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政采监管“四要四不要”

 黑土815 2017-11-06

众所周知,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这对于政府采购操作执行层面来说是如此,对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层面来说也是言毋庸置疑的。监管人员必须在党规国纪的“卡尺”内,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在法定框架内开展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并以“监督员”和“领航员”的角色,始终让我国政府采购这列快车行驶在依法合规的轨道上。

1

要依法采购 不要违法违规

政府采购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三依”:依法、依规、依程序。

在政府采购法律框架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法制建设为依托,以管理交易信息系统为依托,优化和健全采购交易运行机制,不断规范完善管理操作行为,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综合效益的提高,推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和谐科学发展。

一是理顺监管和执行的职能关系。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是从源头上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根据《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意见》文件精神,对原有采购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从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科抽调了业务骨干,全面行使政府采购监管职能,建立了管理机构和集中采购机构分开运作、监管职能和执行职能相互分离并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理顺了监督管理和实施具体采购事务的工作关系。

二是建立相互制衡的管理制度。

多年来,淮安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意见》、《淮安区政府公务用车定点维修管理办法》、《淮安区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从增强政府采购意识、健全采购管理体制、强化采购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特别是针对社会反响较大的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等定点采购项目,实行了“抓大放小”,全部放开管理,增强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力,方便了采购人,节约了采购成本。通过实行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强化了监督和管理,规范了维修行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政府采购的规范运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是建立切合实际的采购运作机制。

淮安区以制度建设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健全政府采购程序,强化政府采购的阳光操作为抓手,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每年年初,淮安区采购办都密切配合财政预算部门,对直属预算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编制,细化采购项目及标准。

严格采购计划的审批:对各预算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计划,首先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把关资金来源,然后由采购科逐项审核。

严格操作程序:以执行法定的采购方式来实施政府采购程序,确保政府采购操作程序依法依规。

强化依法采购的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举报受理查处制度,构建防治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维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采购合同备案:督促采购人在法定时效内将合同副本提交备案,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职责,并对提交备案的政府采购合同的主体资格、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程序进行审查,防止合同订立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确保政府行为合法有效。

2

要规范采购 不要丢弃原则

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围绕“三公”,着力打造阳光采购。

公开、公平、公正,是廉政之源,公信之策,是政府采购的灵魂,是阳光下政府采购事业的生命!近年来,淮安区立足“高位监督、全程监督、规范监督、严格监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积极营造“三公”的市场环境。

一是规范项目审核。

在项目资金落实、审批手续完备、规格要求明确、图纸资料完整的情况下,方才予以受理。

二是规范标书制作。

以省市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为范本,结合本地实际,对招标文件进行完善改进。

三是严格评审制度。

所有涉及公开招标、单一来源及竞争谈判的采购项目,其开标、评标和定标、谈判成交,都坚持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确保评审过程的严肃性。

四是规范开评标活动。

严格资质审查,规范评审现场行为,确保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同时坚持所有采购项目特别是重大采购项目,专门邀请区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职能部门以及采购单位进行现场监督。

五是公开评标结果。

实行评标结果告知制度和公示制度。接受投标人和社会的监督,让每一位投标人都心服口服。

3

要效益采购 不要随意懈怠

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围绕“三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优化资产利用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节支率。

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竞争,它不同于计划经济是指令性经济,而是通过市场竞争,通过价格的杠杆调节市场。政府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杜绝了私下交易、地下交易、欺诈交易的行为。在实现政府采购规模增长、效益提升、制度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二是优化市场配置,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

按照“从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指导方针,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市场配置不断优化。初期采购项目仅限于货物采购,经优化后发展到工程类、服务类采购。采购方式起初仅为招标采购,之后又依法开展了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采购规模不断扩大。

采购服务对象为区级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下属事业单位),都全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连一些垂直部门也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执行了政府采购制度。采购项目到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汽车、空调、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校园网络工程、公检法大型侦查监控系统工程、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工程、医保、社保现代化管理系统工程、中央空调、电梯、房屋装潢、装饰工程、办公家具、水政监察艇、汽车保险、加油、维修、资料印刷、金融服务等上百个采购品目。

三是优化采购管理,促进采购提质增效。

政府采购不只追求提高资金的节支率,扩大采购范围,更要提促进提质增效,同时还要发挥扶持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及扶持中小微的政策功能,这样政府采购制度才具有更强、更持久的生命力。

为此,淮安区注重抓采购的质量管理,采购后的跟踪管理、全程管理。政府采购办是具体的监管机构。该办认真抓好政府采购的货物质量关、服务类项目的优质服务关。如车辆集中定点维修,不仅对定点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质量的跟踪考核考查,核查维修是否合乎技术规程、车辆零部件的更换是否确保优质,而且考查服务是否热情周到。由于强化了政府采购项目的全程管理、跟踪管理、配套管理,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4

要廉洁采购 不要丧失底线

政府采购工作必须围绕“三好”,打造过硬采购队伍。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而对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者来说,更应当是如此。

首先是法规学习好。

学习好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前提。根据采购中心的工作性质和职责任务,在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还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操作实务培训班,重点学习了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操作实务,以及灵活应对供应商质疑与投诉的处理办法、技巧,经过努力,所有参训人员均取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对于有效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工作态度好。

服务好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宗旨。为此,采购办的每个干部员工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确立了监管承诺和具体目标。走进淮安区政府采购办,顿使人感到有一股融融的春风扑面而来,和谐的工作环境、井然的工作秩序、明晰的工作程序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使许多被服务对象心服口服,有力维护了政府采购的社会公信力。征求采购单位意见,优化服务程序,创新服务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调研等形式,全面听取各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最后是精神面貌好。

精神面貌好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保证。政府采购着力塑造“和谐采购”、“阳光采购”的形象,每个采购干部争做“五种人”:即牢记使命,做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的人;熟悉业务,做求真务实的人;坚持准则,做诚实守信的人;安分守己,做纪律严明的人;与时俱进,做勇于创新的人。从而,为打造政府采购人的良好形象,为开拓性地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