素,以至最后推导出错误的结论,“我是一个失败的作者”。



我会询问这些学生,你的系所、学院或大学的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表现如何?平均值是怎样的?当我要根据他们的回答来进行评估和分析时,他们的答案往往是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从未想过依照自己的背景来定位自己的表现,这是因为他们的期望永远是完美的。无论在教学、服务或写作上,定期获得关于自己表现的评价,让他人帮你正确理解这些反馈意见是减少完美主义的有效方法。

 

知道哪些认知被扭曲了之后,就要立刻开始修正自己的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与他人展开对话、敞开心扉接受意见,并在自己失去洞察力时建立人脉网络。

 

通过这种方式,你将可以迅速地由完美主义者变成努力达成目标的行动派,最棒的是,你将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位更具生产效率的研究者。

 

 

二、高校教师的拖延困境


前面说了研究生在学术写作方面所经历的完美主义拖延症,而在我所熟悉的高校教师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通常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教师们陷入此类困境。

 


1.没有把学术写作当成责任来看待


写作虽未列入教师的任务表中,却是一个日常必须做的工作,是一种责任(所谓“责任”指的是,如果你不做这件事,将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举例来说,如果你没去上课,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被挂科或被退学;如果你不出席会议、按时上交系所文件或参加活动,你会陷入麻烦。然而,如果你未完成这个月应该完成的文章进度,其实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实际上,我见到许多学者多年以来都没有为自己研究工作进到应有的责任。


人的注意力及行为倾向会集中在自己每天必须负责的事务上(教学与服务),而较少关注那些可以拖延的事,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然而,这种倾向将让你在写作上拖延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直到你不得不为此承后果时,也就是在开题、答辩、申报课题、结项、评职称的时候。

 

2.学术写作是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


它并不像写博客、电子邮件或是小品文章。事实上,从提出新想法到提交文章、补充材料,再到形成文稿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它涉及阅读文献、了解现有的知识体系、澄清自己创新的想法或问题、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以及与学术界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可以触发完美主义的迂回及曲折,而这样的情况在你与其他共同作者或研究团队合作时只会愈加恶化。

 

3.知识生产的过程会引发相关批评


当学者提出一个问题并公开研究时,他们的论点及研究结果必定会受到质问、挑战及评判。这是我们测试及改进自己的研究方式的机会,研究的创新性越强,就会被评估得越仔细。当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充满自信时,他会乐于听到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讨论。然而,完美主义者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中,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欠缺,也害怕在仔细审视中暴露自己的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最佳的保护手段是继续坚守自己的研究,直到研究是完美的为止。遗憾的是,想要达到完美是不可能的,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一些不良状况,包括:在研究早期逃避且不接受重要的建议、过度合理化的拖延,反复修改以至超过实际安排写作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有些学者没有把学术写作当成责任来看待,加上学术写作本来就是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以及知识的产生必然会引发相关的批评,对完美主义者而言,拖延及回避行就成了家常便饭,对此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

 


三、摆脱拖延症的方法


如果你也曾遇到上述情况,你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做法来避免落入完美主义拖延症的陷阱:认清自己的写作过程;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为写作过程的每个阶段建立读者群。

 

1.认清自己的写作过程


“我有一个想法,然后我一口气完成了文稿,接着(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提交了文章”,每当有人想按照这个过程进行学术写作时,我常会为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对此,我总是问他们:“实际上,你这样做过几次?”。典型的回答是一至两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要在最后一刻赶出课程论文或研讨会报告。如果这是你的写作过程,那么恭喜了!你是地球上少数能一次创造出完美作品的人之一。

 


对于其他所有人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完美主义者幻想,它将带来所有写作行为中最不健康的一种:合理化的拖延。换句话说,在你开始写作前,你必须不断地思考自己的研究、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进行无数的对话。


对于那些必须持续地、依照计划并大量出版研究成果的人而言,他们只需要认清一个事实——自己该如何把一个想法最终变成一篇能发表的论文。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涉及:初始拟稿、编辑、分享、讨论、校稿、发表、更多校稿及投稿。如果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实际的写作过程,试着克服完美主义者的幻想,或是避免设法透过拖延的方式来度过研究的阶段,遵循写作过程的每个阶段及完成文稿的时间表,你则可以开始拥有实际的写作成果。这些成果能在每天带给你更加一致的表现、成就感及满足感。

 

2.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


固定每天写作30分钟是打破拖延症与完美主义的最好方法。让拖延的完美主义者试验每天写作、加入支持性社群及承担每天必须完成的写作责任,接下来猜猜看成效如何?

 

这些几个月来都未从事写作的人惊觉:(1)他们可以在一天内找出30分钟来写作;(2)他们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令人吃惊的产量;(3)每天接触自己喜欢的事物不但可以随着时间累积产量,还能够激发创造力、创新思维以及由新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计划;(4)在社群里获得支持让人感到工作是有趣的;(5)每天写作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周末休息,这样一来可以摆脱罪恶感、羞愧和懊恼,因为他们以一致且持续推进的方式完成了写作。


3.扩展自己的读者群


除了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及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我建议完美主义者可以建立一个能在写作过程中给自己反馈的动态读者社群。如果你的目标是追求完美并害怕他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你发现自己对正在写作的论文失去了洞察力,那么将其他人带入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听听他人的意见,将会是个不错的方式。

 

想象一下,如果你将论文的写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那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0-25%、25-50%、50-75%、和75-100%。你将可以在文稿写作的每个阶段中听取读者群的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对论文进行及时的修改。

 

在0-25%的阶段里,读者应该是非常了解你,你也相对信任的人,这些人并不会依据初期草稿来评断你认知能力;当文稿的完成度为25-50%时,你可以与学校同事和写作小组的成员分享;当文稿接近50-75%的完成度时,你可以试着在研讨会发表,以获得不同的反馈意见;当文稿已经完成75-100%时,你可以将文稿与自己领域中的资深人士及文字编辑分享,并在提交作品前进行润饰。这意味着当你提交文章或书籍文稿时,你已经收到了足够的反馈意见,无需恐惧,并确信自己提交审阅的是一篇相当不错的论文。这样的作品不会是完美的,但将会是你最好的作品。

 


四、每周挑战


如果你准备好克服学术写作上的完美主义,这周我希望你能挑战:

1.花十五分钟来制定计划,如何从初步的构想进展到最终的文稿;

2.每天写作三十分钟;

3.尽一切所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并开始写作;

4.联系某个人来阅读自己最新的文稿,并给予你适合该阶段的反馈意见。

你要寻求自己真正需要的意见,比如问你的朋友:“您是否可以花二十分钟来阅读我在最初阶段所撰写的文章?文章只有十页,我不需要您校稿或甚至考虑文章内容,我只想知道文章的想法是否是有趣的,我的假设是否是正确的,我是否使用了最佳的数据集,以及我的计划是否看起来是充满希望与前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