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璇琮坑 2017-11-06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诗《秘色越器》,让秘色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人用“千峰翠色”来形容秘色瓷。但是,这秘色瓷究竟长什么样?千年以来,人们一直未能一睹秘色瓷的真容,成了千古之谜。

  直到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出土了一批13件青瓷,同时出土的碑刻上明确写着“瓷秘色”,至此,秘色瓷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了。

  但是,人们仍存有不少疑问,出土的瓷器中有的颜色发黄、有的颜色发灰,并不都是传说中那翠绿色的湖水一样的“湖水绿”,难道法门寺出土的是秘色瓷的次品,或是冒牌货?

  经考证,应是真品无疑。根据相关文物资料,这批瓷器是唐代皇帝在法门寺礼佛,供奉佛的供品,是皇帝精心选定的,带着对佛祖的万分虔诚,肯定不会有假。另外,根据专家用高科技手段鉴定,这批瓷器与一般的青瓷在瓷胎、釉料和制作工艺上,有明显不同。


   近日,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亲眼目睹了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风采。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神秘的“秘色瓷”

         秘色瓷:五曲花瓣口盘,法门寺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秘色瓷盘呈青灰色,与周边的瓷器相比,确有闪光之处。瓷器给人的直觉是色泽沉稳大气,釉面润泽光亮。仔细现察,胎体很薄,釉面色泽温润,有如玉似冰的晶莹剔透之感,整件瓷器表面色泽干净、均匀、细腻,作工考究,釉面闪着幽幽的光。

  通过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人们不但揭开了秘色瓷神秘面纱,也加深了对秘色瓷的认识。

  秘色瓷的“秘”,是秘密、保密,是说越窑专门烧造供宫庭使用,一般人很难见到。“色”,并不但指颜色,在古汉语中,“色”也指釉料配方。主要是说这种宫庭专用瓷器的釉料和制作工艺不同于一般的青瓷,秘不外传,一般人不可能掌握配方和工艺。

  因此,秘色瓷一直具有神秘色彩。

  秘色瓷的色彩,主要有三种:一是湖水绿,二是艾草色,二是姜黄色。湖水绿青翠鲜亮,人们大都比较喜欢。呈现灰色和黄色,是青瓷在烧制过程中的不同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对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人们一开始存疑,主要是对于颜色不同,有的青中泛黄,有的呈现灰白色,并不都是那传说中的“湖水绿”。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在于烧制的温度,同时也可能在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不同。


  网上发布的不同色彩的秘色瓷: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秘色瓷的工艺考究:一是瓷土选择、加工精细,二是釉料配方特珠,三是烧制时,放入专用的匣体内,用釉料将匣体密封,再放入炉中烧制。

  法门寺出土秘色瓷一经验证,对于秘色瓷的烧制年代也有了新的看法,原来大多认为是在五代时期,江浙一带在钱氏小王朝统治时期,越窑烧制成功。现在看来,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是晚唐皇帝供奉的,应在晚唐时己经烧制成功,在五代时达到鼎盛。


  前段时间,在苏州博物馆,也看到了镇馆之宝:秘色瓷莲碗。


      “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藏。

  莲花碗通高13,5厘米,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口沿外翻,束腰,圈足外撇。整个器物造型规整,结构巧妙,通体施青釉,光洁如玉。纹饰也很精美,通体上下雕刻多层仰、覆莲,宛如一束盛开的出水芙蓉。

  经专家考证,这件莲碗是秘色瓷中的精品,它的发现,其实比法门寺秘色瓷早了三十年,是在虎丘塔中发现的,也是奉佛的供品。只是发现时人们缺乏对秘色瓷的认识,没有相应的考古文字资料可参照,人们不敢断定是秘色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