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 张明华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考察目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答案:A。 解析:分离液态空气是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主要作用是( )。 A.防止试管炸裂 B.调节放出氧气的气流 C.吸收其他气体杂质 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考察目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棉花的作用。 答案:D。 解析:高锰酸钾粉末在产生的氧气流作用下会被吹入导管,容易堵塞导管而发生爆炸,因此D正确。 3.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的集气瓶,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放在桌上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放在桌上 C.将集气瓶子从水中提取,倒立在桌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考察目的: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的处理方法。 答案:B。 解析: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下就盖好玻璃片,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拿出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氧气逸出。 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装入药品,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 C.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 D.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考察目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答案:D。 解析: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A错。刚开始产生的气泡主要是试管中原有的空气,B错。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正放在桌面上,C错。停止加热,为了防止水槽中水回流入试管中炸裂试管,所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正确。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考察目的:气体收集方法。 答案:B。 解析: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难溶于水,向下排空气法因为密度小于空气。 6.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A.装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口应伸到集气瓶的瓶口处 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上 D.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应露出胶塞少许 考察目的: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答案:B。 解析:排空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 7.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药品 ③加热 ④把集气瓶灌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⑤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收集气体 ⑧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④⑥⑦③⑧ B.②①⑤④③⑦⑧⑥ C.①②⑤④③⑦⑧⑥ D.②①⑤③④⑦⑥⑧ 考察目的: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第一步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涉及加热,收集完气体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中炸裂试管。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胶塞、铁架台、集气瓶 B.酒精灯、水槽、试管、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胶塞 D.试管、酒精灯、集气瓶、铁架台 考察目的: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选择。 答案:A。 解析:略。 9.下图制取气体的装置,适用的气体性质及反应条件的是( )。 ①反应物是固体 ②反应需要加热 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考察目的:实验装置的选择。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是固固加热型反应,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气体不易溶于水。 10.用下图装置收集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a管进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b管进 C.排水收集氧气,氧气从a管进 D.排水收集氧气,氧气从b管进 考察目的:气体收集方法的进一步应用。 答案:B C。 解析: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正确。水的密度大应从长导管排出,C正确。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用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三处错误,请指明错误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目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答案:(1)酒精灯 试管 集气瓶 水槽。 (2)①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可能因凝结的水蒸气回流导致试管炸裂。②伸入试管的导管过长;导管应稍露胶塞一些。可能导致气体无法顺利导出。③试管口未放棉花;试管口应放一些棉花。可能因固体粉末堵塞导管导致试管炸裂。 解析:略。 1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⑤试管外壁潮湿 考察目的:试管破裂原因。 答案:② ③ ④ ⑤。 解析: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可能造成蒸汽冷凝倒流炸裂试管。试管没有均匀受热和试管壁有水都会造成受热不均而炸裂。收集完氧气后,若未取出导管而先熄灭酒精灯,可能造成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炸裂试管。 1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________;(填序号)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试着画出实验室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考察目的:氧气制取的扩展应用。 答案:b 向下排空气法。 解析:a方法反应条件要求高温高压,在实验室中较难实现,因此选择b方法。 2015-10-19 人教网 |
|
来自: 百眼通 > 《03九全化学_教-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