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细目二 发病机理

 张继少华总部 2017-11-04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  致病因素

(-)外感六淫

《外科启玄》云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变生痈肿疔疖。”六淫邪毒所致的疾病大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正如《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情志内伤

情志是指人体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又称七情。若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由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常在肝经循行部位,且有夹郁夹痰的表现特点。

 

()饮食不节

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或辛辣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同时感受外邪则易发生痈、有头疽、疔疮等疾病,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外来伤害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一切物理和化学因素都可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等,导致瘀血流注、水火烫伤、冻伤、外伤染毒等外伤性疾病。

 

()劳伤虚损

主要是指过度劳力、劳神、房事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使正气亏损而发生疾病。

 

(六)感受特殊之毒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观察到某些致病因素不能概括在六淫之中,而另创立了毒邪发病学说。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由毒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具有传染性,常伴有疼痛、瘙痒、麻木、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

 

()痰饮瘀血

痰饮瘀血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作用于某些器官导致新的病理变化,产生继发病证。

 

细目二  发病机理

 

(-)邪正盛衰

邪正斗争决定疾病证候,影响着疾病的预后与转归。“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旺盛,临床多为阳证、实证,发展顺利,预后良好。正气不足,则表现为阴证、虚证正虚邪实,正虚邪恋,容易逆变,预后不良。邪正盛衰的变化受治疗用药的影响较大。

()气血凝滞

气血凝滞是指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致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当致病因素造成了局部气血凝滞之后,可出现疼痛、肿胀、结节、肿块、出血、皮肤增厚、紫斑等。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的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内伤七情也不一定发病,反之则易发病。此外,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疮疡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气血充足,外科疮疡不仅易于起发、破溃,而且也易于生肌长肉而愈合如气虚者则难于起发、破溃;血虚者则难以生肌收口气虚下陷可致脱肛血虚不润可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可见气血的盛衰,对外科疾病的预后和治疗都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阻塞

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之一,同时身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发病的条件。患处部位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经络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它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故体表的毒邪,可由外传里,内攻脏腑,脏腑内在病变,可由里达表,均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由此可见,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脏腑失和

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体表的皮、肉、脉、筋、骨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疮疡的发生,外科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脏腑内在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毒邪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