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昵称535749 2017-11-04

2017-11-04 00:00 | 豆瓣

本文作者“新经典”,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1920.1.20-1993.10.31

已是国际知名大导演,却曾心心念念成为小丑

想当小丑,听起来像是一种自嘲和笑话。但对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来说,却是一件让人骄傲、甚至憧憬的事情。

1920年1月20日,费德里科·费里尼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里米尼的小镇。大学期间开始为多家刊物画漫画,后来又转向导演一行。只看他的获奖记录,就会让人惊叹,这人得有多么厉害!

1953《浪荡儿》获威尼斯影展银狮奖

1954《大路》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威尼斯影展银狮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1957《卡比利亚之夜》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1960《甜蜜的生活》获戛纳影展金棕榈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1963《八部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服装、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莫斯科影展大奖、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奖

1965《朱丽叶和精灵》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1974《阿玛珂德》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1976《卡萨诺瓦》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

……

斩获4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2年又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可以说,费里尼已是世界公认的电影界泰斗。

但也许是因为家乡小镇的封闭落后,外来的马戏杂耍就显得格外新奇有趣。自第一次见到马戏表演后,费里尼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于终身痴迷。

早自第一次开始我内心就已对那震耳欲聋的喧闹音乐、令人蠢蠢欲动的登场表演和死亡的威胁深感震惊并全盘接受。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费里尼的小丑妆

有人说,假如费里尼没能成为导演,或许他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事实上,早在7岁的时候,他就曾数次偷偷溜出家门,跟随马戏团去流浪。为了纪念这段疯狂梦幻的经历,40年后,他还自导自演,拍了纪录片《小丑》。

在一方面失去的,最终要在另一方面得到满足。没能实现小丑梦,就用电影来展现和记录,“我们拍小丑吧,那是我志趣的启蒙者”。

不仅如此,费里尼还娶了一位“小丑”姑娘——茱莉艾塔·玛西娜,两人白首偕老。

我老早就想为茱莉艾塔拍一部电影:我觉得她是一位特别适合于直接传达小丑的惊愕、诧异、狂喜和可笑的忧郁的女演员。没错,茱莉艾塔是一位演员——小丑,货真价实的小丑。我引以为傲的这个诠释竟引起了一些演员的反感,以为这是负面的、不尊重的、粗鲁的评价。他们错了:一位演员的小丑才能被我当做最珍贵的天赋,是舞台艺术中的贵族。

事实证明,费里尼的眼光多么准确——茱莉艾塔事后被认为是“女卓别林”。而随着《大路》的放映,茱莉艾塔的小丑角色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小丑:除了滑稽可笑,还能看到什么

只是,不了解费里尼也许会觉得奇怪,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导演,何以如此痴狂于马戏杂耍和小丑?莫非这是一种低级趣味或某种天性使然的怪癖?还是他痴迷于马戏表演的离奇怪异和惊险刺激?

事实恰好相反。相较于马戏表演的滑稽搞怪,费里尼看得更远,他总能看到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杰尔索米娜刚结束小丑表演

一如片名,《大路》讲述了两个民间流浪艺人玩杂耍讨生活的故事。一开篇,弱智姑娘杰尔索米娜就被母亲卖给了流浪艺人赞帕诺,开始了小丑生涯。赞帕诺生性野蛮粗暴,强壮的体格散发着野性与蛮力,却缺乏常人应有的理智和情感。他对杰尔索米娜非常粗暴,像奴隶一样驱使她,蔑视她。她虽然喜爱表演,却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最终选择逃走,但不久又被他抓回。

卖艺途中,两人遇到了马戏团的高空走钢丝演员傻瓜。杰尔索米娜被他忧伤动听的音乐吸引。傻瓜想邀请她参与自己的演出,却惹怒了赞帕诺。两人大打出手,最终赞帕诺被关进监狱,傻瓜也被辞退。傻瓜问她要不要趁机离开,她倍感痛苦。

傻瓜最后鼓励她,发现自己的价值,并劝她留下来。

于是杰尔索米娜重获希望,决心永远追随赞帕诺。尽管人们一再劝她离开他。杰尔索米娜都一一回绝,也在相依相靠中逐渐爱上了赞帕诺,想用不离不弃的爱唤醒他的人性和情感。

杰尔索米娜:我曾真的想死,我告诉自己“死也比和他在一起强”。现在,我愿意嫁给你。既然我们要待在一起,就算是块石头也有用。你得想想这些事情,不过你压根从没想过。

赞帕诺:没有什么好想的。

杰尔索米娜:但是有啊!

赞帕诺:我该想什么?告诉我……别胡扯了!

——《大路》

但是一场意外中,赞帕诺失手打死了傻瓜,杰尔索米娜终于崩溃,精神抑郁,不吃不喝。赞帕诺最终把她遗弃在路上。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多年以后,赞帕诺偶然听到杰尔索米娜曾唱过的歌,才知道在他离开后不久,杰尔索米娜就去世了。夜色中,赞帕诺来到无人的海滩,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般嚎叫、痛哭……他才意识到,这世上对他唯一的牵绊断掉了,她的死唤醒了他。他终于开始像人一样有情感有道德地活着。

伴随着影片的结束,是专属于杰尔索米娜令人心碎的音乐。它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平凡普通的小丑姑娘最纯粹真挚的爱情,以及这段爱情产生的似逝未逝的激情力量——用爱和生命去唤醒另一个人的爱和成长。

我相信我之所以会拍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爱上了那个有点疯癫,有点不可侵犯的小女孩一样的女人,那个可笑、难看又极其温柔、我取名叫杰尔索米娜的小丑。直到今天,每当听到她用小喇叭吹出那首主旋律,我仍旧会黯然神伤。

在费里尼看来,小丑并不像字典里解释的那样——只是“土气、粗鲁、笨拙、滑稽可笑”的代名词,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被用于一种贬义,而是一个凸显人生的优秀杂技演员,接近于艺术家。

小丑赋予幻想人物个性,表现出人类非理性的本能的一面,以及我们每个人心中对上级命令的反抗与否定。他们是人们兽性、孩子气、被捉弄和捉弄人的滑稽的一面。小丑是人们照出自己的奇形怪状和可笑形象的镜子,是自己的影子,永远都在。

为了怀念自己小时候接触的马戏,向那些强忍痛苦、呈现欢笑的小丑艺术家们致敬,费里尼还自导自演纪录片《小丑》,记录着过去那些四处奔波致力于传递欢笑的知名小丑。

“我童年时候的小丑们在哪儿呢?那种暴力喜剧的感觉呢?那种放逐的喧嚷……那些人们过去的表情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马戏团,不再那么难以捉摸。”

——《小丑》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小丑》电影剧照

纪录片结尾,在没有观众的剧场里,小丑们用喜剧形式排演着一场葬礼。舞台上,小丑们隐忍自己的眼泪、悲伤和死亡,在人后却可以为自己的悲苦欢歌。费里尼把极大的悲痛与欢乐融合,把痛苦表现得像欢乐一样,不正是我们每一个的人生么?在费里尼看来,再没有比小丑更好的人生隐喻了。

最后,为了唤回自己死去的小丑搭档,一个小丑吹起了《Send In The Clowns》(《叫小丑来吧》)。在马戏表演不顺或出现事故,尤其是一些特技表演失败,演员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总是叫小丑出来,做各种滑稽表演逗大家欢笑,以便圆场。可见欢笑的背后总是难言的伤痛,马戏不允许悲伤,这首歌却悲凉温柔地抚慰着受伤的演员,平复着观众的情绪,也传递着对小丑的喜爱和纪念。

不要嘲笑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丑

在费里尼的电影里,除了小丑角色外,许多主角也都卑微普通如小丑一般,可悲可叹又可笑可怜。他们总是在追求人生的意义,却一无所获,浮华奢靡的享乐背后,是他们对人生的迷茫痛苦。而想要打破这种虚无堕落的现状,又总是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浪荡儿》电影剧照

《浪荡儿》

在《浪荡儿》里,偏僻的小镇上,5位年近30岁的年轻人整日游手好闲,是镇上出了名的浪荡儿。他们不甘平庸,想离开这里,到外面更美好高尚的世界去闯一闯。然而,最年长的好色之徒浮士德在奸情被发现后浪子回头,开始过安稳的婚姻生活;阿尔伯托留下照顾母亲;另一个也在晚会后决定结婚;编剧家波拉多怀揣梦想,终于可以追随演出团去到外面的世界,实现在这个小镇上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梦想,却在最后一刻退缩了。只有年龄最小的摩拉德终于不告而别,搭上了不知去向何方的火车……

“先生,你无法想象这对我有多重要。我几乎放弃自己的梦想了,我几乎无法表达,这个小镇不懂得艺术。太困难了,没有人理解。我的朋友根本不了解我,他们只懂得物质享受。他们过着堕落的生活,眼中只有女人和金钱。我是那么孤独,冬天是那么寒冷,在这个小镇永远不会有出息,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痛苦。夜半小镇是那么黑暗,一名艺术家如何能满足自己的精神?他如何生活在这安静之中?时间过去了,某天早上他醒过来,昨天你是个小孩子,现在你已经不再年轻了。”

——《浪荡儿》

他们深感留在此处空虚无聊,而那幽深汹涌的大海,既象征着梦想和远方,却也预示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危机和凶险。这不就像是我们自己么?和伙伴们从小一起扬言去到更大的地方,追求美好和理想。却又有多少人留下,多少人迷茫出走……无论如何,为了对抗这平庸无聊,必须有离开的勇气,尽管我们可能会一生漂泊。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骗子奥古斯托

《骗子》

《骗子》则讲述了老骗子奥古斯托带着两名手下四处招摇撞骗的故事。在一次为女儿筹集学费的行骗中,本就对行骗感到反感的奥古斯托,见受骗者的女儿双腿残疾,仍然充满感激顽强地生活,便动了恻隐之心,将骗来的钱如数归还,却遭到同伴们的怀疑。一伙人把他痛揍了一顿后离开,奥古斯托最终死在山崖边上。

在这次行骗之前,其中的一个伙伴就因受够了这种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行骗生活,离开了。临走前,他曾劝说奥古斯托,这个已经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被众人讥讽嘲笑的老骗子:

“不,我要回家。奥古斯托,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佩服你,真希望我能有你的勇气。可像你这年纪怎么还能坚持这样下去呢?你从来没怕过吗?”

——《骗子》

然而生活就像一个大骗子,给奥古斯托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当他是骗子的时候,几乎顺风顺水;当他决心做一个安稳的好人——像他扮演的神父那样发发善心的时候,却把命搭了进去。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甜蜜的生活》

在著名的《甜蜜的生活》和《八部半》里,费里尼更多地探讨了浮华享乐生活里的虚无苦闷。《甜蜜的生活》里看似最幸福安稳的一家四口,丈夫外表平和,内心却暗潮汹涌,精神几近崩溃,杀死了两个孩子,又自杀而亡。男主到处寻欢作乐,不喜欢未婚妻却又无力拒绝,所有美好的希求都最终破灭:每个人都承受着自己的苦楚,本没有什么甜蜜的生活。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八部半》

《八部半》里的主角则是一个拍不出好片子的导演,他厌倦周遭的一切,备受幻想症的折磨,爱妻子却无法真诚地沟通,想拍出好电影却无所适从,寄希望于虚幻的女神、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他一路躲闪退避,麻烦不断,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最终看清自我,决定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拍新剧,努力挽救岌岌可危的婚姻。

如果他没有成为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那么他将会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小丑

细想这些电影,会发现费里尼真是一个惯用反讽技巧的高手:小丑是天使,并不丑陋;浪荡儿心怀远方,并不浪荡;甜蜜的生活充满苦难,并不甜蜜;骗子弃恶从善,却惨遭杀害……尽管影片中的人物卑微渺小,如一个个小丑可怜可悲又可笑,却都未曾放弃努力。《大路》努力用爱去激发人性,《小丑》隐忍悲痛带来欢笑,《浪荡儿》想要抵抗无聊平庸,《骗子》试图行善,《八部半》和《甜蜜的生活》则挣扎着想改变现状,对婚姻从不轻言放弃……

把小丑拍成普通人,把普通人拍成小丑,透过费里尼的电影,我们似乎发现自己,一样用快乐掩盖悲伤,用欢聚掩饰孤独,对人生一样的彷徨困惑,又在困惑中奋力挣扎……电影就像生命中的一个窗口,让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唤起对另一种经验的感同身受。而仅有感同身受又是不够的,如果电影就像生活,那我们过生活就好了,又何必花钱去看电影呢?费里尼的电影尽管看起来琐屑平常、一地鸡毛,却又不只是一地鸡毛。他试图告诉我们:在这小丑般的人生中,我们是否可以再勇敢一点,再多爱一点,再坚强一点呢?无疑,好的电影总会给人好的影响,而费里尼总是给我们对于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拍电影

8.8

作者:[意] 费德里科·费里尼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类型:电影/费里尼/影视艺术/关于电影/和电影有关/新经典电影人书系/费里尼风格/電影/2017出版/意大利

《拍电影》是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小城里米尼,与小伙伴用书本做武器排演《伊里亚特》,用黏土和纸壳做人偶,还躲在屋子里给自己化妆,钦佩世界上每一位真正的小丑。他从不觉得自己会长大,更没想过能拍电影,然而当喊出那句“预备,开机,停”,便仿佛天生就应该干这一行。在《拍电影》中,费里尼追忆了自己的似水年华,讲述了对电影的奇思妙想,以及电影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透过他直率幽默的话语和对艺术的个性化解读,我们将在字里行间重新领略迷人的“费里尼风格”。

本文首发于 新经典公众号 编辑 焕焕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参考资料 《拍电影》 文字版权归新经典所有

(全文完)

本文作者“新经典”,现居北京,目前已发表了123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新经典”关注Ta。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