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快与慢》S302.预测的迷雾

 49度灰灰 2017-11-06

S302.预测的迷雾


开浩声明:本讲义部分内容参考丹尼尔·卡尼曼著的《思考,快与慢》,其中部分案例采用本书,不再一一批注,保护原创,重视知识产权。

本文用于开浩御书房音频节目:《思考,快与慢》

正文BODY

各位御书房的听官,大家好,在博弈论完结之后,开浩决定继续为大家更新《思考快与慢》第三季,赶紧把坑填上,时隔这么久,我知道大多数听众跟我一样,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在节目的开始,我们一起来做个简单的回顾。


在前两季的《思考快与慢》中,我们为大家阐释了人类思考的机理,我们了解到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两个系统;即系统一与系统二,大脑通过系统一与系统二的互相协作、互相配合,来做出一系列判断与决策。系统一负责快决策、它类似于一种经验模式,是不费力的、无意识的、模糊的、是容易出错的。泛泛地说,就是我们的直觉型系统,举个例子,我们一般会通过别人的表情去判断一个人的情绪,通过一个人的装束去定位他的地位,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些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比如父母假装生气训斥孩子;比如有刺青的不一定是坏人,也有可能是岳飞。我们在用系统一做出判断时都是狭隘的,不全面的,仅凭第一印象下的结论,这时就需要系统二的配合了,系统二就是我们常说的思考模式,有意识的去计算、推理,它是缓慢的、费力的、有逻辑的。一般系统二出错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我们知道其推理过程,能够随时验证结果并加以纠正。


我们也了解了思考决策陷入误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最省力法则、可得性法则,启发法法则、以及各种效应的影响。比如光环效应、佛罗里达效应、锚定效应等等。关于这些名词的概念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忘记的可以去听前面的节目,如果觉得费事,可以去看看公众号的文章。总之就是从各个角度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现状,我们之所以很难具备统计性的严谨思维,是因为我们思考时总会把很多事情结合起来,把这件事比喻成另外一件事,无意识中偷换概念,而统计学的思维要求我们把同一时间的许多事情串联起来,而系统一无法做到,我们却又很难去集中系统二帮助协调。比如当别人问我们有没有对象时,我们总是用我为什么单身的答案去应对这种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的映射点,还有其他我们觉得难以应对的问题时,我们总会找其他的简单问题来类比做出决策。


好了以上都是我们回顾的过程,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节目。著名演员伊丽莎白·泰勒,也就是《埃及艳后》的主演,曾经公开针对自己的婚姻谈到:没有什么能够将我们分开,十年后我们还是夫妻。而戏剧的是,这句话是在她离婚五天前发表的。我们总是不能准确的预测未来的信息,所以拼命的想要得到一种确定性的答复。于是我们去算卦,去占卜,去请教各行业的专家,去分析趋势,去努力判断。但事实大多数人的预测都不是那么准确,我们去算命,会得到各种各样的结果的总和,用一些很模糊的概括性词语去对你下结论,倘若有那么一条信息是准确的,我们就会夸大其词的去肯定他的权威性,但若有几条并不完全符合,我们总是会安慰自己,当时他也说过了这只是一个可能性事件,差一点就中了。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巴纳姆效应。我们总是会这样自欺欺人的麻痹自己,然后再周而复始的陷入这样的循环之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时谢霆锋与王菲复合之后出来了很多的所谓行业内“算命大师”,都来凑热闹发表意见,预测谢霆锋与王菲短期内会再次分手,然而几年已经过去了,当事人还是相安无事的过着小日子。


其实不光是算命界会有这样的预测,各种专家式的预测中都频繁出现预测失败的例子。尤其是金融、证券、医疗方面等经常需要预测性的行业。证券行业的分析师经常会帮助投资者预测股票的预期收益,帮助其进行投资。本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曾经对其股票投资因素相关性做过一项严谨的测试,结果发现,专业股票推荐师推荐的股票,很多时候都不如随机性选择出来的股票靠谱,很多时候这种预测只是运气的成分,与其专业水平无多大关系,但我们总会以其受过的高等教育为理由为其开脱,然后下一次继续请他们来荐股。


在分析这个事件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都会坚定的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独立无二的那一个,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并且愿意沉浸在这种臆想中。在学习中,我们会认为我们在班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驾驶中,我们也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一般的人要好的多。这是一种“认知错觉”,叫过度自信偏见。以前我们为大家讲述过一种“视觉错觉”,比如莱耶错觉。当我们发现两个看上去不相等的线段其实是完全相等的时候,惊讶之余我们会理智的验证并接受这一事实,然后去刻意调整自己的行为,等到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测试时,会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简单地视觉感官。但是我们在面对“认知错觉”时很难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我们总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认知被否定,会逐渐选择刻意遗忘,追究其本因是人类主观上的过度自信。特别是专家等一些权威人士,在面对自己预测失败时,面对媒体的质问,总会用“我当时就说了这只是可能,并不是一定。”“我错了,是因为某个突发事件造成的这样的结果”之类含糊其辞的语句为其辩解,我们今天在开浩一分钟的节目中,为大家也介绍了逆火效应,他们一定不愿意接受自己错误的事实,反倒会强化自己错误的认知。专家有着良好的教育,在其所从事的行业有过专业化的培训,那么“认知错觉”的感受更加强烈,更加不愿意相信是自己的预测出问题了。


再看看现在社会中就业分布的状况,我们经常会在老同学的聚会上善意的调侃那些已经辍学的同学,并表示等以后毕业好去给人家打工,很多时候,早早辍学的人却当了老板,博士、博士后在毕业之后求职时却频繁的换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早早辍学的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用经验判断法进行判断,而博士、博士后却过于相信自己学到的,用知识做出判断。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为一个人成功保驾护航,反倒成为他们认知的障碍,过度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不具备具体的应用能力,着实让这些专家们在社会中举步维艰。


专家对自己认知的极度自信,导致他们忘了有不确定性的存在,也有风险的存在。用知识一味的去下定论,忘了概率的存在。


不仅如此,更可悲的是,我们在面对一次次的预测失败后,我们还愿意去选择相信专家,我们都愿意“集体失忆”,然后再去陷入专家的陷阱。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任何人告诉你任何专业的预测,我们都应该对其思考过程中的步骤提出疑问,保持警惕。因为未来是不确定性的,是谁都无法预知的。


在《失控》一书中提到过这样的论调,未来如果一旦被准确预测,那么未来就不会发生了,这个论调有点类似哲学的判断,我们如果相信那些不可能出现的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很多成功者也会在事后放大自己当初的预测能力,下意识隐瞒自己幸运和凑巧的成分,这让预测未来这个冲动,变得那么迷人,那么朦胧,但是这种朦胧的背后,到底是晴空万里呢?还是无底的深渊呢?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