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书40年,讲座超过1000场,却曾9年不能说话。他说改变命运的,不是性格,而是观念。

 宿缘回家路 2017-11-05

活在当下很辛苦的。怎么办?两个方法,第一,透过回忆。第二,透过期待。你要学会让过去和未来联合起来,来面对现在。”

——傅佩荣

 

文/余嘚白(佩荣国学馆)

 

他是出生在台湾的上海人

18岁踏入哲学的门,研究哲学50年

  

他是耶鲁的哲学博士,通晓5国语言,译作300万字

他却说:我终究是使用中文的人

 

他是勤奋的教书匠

已出版146本著作,超过2000万字

 

他是两岸讲座场次最多的学者之一

他的哲普讲座已超过1000场

 

他受西方哲学启蒙

作品从苏格拉底写到加缪

他却说,我只有一个偶像就是孔子

 

他的书本本畅销,他的讲座场场爆满

他的《哲学与人生》带着无数爱智青年

踏入哲学的门

 

他的粉丝有80岁的画家

也有8岁的书法金奖少年

企业家说他讲的周易“包教包会”

年轻人听他讲了孔孟“从此爱上国学”

中年人听他讲老庄“打从心眼里舒服”

 

而在台湾地区

傅老师还有比孔孟老庄易更火爆的讲座

他们这样说:


“没想到傅老师这么幽默,哲学讲座可以讲得这么不'严肃’。”

“傅教授的讲座治好了我的轻度忧郁症状。”

“活着的意义?是傅老师点拨了我。”

“傅老师的讲座只能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

“这哪里是讲座,这就是一套价值100万的价值观升级指南。”

……


我们从傅老师海内外千余场讲座里筛选出

 

最受欢迎的讲座录音

找出7大主题

3000分钟原始素材

“挤出”336分钟的干货

两岸三地首发,全网唯一

@傅佩荣“活在当下,自我修炼的7堂课

佩荣国学馆首发上线

教书40年,讲座超过1000场,却曾9年不能说话。他说改变命运的,不是性格,而是观念。

制作这个课程之前,我们把网友的留言整理给傅老师:


“您那么好的口才是天生的吗?”

“您的学业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

“我很焦虑,老师您有没有'速效药’?”

“请问傅老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傅老师给我们讲了三个故事。

1

9年口吃让我学会2件事

1950年,傅佩荣出生在台湾。小时候调皮,邻居小孩讲话结巴很好笑,他就学,结果一学就会了。这导致他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整整9年时间,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说过一个字。傅老师笑着回忆: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傅老师说:“小时候受的苦难,不一定会毁了你,也可能会成就你。”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个结论,人的成长本质上就是自卑的超越。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自卑,如果完全没有自卑,反而容易安于小成。

 

因为口吃的自卑和孤立,他只能把所有精力放在用功读书上。18岁,他以全校最高分考入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学习西方哲学。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哲学系,后来以全额奖学金被耶鲁大学哲学系录取,主攻宗教哲学;四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回到台大教书。

 

傅老师说,9年口疾,让他记住2件事,第一,我这一生永远不会嘲笑别人。因为我被嘲笑习惯了,我知道那种痛苦。第二,我珍惜说话的机会。我不会乱讲话。我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


教书40年,讲座超过1000场,却曾9年不能说话。他说改变命运的,不是性格,而是观念。


2

人生最崩溃时,靠音乐和金庸熬过来

小时候的口吃经历,反而让傅老师的学习成绩特别好,从12岁念初中开始,他都是拿第一名拿奖学金,一直到大学毕业出国也都是靠奖学金。出国时拿到的是最好的奖学金——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每年台湾地区只有一个名额。这项奖学金四年包括机票、生活费,通通都有。

 

他说:我在美国念书可以全力以赴,因为有奖学金。

 

踏上美国的飞机前,傅老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四年一定要拿下博士学位。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学哲学,第一关语言关就不好过,古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法文,甚至日文,你都要读,一般人是受不了的。他在美国每天至少要保证读100页英文,泡在图书馆12个小时以上,全年无休。

 

美国的同学很认真的提醒我,说有研究表明每天读书超过5个小时以上,就是有自虐的倾向。”傅老师苦笑着说。

 

每次接近崩溃的边缘,他就去图书馆找来金庸的小说翻看。当看到江南七侠终于找到郭靖那一幕时,他被感动到放声痛哭30分钟。


人在压抑的时候,要想办法哭出来。因为你还能被感动,你就还没有太糟糕。


教书40年,讲座超过1000场,却曾9年不能说话。他说改变命运的,不是性格,而是观念。


3

荷兰人教我一句话,我拿来当座右铭


1997年,傅佩荣教授被国际学术机构邀请,到荷兰莱顿大学做了为期一年的讲座教授,用英文讲授儒家思想。一提到荷兰,你会想到风车,鲜花,奶酪,和荷兰人惊人的平均身高……那么美丽的国度,又是一个社会福利特别好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是不是好像活在天堂一样,无忧无虑的?


非也。我们中国人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荷兰人也一样,也有焦虑。比如说,他们国家的地势很低,有一半的国土是低于海平面的,这让他们时刻面临北海和莱茵河、马斯河的倒灌威胁。这种来自大自然的压力是无时不在的,这让他们有一句口头禅,就是:“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坏。”很长一段时间,傅老师把它拿来当座右铭。


傅老师说,人活在世界上,从小开始就追逐一些目标,顺着潮流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在一个年龄层里面,你没有第二个选择,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就认为你要念书,考试,升学,买房,结婚,生子,否则,就没有出息。这样的压力,就使得每一个人很累很累。怎么办呢?告诉自己,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坏,让我喘一口气。

 

“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坏,这就是一个观念,你有没有新的观念,跟你的生活有没有转变,有直接的关系。”

4

活在当下,自我修炼

7堂人生必修课,27个生命必答题

 

去年,教了一辈子书的傅佩荣教授从台大退休了。大家都以为老师可以放松一下,游山玩水了,可傅老师却更忙了,看书,录音,录课,写作,讲座,给学生答疑。

 

傅老师说,我很幸运啊,一开始就学哲学,我有机会接触人类最智慧的思想。而思想就是观念,观念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尼采说,哲学是文化的医生;在傅老师看来,哲学也是社会心态的医生。自我修炼的七堂课中,傅老师总结了这门课的好处:


帮你了解你自己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往何处?我在追求什么?是快乐吗?是幸福吗?是财富吗?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要至少一次,真诚地追问自己这些关于本源的问题。

 

帮你化解焦虑和痛苦

后现代社会的集体焦虑是普遍的,无孔不入的。灾难,不幸,不公好像随时都在发生。人心如何安放?仅仅靠心理学是不够的,让傅老师从哲学家的视角,帮你化解你的焦虑,安顿你的心灵。

 

给你一套“想法”

2000年前的孔孟老庄思想在傅老师的讲解下熠熠生辉,对自己要约,对他人要恕,对自然要俭,对神明要敬的完整解读,这是一套价值100万的“想法”,是价值观升级指南。

 

教你一套“打法”

生活的痛处需要击打,通则不痛。身心安顿的三条路,16项价值澄清法则,三受主义,三静主义,创新的五个方法,了解自己的三个方法……傅老师给你的,是具体的,详细的解决方案。


7堂人生必修课

27个生命必答题

336分钟干货

独一无二的人生成长课

“活在当下,自我修炼的7堂课”

帮你从以上4个方面重新开启人生


难读的书都我替你读完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观念也都在这里了。

 观念对了,人生自然豁然开朗。

——傅佩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