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缔造惊人拍头速度?告别击球软绵无力

 葛力锌 2017-11-06


拍头是唯一可以把球打回对方球场的东西,而只有及早和适当准备才可能正确地使用拍头,才能缔造出惊人的拍头速度。


你的击球是否总是软绵无力?如何提高击球的力量和速度,今天我就谈一下这方面,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网球爱好者,缔造出更快的拍头速度,从而告别软绵无力的击球。

无论是抽击、切击、削球、截击、扣杀、发球,即所有的击球都应是力量源于身体,而不仅是来自于手臂或局部,发力提速更多是下半身思考。痛快地发力击球的确很诱人,但是一记高质量的击球却需要在速度和准确之间寻找平衡。多少人只图一味发力快抽,结果打了十几年球还是失误很多,伤痕累累。要想稳定提速,先从力源开始,合理运用。我们人体最有力的肌肉在背部和腿部,很显然背部肌肉几乎很少能运用到网球击球上。所以溯本求源,无论是发球还是抽球,动力都源自脚下。下肢蓄力,平衡身体,用曲膝蹬地的动作来充分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经由腿、躯干和手臂输送到球拍上,使击球的力量更大。


下面我以发球为例讲解一下力量的来源与传递:从抛球到奖杯动作蓄势待发,从脚蹬地开始,力量经过腿、膝盖、臀、腰、肩膀和手臂的时候,持续吸收了各个环节自身发出的力量,最终传送给球拍,使之在击球瞬间产生出惊人的拍头速度。

发球在所有网球技术动作中重要性和难度性居首位,发球能练好,相信其他技术动作也能攻破,需要的就是正确而卓有成效的训练。


如何能达成击球力量的顺畅汇集和传递,缔造出惊人的拍头速度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正确的动力链

在稳定底盘下肢蓄力的情况下,先要确认自己的双脚已经恰当地用力,让来自地面的力量自下而上地通过身体发力链条自然顺畅地传递,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协调起来,舒服地参与到击球当中。
手臂的挥动和腿部的蹬直动作是有明显先后次序的。如果你在蹬直腿的同时就开始挥动手臂的话,无疑会白白浪费掉来自腿部的力量,使击球只能用到手臂的力量了。所以应充分利用腿部向地面的蹬力,加强体会源自下肢的力量,环环相扣传递,避免手臂主动发力。要让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活动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就不要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停顿,使挥拍产生间断。

许多初学者的问题是发力链条中各环节顾此失彼,击球出现停顿,也就是无法协调顺畅,甚至有一些肌肉产生的是阻力,导致发力僵硬,击球越发力越损耗 ,不仅无助于力量释放,而且增加了受伤风险。所以作为初学者不要着急发力,发力总是在稳定之后,因为协调运用身体的各部分完成挥拍并不容易。哪怕是力量素质良好的爱好者不能协调发力的话也无补于事,所以业余圈中经常看大个高个子击球僵硬,看似发了很大力,结果球不快,软绵无力或一飞千里,远输于会发力的瘦小个。还需注意在强化挥拍速度练习时,切勿超出自身所具备的力量素质,否则容易改变挥拍感觉,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伤痛。


2、最佳的人球距离及合适的击球点

最佳的人球距离和合适的击球点是把球打准的基本。要想做到这点,功深莫过于多练,需要通过多球的方式不断练习,一次次练习中去捕捉加强。对拉或比赛中要专注对手的击球动作,做好正确的预判,提前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让人球的距离处于最佳。而合适的击球点,重点是不能过于近身或远离身体,以保证用球拍甜区打球,避免出现挥拍不顺畅,导致球撞拍而非拍击球。


3、发力时机及重心跟进

我们在向后引拍并扭转上体的时候,肌肉自身的伸展会积蓄起力量。当我们向前挥拍的时候,这些力量就会被释放出去,用于发力一击。换句话说,我们的肌肉总是先被拉长,然后再被缩短,最后像弹簧一样产生出力量的。要做到这样,关键点是什么呢?我们在观察职业球手击球时,曲膝配合击球是时机刚刚好,而不是曲膝停顿等待,也不是来不及曲膝就击球,所以关键点是曲膝发力击球时机不早不慢,刚刚好!让发力更流畅、更富于弹性。


击球时重心要向击球方向顺势跟进,发球是向上发力,重心再跟向前。而正反手的重心转移是大部分应该用在向前,小部分用在向上。

下面以正手为例讲解一下发力时机及重心跟进:
正手发力正确的动力链是,脚蹬地带动髋部转动,髋带动躯干转动,进而带动肩,肩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动力链的源头是脚蹬地,很显然是来球落地瞬间刚好完成转体屈膝引拍,随着球弹起而顺势发力,倘若屈膝了球还没来,这样支撑着有点累且易僵硬,不能做到力量最大化。这需要在每一次练习中要主动去找到节奏感。


正手击球重心会比挥拍更早向前,而不是同步进行。道理也很简单,重心先转移到前面去了,手臂就被滞留到身体后面,就自然形成了手臂、拍头的滞后动作,就是所谓的转体带动挥拍,肩带手臂的动作。

建议:

我们在打球的时候很难察觉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了得到对自己正确的了解,我建议用录像机把自己的击球动作拍下来,再比照高手们的动作录像,进行分析。现在市面上有个悟牛智能网球避震器,使用这个智能器配有固定三角架自己调整好角度即可开拍,自己击球过程完全可视化,每一次击球并有球速、拍头速度、旋转三个数据,视化可纠正动作,参数能找到自己特色的平击与旋转平衡点。花三百来块买个智能器,一目了然自己的击球情况,自然就得到对自己动作的正确了解,进而有效地提升,助推网球进步,进步了会很开心!

许多人一学会打网球就迫不及待地想同职业球员那样打出力道十足的击球,那是不可能的,职手需要5-10年去缔造,所以我们不要着急,稳步提升才是硬道理。背道而驰,往往非受迫失误累累,打伤自己痛到不知痛。即便你的击球已经有了一定准头,也要量力而行,建议大家不要勉强发力!如果击球之前无法脚步到位、身体和手臂的放松、以及提早准备进行蓄力的话,那索性就不要勉强发力,不妨打一个过渡上旋球等待下一拍的机会。盲目的发力不仅达不到预想效果,更容易受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