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夫人息妫 | 她是世间最美的女子,却背负着祸乱三国的千古罪名!

 金色年华554 2017-11-05

文 | 风的衣裳

她,是有史以来世间最美的女子。

她,出生后便被预言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灾难。

她,因为绝世的容颜,被三个国君争抢,从而使多个国家陷入战争。

她,目如秋水,面若桃花,额上一枚桃花印记,被世人称为桃花夫人。

她,是美人息妫。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有一人兮甚美,事二夫兮深耻

春秋时期的陈国,是出美女的地方,陈国是妫姓世家,传说陈国的公主个个容颜美丽。史上记载,世间最美的女子是息妫,陈庄公之女,嫁给息侯成为息夫人。她目如秋水,面若桃花,容颜绝美,被世人称为“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的名字浪漫唯美,听起来颇惹人遐想。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典故。传说,她出生在百花凋零的深秋时节,出生那一刻,满园桃花盛开,引来百鸟朝凤。她的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仙子转世。这个典故又给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息妫一出世,大卜师就预言她会带来灾难。于是,她从小便被送往乡下生活。

人们传言,春天的桃花有多美,桃花夫人的容颜就有多美!美丽是上天馈赠给女子的礼物,得之为幸,不得为命。世间女子,有谁不想拥有绝世的容颜?可是纵观古时的女子,好的容颜却不一定有好的命运。

息妫就是一个有着倾国容颜的绝世美人,她的美让至少三个国家陷入战争,从此,这些国家的命运,都因她发生了改变,而息国更是因她被灭国。

公元前684年,息妫和她的姐姐先后出嫁,她的姐姐嫁给了蔡侯,称为蔡妫。息妫出嫁时,顺道去蔡国看望姐姐。蔡侯听说后,要见息妫。谁知,这一见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蔡妫本已是国色天香,息妫比之蔡妫更要出尘脱俗。蔡侯见到息妫,惊为天人,开始想入非非,言谈举止十分轻浮。

息妫本性刚烈,力拒。到息国后,跟息侯说起此事,息侯大怒。息侯为人度量小又懦弱,他自知国力衰弱,不敢跟蔡国对阵,但又咽不下这口气。左思右想,想到一个“妙计”,他联系楚文王,让他假意出兵息国。届时他向蔡国求救,等蔡侯来解围时,便将他扣留。

事情果然按照设想进行,当蔡侯来助阵时,被楚文王俘获,扣押至楚国。蔡侯在楚国住了一段时间,渐渐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心里怨恨息侯,就在一次宴会上,对楚文王说,天下最美丽的女人非息妫莫属,目如秋水,艳若桃花,美丽得无法形容。

楚文王一听,当下倾慕不已,便借机去息国拜访。接风宴上,他提出想要见息夫人。这本不合礼法,现在看来,息侯就是一个无勇无谋的人,他既不敢得罪楚文王,又想炫耀息妫的美貌便将息妫唤出。

楚文王见到息妫的倾国之姿,瞬间石化。息妫执着酒盏站立一边,待楚文王伸手去接之时,不料息妫马上将酒盏递与宫女,让宫女递给楚文王。

真乃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只是强悍的楚文王哪里肯甘心,当晚因思念息妫,彻夜难寐。第二天,他设宴回请息侯,息侯乐颠颠地赴宴,却被楚文王手下将领斗丹擒住,不费吹灰之力便灭了息国。

息妫得到消息,愤然叹息说:“引狼入室,自取其辱!”她欲投井殉国,却被斗丹一把拉住,劝她说:“夫人这样做,岂不要了息侯的命吗?何苦让两个人都活不成呢?”

息妫只得作罢,她见到楚文王,要他答应两个条件:一是不杀息候,不毁息国宗庙;二是息国百姓不遭屠戮。

楚文王一一应承,就地封息妫为楚国夫人,将息侯封为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可悲一代国君竟然屈辱至此。其实,这也休怪别人,从一开始便是他自不量力弄巧成拙的结果。

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与亲戚搞好关系,夫人受辱不敢与蔡候理论,反而求助于本就虎视眈眈的楚国。既然预料到蔡侯会舍身相救,依然忍心将蔡国拉下水,这无论如何也是不仗义的行为。

楚文王来息国,主动提出见息夫人,可见来者不善。他却不加防范,难道不知,自家的绝色夫人已经被人垂涎三尺了吗?

可怜息妫,早知息侯这般窝囊,还不如开始就与楚国联姻,也不会遭遇这么多的磨难!

楚国国力强过息国数倍,息妫嫁入楚国,楚文王十分疼爱她。息妫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心里抵触着楚文王。无奈,息侯在楚文王手里,她一个柔弱女子,授人以柄无力反抗。可怜她一片痴心,错付了息侯那般无用的丈夫!


02  想蘼芜之不见,厌云苡之空繁

楚文王如愿得到了息妫,因其面若桃花,便宠溺地称她为桃花夫人。息妫嫁入楚国,为文王生了两个儿子。转眼三年过去了,却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疑惑不止,一再询问。息妫实在没有办法,流着泪说,自己一女事二夫,不能为丈夫守节,不能自杀殉国,又有什么面目同人说笑呢?

息妫,虽然已经贵为楚国夫人,依然不忘前夫,不忘故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她忍辱负重,只为保全息侯的生命,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大义啊!

汉刘向《烈女传》记载:

这以后不久,楚文王出宫打猎,息妫趁机去城门见息侯。短短几年,再相见竟恍如隔世。息妫痛哭着说:“我忍辱偷生,只为能再见你一面,如今心愿已了,再也没有理由活下去!”说完撞墙而死。

息侯抱着夫人痛哭失声,一时间万念俱灰,也撞死在城墙,这是他们二人迟来的以身殉国。

楚文王打猎归来,得知此事万分悲痛,但感念他们的刚烈,便把二人合葬于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人为纪念她,就在那里建了桃花庙,四时香火不断。

息妫一生与桃花难解其缘,出生时桃花逆时而开,长大后面若桃花,被称为桃花夫人,死后立桃花夫人庙。桃花既是美艳的,又是凄清的。开时艳丽无比,落时凄美孤清,落花终究会随流水而去。

如此凄美的故事,是不是令人洒泪和感叹?

不过,这是刘向自编的。从古至今,女子的贞洁都是十分重要的,息妫身嫁二夫,且委身敌国,这让历代传统的士大夫们很是气愤。他们自是希望她自杀殉国,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凄美的结局。

这个结局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所以广为流传。多数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悲剧情结,因为喜剧往往流于肤浅,而悲剧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也是为宣扬封建社会的贞洁观,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刘向杀死了息妫。而历史的真实,往往同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真实的情况是,楚文王听了息妫的话,便对她说:“如此还是蔡侯伤了夫人的心,我这就去讨伐蔡国,为夫人报仇!”

公元前676年,楚文王出兵蔡国,因误判军情遭遇兵败。这次的失败,令心高气傲的楚文王平生第一次有了挫败感,为了将功补过,次年又出兵攻打黄国,黄国真的好冤啊。胜利回朝时,却不幸半道暴病身亡。

可叹他在政十四年,也算励精图治,只是性格暴烈,穷兵黩武,出兵过于随意,导致史料对他褒贬不一。


03  何窈窕兮若彼,而寂寞兮如此

再说回息妫。文王死后,息妫长子熊囏被立为王,称楚王堵敖。堵敖三年,为了巩固政权,想杀死弟弟熊恽。熊恽闻讯逃到随国,并说服随国一起将堵敖杀死,自立为君,是为楚成王。成王年幼,军国大权落入文王之弟子元手中。

子元比兄长楚文王还要暴戾不可一世,他贪恋息妫美色,常常无端骚扰,却每每被息妫斥责。但他自恃位高权重,竟公然住进宫中,息妫忍无可忍。几年间,她经历了丧国之痛,息侯也因悔恨,不久便抑郁而终。楚文王虽深爱她,她却活在自责与羞愧中,从未展露笑颜。

文王过世后,两个儿子陷于储位之争,互相残杀。如今又面对子元的骚扰,令这个美丽的女子整日以泪洗面。幸好,楚国还有若敖氏一族执掌大权。若敖氏早就看不惯子元的飞扬跋扈,见子元竟然罔顾伦常调戏嫂子,且不听劝告,于是出其不意地杀死了子元。

子元祸乱朝政八年之久,息妫也隐忍了八年。如今还政于成王,息妫终于卸下了心头的包袱,从此安心地退出朝野隐居深宫。但是,她并未被人遗忘,此后,世间便出现了关于桃花夫人的诸多版本。

纵观息妫一生,因无与伦比的美丽,给至少三个国家带来战争,也正印证了“红颜祸水”的谶语。其实,所谓的红颜祸水,不过是男权社会推卸责任的说法。如果君王明辨是非,勤政爱民,又何来的祸水一说?

尤其对于息妫,先是蔡侯不顾身份地位引诱她却遭拒绝,后被楚王生擒,终生囚禁于楚国,九年后,孤独地死去。他本有貌美的妻子,却贪心不足,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正是一个不自律的举止,带来杀身之祸。

再是息侯生性懦弱又无容人之量,引狼入室反遭害人害己,不但将蔡国拖入战火,还赔上了自己的国家和夫人,此乃昏庸至极。

最后是楚文王,他从小饱读诗书,精通治国和用兵之道,即位后,采取蚕食政策,一点点吞并周边小国,壮大自己的实力。他在政治上很有作为,知人善用,只是一向自负,性格桀骜不驯,若不加克制,必会因任性而误国。

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不虚。他为了息夫人两次出兵,足以诠释他性格上的弱点。第一次与息国联手,于息候,是为了出气,于他,其实另有私心,恰恰符合他蚕食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第二次出兵蔡国,一是为了讨好息妫,二是为了吞并蔡国,却不幸中了对方的空城计。他不甘心就此失败,虽大败黄国,却暴病身亡,害了自己不说,又令黄国生灵涂炭。

而子元,也因自以为是,贪恋美色而不知控制,导致被杀的结局。

这一系列事件,皆与息妫有关,但并不能就此归咎于息妫。生得美丽,不是她的错,而在于这些男人错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美色上。身为国君或者实际掌权者,不能控制私欲,而将国家的命运当做儿戏,最终命死误国,世人却将罪责让无辜的息妫来承担!

三国战乱和衰亡的悲歌,让一个淡泊心志、渴望和平的柔弱女子来唱响,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息妫在被侵犯时,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并无丝毫不当之处;在息侯身陷敌手之时,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和息国百姓的生计而忍辱偷生;嫁入楚国三年不语,也正是强权下的一种无言反抗。

而在封建礼教之下,这样的忍辱不会被人称道,人们更希望她自杀殉国,于是出现了刘向《烈女传》中杜撰出来的情节,因为凄美才是看起来最完美的结局。他赞美了息夫人和息侯不愿忍辱偷生的殉国行为,为息夫人立下了烈女的贞节牌坊,两千年来广为传颂,且被世人立桃花夫人庙,从此被奉若神明。


桃花夫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古今文人多作诗纪念,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褒与贬,一是关乎人性,二是由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决定。

其中代表之作,有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前两句透着忧伤,充满了对桃花夫人的追思和惋惜之情。后两句是借慨叹晋代豪富石崇的乐妓绿珠因美色被人觊觎,导致石崇下狱而自责地跳楼自杀一事,隐晦地指责息夫人苟且偷生不能以身殉国的行为。

杜牧用绿珠来反衬息夫人,还算不失敦厚,他对息夫人的遭遇表示同情,不想过于苛责一个弱女子,便转而去赞美绿珠,可谓用心良苦。

另有王维的《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这首诗,以饱满的感情,对息夫人报以深切的同情,并指责楚文王的不厚道。他能为弱小者发声,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了这场战争,发出了“不要以为你楚文王如今的宠爱,就可以令息妫忘掉旧情,眼前繁花似锦,她却常常满眼泪水,不想与楚王说一句话”这样的声音,谴责楚文王恃强凌弱的侵占者本质。

这首诗使桃花夫人的形象更加丰满,不失为一个文人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对事件进行评价。

桃花夫人的隐忍非是贪生怕死,她对国民体恤爱护,对息候重情重义;在楚国鼓励农桑,辅佐幼君;她温婉贤惠,处理政事的能力也很强,在排除内忧外患之后,还政于君,甘心退居,从而在历史的舞台消失,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睿智女子。

桃花夫人到底有多美,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只说她“目如秋水,面若桃花”,但就她一人引发了至少三个国家的战争来看,想来应该是极美的。但她不愿以色侍人,始终有礼有仪,不卑不亢,从未恃宠而骄,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下的女子来说,是极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的时光,许多人事早已斑驳,而桃花夫人依然引得无数后人为之遐想,也是她生前不曾料到的。桃花夫人庙如今已难寻踪迹,只是,关于她的传说,却一直经久不息。这对于她,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文中小标题援引自唐代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