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难而上 初心不改」葛均波院士畅谈房颤合并冠心病抗凝治疗

 南城张医师 2017-11-04



2017 年 10 月 14~15 日,第六届中国复杂性心律失常沙龙在上海召开。会议现场,丁香园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访谈中,葛院士畅谈了沙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并就心律失常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及抗凝治疗新进展,分享了他的观点。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复杂性心律失常是我国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群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复杂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积极探索其预防及诊疗方法,对遏制复杂性心律失常在中国的流行,降低复杂性心律失常致死率及致残率意义重大。


近年来,心律失常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葛均波院士回忆,以前一台房颤手术需要耗时 7~8 个小时,而现在通过新型治疗方式和新技术,如射频或冷冻消融肺静脉/环静脉,大大简化了手术方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治疗还会不断出现,例如现在正在研制中的体外超声消融等。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复杂性心律失常治疗带来的挑战。葛均波院士期望年轻的医生在前辈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探索出更有效、更方便、跟安全的治疗,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房颤合并冠心病:抗凝治疗应贯穿始终


近年来,房颤抗凝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房颤和冠心病有着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两种疾病常常共存。由于房颤导致的血栓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抗栓治疗策略。那么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时应如何进行抗栓治疗呢?



对此,葛均波院士提到,动脉系统的栓塞性事件主要与血小板的激活有关,所以冠心病患者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而由房颤引起的卒中,主要是左心房/左心耳来源的血栓,应以抗凝为主。那么,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房颤患者,需要根据冠心病发病的不同阶段,联合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的药物,但无论哪种情况,抗凝一直贯穿始终。



另外,同时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临床医生更需要关注出血风险,尤其对于老年人、血压控制欠佳、肾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要权衡获益与风险,选择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对于合并稳定性冠心病的房颤患者,指南推荐应以单纯抗凝为主。


COMPASS 研究或将变革冠心病抗栓治疗策略


在今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冠心病抗栓治疗备受关注的 COMPASS 研究结果,葛均波院士也带领团队参与了 COMPASS 研究工作。葛院士指出,COMPASS 研究旨在探索稳定性冠心病(CAD)或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中,利伐沙班组(联合阿司匹林或单用利伐沙班)在预防心肌梗死 (MI),卒中或心血管 (CV) 死亡方面是否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最终结果显示,相比单用阿司匹林,利伐沙班 2.5 mg 联合阿司匹林 100 mg 组显著降低主要终点心血管事件 24%,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 22%。对大出血事件分析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组致命性出血、颅内出血均未显著增加。



葛院士认为,COMPASS 研究发现利伐沙班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在不增加致命性出血的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给患者带来更多临床净获益。COMPASS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非常开创性的,NOAC 和抗血小板药物结合,产生了新的火花,给临床上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让医生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小结: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药物选择与策略优化一直是众多电生理医师研究探讨的热点。对此,葛院士认为,房颤合并冠心病治疗应双管齐下,抗凝治疗是中高危房颤患者治疗的基石。同时,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相比单用阿司匹林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同时不增加致死性出血风险这一结果也为冠心病抗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