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时,最容易毁掉孩子的四个“逻辑误区”,看看你有几个?

 悠悠淘228 2017-11-06

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头疼,为什么孩子那么不听话,为什么孩子那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自己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一点进步?

之所以家长感觉教育孩子太累,而且还没效果,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教育的“逻辑误区”。下面这四个最容易毁掉孩子的“逻辑误区”,看看你有没有!

一、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很多家长无论做什么,无论孩子多么抵触,但是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因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种家长逼着孩子学琴、给孩子报孩子不喜欢的辅导班、把孩子喜欢的玩具送人、经常唠叨嘲讽孩子,虽然一次次的受到孩子的抵触,自己也感受到了孩子的不满。但还是一次次的坚持这么做。

因为家长觉得自己这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抵触是孩子太小不理解,等他长大就好了。然而他们却不懂,他们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自己单方面的,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好”就是一种压力,一种束缚。

曾经有个研究生,从小就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长大。上学时,妈妈要跟着住进宿舍;自己找了两份工作,在妈妈的阻拦下被迫放弃;上研究生时,妈妈还要跟着住进宿舍……结果,这个研究生不堪重负,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种不重视孩子感受和个人幸福的控制,让这个“爱”变了味道,结果只费力不讨好。所以,即使孩子的年龄还小,也要多听听他们的感受,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多和他们商量生活中的事情。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孩子才会从心底尊重父母,并理解他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能有独立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

二、自己不成长,却说孩子不上进

经常会看这样的父母,一边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有一些坏习惯,比如不爱看书、爱睡懒觉、爱玩手机;一边自己却从没看过书,周末起很晚、总是拿个手机玩。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小时候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最强,这时候父母的言行、习惯、性格都会被孩子模仿。所以作为父母,要想孩子怎么做,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让孩子看到你也在这么做,做一个值得孩子学习的父母。否则只是自己嘴上说说,自己却依然我行我素,孩子肯定不会听你说的,慢慢会有逆反心理,以后你再说什么他都不会听了。

三、永远是孩子的错

有的家长喜欢这样说话“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怎么你就学不会”“你这么调皮,别人肯定不会喜欢你”“你不去惹他,他怎么会打你?”

孩子都希望获得父母的爱,但是有些父母却总是把孩子往坏处想。在父母这种言行的影响下,孩子容易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宁可损害自己的利益,一味的去“讨好”他人。

这样的孩子:敏感、胆小,虽然表面乖巧,实则内心压抑;他们善于观察大人的脸色,做事没有主人,只为获得大人的关注和表扬。你希望你的孩子最终变成这样吗?

对孩子要求高是好事,但是不能一味的打击孩子,却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视而不见。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他们多一些赞扬和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让孩子有信心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扬下去。

四、我的梦想没实现,你一定要实现

一些父母自己碌碌无为,过了大半生后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却把自己的梦想和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这些父母喜欢说“我累死累活就是为了你,我当初没你这样的条件,没能实现梦想,现在我给你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你就必须要达到我的要求”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观绑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承受不起的,这样只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甚至会使得孩子因为难以完成父母的欲望和“梦想”,最终自暴自弃。

孩子虽然是由父母带到这个世上,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父母也没有权利让孩子去帮助父母实现梦想。如果真爱孩子,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梦想!

作为父母,如果你有这些教育孩子的“逻辑误区”,一定要反思并检讨下自己了。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爱和接纳,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更多自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并以身作则,这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