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里巴人的做诗故事 l 乐朋

 静雅轩345 2017-11-07

下里巴人的生活,实乃诗歌的源头。唐诗宋词要继承,但不能因作者卑贱或无名,就漠视下里巴人诗。


有清一代,诗人不下千家,其作品辑录于《宸萼集》《清诗别裁》《清诗铎》等书。这些盖谓阳春白雪,而卑贱的下里巴人,虽目不识丁,却同样有诗。诚如鲁迅《摩罗诗力说·二》云,“凡人之心,无不有诗”。

 

起源于劳动和宗教的诗歌,下里巴人口口相传。而清末开启的办学堂、兴教育,让一些穷苦女子有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由鲁迅说的“杭育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逐步演变为吟诗的文字。《清稗类钞》就留下不少下里巴人诗。

 

苏州蒋容斋、辛斋兄弟绩学工文,擅长吟咏。容斋家有个老妪,不识字、记性好,每当主人做诗她就从屏隙窃听,久之竟自通音韵,有“读书盼望为官早,毕竟为官逊读书”句。有天辛斋召而试之,指榻前佛手柑命她做诗;老妪应声曰:“十指拳拳不肯开,掌中定捧寸珠来。何缘得近诗人榻,香气还应问腊梅。”将侍婢腊梅戏笑了一番。弟惊叹并对兄说,如此聪明人怎好叫佣人?从此家中婢仆都叫她“做诗阿娘”。

 

能做诗的女佣,还有无锡荡口乡的李珊宝。她到上海后,跟着主人习诗一年,即能作五言绝句,其《梅花》诗曰:“不觉东风到,梅花昨夜开。月中疏影见,疑有美人来。”诗不算多好,但头顶烈日、赤脚下田的农妇,才学一年即能诗,也算斐然成章了。



山野村妇而能吟诗的,并不罕见。同治、光绪年间,上海引翔港农家女蔡秀倩,自号“锦塘女史”,时投诗文坛,男子为之敛容。她的十首《无题》诗,脍炙人口。如其一曰:“莺歌柳眼泥人娇,触拨闲愁病易招。天上游云归梦杳,人间岁月利名消。从知莲蕊心多苦,谬说兰因福可邀。畅好画楼三五夜,一帘明月护深宵。”她著有诗集《续余小草》二卷,常州赵均损资刻印于苏州。蔡秀倩之诗有文士气,看来是用功读过诗书的,像鲁迅所说,不能称“真正的平民文学”(同前引),那么皖南农家养蚕女俞小霞,就全靠自学成才。有一天,她一早去採桑叶,不经意间得“万籁无声蚕正眠”句,反复吟诵,后买了《唐诗三百首》求邻家少年教读,渐渐也能做诗了。这劳动中得来的佳句,才子们写不出来。此后,俞小霞一边养蚕一边吟诗以自遣,乐在其中。

 

下里巴人,职业凡俗而有不错的诗作。兹列举于下。

 

杭州西湖畔一个姓阮的渔民,有诗云:“放浪西湖二十年,饥来吃饭倦来眠。今朝检点传家物,只有簑衣最值钱。”渔民的辛劳、赤贫,活生生展于眼前。它何尝不是对人间不平的倾诉?

 

海盐张炎,常在平湖清溪卖烧饼。每天挑着炉釜走村转巷,想到什么诗句,就随即从村塾先生处借笔墨记下,担上的烧饼被人抢光都不顾。其《咏白菊》有这样两句:“老圃月三径,晓霜秋一篱。”浓浓秋色,宛然生香。

 

钱塘葛道人,以编织草鞋为生。有天他给一寺僧修补草鞋,口中喃喃自语,和尚奇怪,问他在说什么;葛道人笑道,“今日偶得句耳”。问他得了什么佳句,他说:“百啭已休莺哺子,三眠初罢柳飞花。”江南春色,好不灵动!

 

福州西门之理发匠林兴,亦以吟诗自遣。其《偶感》曰:“几辈下场如傀儡,何人作梦到邯郸?”其《夜思》云:“酒尽寒生花影外,诗成愁入雨声中。”其诗蛮可咀嚼。

 

不能不说说乞丐诗。余杭有个三十多岁的乞丐,能向人卖诗,给他几文钱,命题作诗,援笔立就。一日在凤凰桥行乞,有人以凤凰桥为题,又限“题”字韵,向他买诗,乞丐不假思索、立成一绝:“也不飞来也不啼,让他野鹜与山鸡。自从五色成文后,要待才人彩笔题。”江西李姓乞丐行乞江汉间多年,见到纸笔就要写诗,某郡丞强拉他到官衙、命其作诗。他即写《观瀑》一首:“滟潋湖光数顷浮,谁知曲涌万峰头。豁开古殿当前月,散作空山不尽流。金碧影摇水镜里,鱼龙深在广寒秋。一轮直接曹溪路,白浪家风遍大洲。”两乞丐的文字不差,才思敏捷,多半是科举失意后沦为乞丐的。但我看好的,还是通州某诗丐刻于自己墓碣的绝命诗:“野性从来似白鸥,又携竹杖过通州。饭囊仿晓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足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凸显其游走大千,洒脱、独立的人的尊严,可谓乞丐诗之上品。

 

下里巴人诗自不及文人的细腻,但它粗旷通达,有底层劳苦者的率真、纯朴和刚健、清新。于今文学报刊上的一些诗歌,旧体诗不讲格律,多标语口号,如顺口溜;新诗则近于散文,冗长而无音韵。共同毛病还在读过即忘,难以歌唱,更没指望传世。好诗如歌,朗朗上口,能在传唱中流播。也许当代好诗要在地方民歌和流行歌曲中去寻找。我以为,有些流行歌曲之歌词,或会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下里巴人的生活,实乃诗歌的源头。唐诗宋词要继承,但不能因作者卑贱或无名,就漠视下里巴人诗。

 

(本公众号和上观APP朝花时文栏目专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