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妈说一定要嫁个老实人

 黑猩猩表哥 2017-11-06


走出偏见牢房

会发现这世界真的很大

“我妈说一定要嫁个老实人” 来自一读 18:59

点击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今日文章  

文| 噜噜  播音| 海音

出处| 一读原创




周末约表哥逛街,一起从超市出来正好遇到Zara门前的报警器响个不停,两个明显年过中年的女人顶着乱七八糟的头发,踩着早就被土盖过本身颜色的毛糙土布鞋,其中一个女人青筋鼓胀的手晒的像刚从田里回来,正一边对着报警器吆喝一边把衣服一件一件从另一个女人随身背的大布包里拿出来给闻声而来的警卫看……


我转过来跟表哥不经意地说:“这还用查?这两个女人一看就有问题好么!”


表哥一边往前走一边问我为什么……我说这还用问?感觉呀!


表哥顿了顿,回过头瞄了我一眼:你这不叫“感觉”,叫偏见!


表哥在市里某三甲医院工作,是名医生。有人说医院是最能见证人性的地方,所以凭借他“人性见证所”多年工作经验来看,他的话,我是信的……他想了一会儿,给我讲了段他的亲身经历:之前在他负责的病房里有两个老人,两个老人一前一后,病症又差不多,自然就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病房。


当天最先赶到的是第一个老人的女儿,长了一张相当干练的脸,头发挽的一丝不苟,白色衬衫加灰色商务裙,踩着体面的高跟鞋,走起路来的“嗒嗒”声伴着手里一直没挂的电话:“哎呀我妈又病了!还能怎么办?医院呢呗……”一边抽空问表哥:“医生,我妈情况怎么样呀?”


表哥一边把体检报告递给她一边说:“老人年纪大了身体难免出问题,还是需要子女多费点心,按体检结果来看,至少要先留院观察……”


话没等说完,就被拦腰截断了:“不好意思医生,我这有一点忙,报告就先不看了,您说要住多久?多久都行……”表哥一愣,不看报告怎么知道老人病的怎么样了……刚要说话,姑娘又继续讲起了电话~


后来干脆住院时间也不问了,直到去病房探望老人,那个电话也没挂断……真正抽出时间跟她妈妈说的几句话无非是:


妈你放心,我问医生了,没什么大事哈;


妈我这边有点忙,你等会儿再说;


妈我改天再过来看你,现在得走了,我一会儿还有事……


都说为人父母需要考试,难道为人子女就不需要及格线么?而第二天赶到的另一个老人的女儿,一眼看过去,还不如昨天来的那个……


他仔细数了数,光耳朵上穿过耳骨的耳饰两边就各六个,鼻子上还穿了个鼻钉,光打在她脸上,晶晶亮的晃眼睛,一条裸背裙的后面露出一大片图样鲜艳的纹身,她一弯腰,没拉拉链的皮包栽出来一盒女士烟,掉了一地……


那场面……印象想不深刻都难,后来同事们私底下都叫她“烟儿姐”~


结果没想到的是,“烟儿姐”从来到医院就再也没走,老人43天的住院时间,她在这足足守了42天,而前面那个光鲜亮丽,打扮得体的姑娘却再也没出现过。


烟儿姐总有办法在医院附近乱七八糟的小饭馆里搞到妈妈爱吃的菜,总有办法在妈妈不管多轻微的呻吟声中瞬间爬起床,总有办法让妈妈被点滴埋针的一瞬间转移注意力……


后来习惯隔壁床老人的女儿长久不露面,干脆苹果一削就是两个;老人但凡要去个洗手间,第一个冲上去举吊瓶是常事;晚上轻手轻脚为妈妈关窗向来不会落下隔壁老人的那扇……


烟儿姐知道隔壁老人的女儿总有事要“忙”,她假装注意不到老人偶尔的伤感和失落……但却从来不追问有关老人女儿的话题。


时间久了,同事私下里还是叫她“烟儿姐”,只是总觉得和刚开始的时候变了味道。


我们曾经以为第一个出现在医院,那个隔壁老人的女儿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们事业有成,举止体面,打扮精致……只是不曾想她们生活中最敷衍的确是逐渐老去的父母;


我们以为打扮怪异,吸烟,纹身的姑娘往往不良,她们风风火火走路带风,没想到她们最终留给父母和路人的,往往却是温软,周到,耐心和善良……



突然想起,《我的前半生》里薛甄珠去医院找到老崔,大家都觉得不过“半路夫妻”,这个老太太指定是势利,图老崔的钱,但是面对干练体面的老崔儿子,她问:“你能每天好好照顾他么?你不能?我能!”这段话说的情真意切。


后来我们见过说话震天响,脖子上挂金链子的大哥轻声细语的喂路口的流浪猫,也见过西装革履的“先生”站在早市摊前破口大骂;


见过冒着大雨扶共享单车的乞丐,褴褛衣衫贴在肉上有嶙峋瘦骨;也见过一骑绝尘的豪车飞驰而过,劈头盖脸溅路人一身泥,气势汹汹;


都说“穷且可怜”的人往往善良,我们却见过“又穷又可怜”的人碰瓷,而体面的餐厅老板小心翼翼地放流浪动物进店吹空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着“慧眼识人”,衣着打扮看社会层次,爱好兴趣看精神层次,又穷又可怜的人貌似都善良,名利双收的人大多精明又市侩……每个人一眼望过去都被贴了标签,大家扫完标签再用“有色眼镜”去给每一个人粗鲁的下定义……


我们对一个人的定义太随便了,总觉得这种随处可见的“偏见”算不得不尊重,上纲上线的讨伐实在没必要,反正怎么也不会轮到自己为这些“无伤大雅”的偏见付代价……


直到自己也在“偏见”面前栽了跟头。





小安是我发小,从小到大的乖乖女。


小时候上学,她妈妈告诉她离那些坐后排的男孩子远一点,小小年纪调皮捣蛋长大准没出息,后来小安每次遇见那些男孩子,招呼都不敢打;


高考的时候志愿是她妈妈帮她确定的,说本市的大学读起来才踏实,志愿报那么远的孩子,哪有是为了学习去的;


大学的时候她妈妈告诉她千万不能在学校谈恋爱,大学的男孩子都不靠谱,社会上大把的好男人比学校里的强……


直到大学毕业之后,她妈妈又一手帮她介绍了个相亲对象。


男人长相比普通人还要普通一点,话不多,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游戏,也没什么饭局应酬,恋爱谈了一年半,做过最有“恋爱感”的事就是带她去看了场电影……


但后来她们却还是结婚了,理由是小安的妈妈告诉她:


这个男人看着就老实,以后指定靠谱,你啥也不用担心,好好跟他过就行!


小安也犹豫过,甚至想过要不要反抗……没想到话还没说出口,妈妈的话就过来了:“女人结婚要是不找个老实人,以后有你的苦头吃!”



而让小安没想到的是,老实人的“苦头”来的也这么快。结婚半年后,小安第一次哭着回家,她比结婚之前瘦了两圈不止,穿着婚前买的旧衣服,跟妈妈说:


老公婚后没多久就没收了她的工资卡,说女人拿着工资也是败家,至今连支洗面奶都没让她买;


说有一次老公去洗手间正好他手机在客厅响了起来,她刚刚拿起来想帮他送进去,就被从洗手间冲出来的他一把推倒在地;


说老公其实很花心,经常跟她说加班,其实是和同事去逛夜店……


小安说了很多,她妈妈的反应却超乎寻常的冷淡:你是不是自己和人家闹点小矛盾就把人家说的这么不靠谱?那孩子我了解,他那么老实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


你趁早回去好好过日子,这么大的人天天就知道作,我看在家指定是你欺负人家~


那是小安第一次感觉有点儿绝望。


不是在妈妈说的那些“不会有出息”的男同学不少都事业有成的时候,不是在高考去了大城市的同学后来出国留学,业界知名的时候,不是在自己大学同学与男朋友修成正果,现在阖家欢乐的时候……


是她突然意识到,一个拥有“老实”皮相的男人轻轻松松就让母亲深信不疑,而她无论怎么揭露与解释,都被周围人一笑而过的时候。


那次之后,小安再也没回家提过老公有多不好,直到小安怀孕……那次哭诉仿佛就此揭过,从没发生过。


我想如果最后不是有一次小安妈妈自己在超市撞见小安老公正搂着另一个女人满面春风,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相信自己女儿可能正生活的水深火热……


她站在那盯着那对男女看了很久,“老实人”都没发现。她听着那个男人一口一个亲爱的的时候,心里想着自己那个从小到大都逆来顺受的女儿……


那天她亲自去把小安接回了娘家,一下子好像老了十岁,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老实人”,最后却把女儿推到那么深的坑里。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小伙子架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但是他却把手伸到了小女孩的衣服里;


他学习那么好怎么会带你逃课?指定是你把他带坏的;


我们以为人生最可信赖不过亲朋好友,可是那么多人却被亲朋好友引入绝地……


“偏见”这个东西,不能光靠看,不设身处地搅进这个局里面,就永远不知道刺扎在自己身上有多疼,我们能用自定义的标签去给每一个形态各异的人分类,那么有心之人就能利用那些固有“偏见”坑我们把大的~


曾经我们从不拿“偏见”这东西推己及人,但是回头想想,谁又没被“偏见”插过刀……





之前网上流行一组漫画:



后来这对儿夫妻恼羞成怒,把驴杀死了,而归根结底,驴又何辜?


偏见最不可理喻的地方就是,许多人心里早就准备好了某个概念先入为主了,就等着你碰巧路过,赶紧迫不及待扣在你身上~


围观群众用自己的“偏见”让这对夫妻无所适从,让这头驴子死于非命……那些“偏见”的围观群众还是觉得没什么,那么我曾经还听过另一个故事:


是说一对衣着朴素的夫妻来到哈佛大学,找到当时的校长说自己的儿子生前很喜欢哈佛,现在儿子去世了,他们想为哈佛做点什么……校长打断这对夫妻说:“喜欢哈佛的人很多,抱歉我们不能为每个不幸的年轻人立雕像,不然我们学校将成为墓园”~


这对夫妻摇了摇头说,您误会我们了,我们想为哈佛资助一栋楼……校长上下打量这对夫妻半晌,说:“你们知道一栋楼要多少钱么?我们学校现在这栋大楼价值750万美元!”


后来这对夫妻离开了哈佛,去加州创建了一所大学纪念他们的儿子,这所大学的名字叫:斯坦福大学。



身怀偏见的人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建了间“牢房”,他们用坐牢的眼睛看待别人和世界,这也许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因为一味活在牢房里,而被看穿利用的固定思维,和错过的那些本来已经足够难得的机会和运气……


走出“偏见”的牢房看看这个世界吧,你会发现世界很大,什么样的可能都有;抛开“偏见”看看周围的人吧,你会发现人心丰满,有阳光的地方就可能会有阴影,再阴暗的地方也难免有恻隐;也抛开“偏见”看看自己吧,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走向未来的路冥冥之中多了一千种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