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是一场和心灵对话的过程 | 亓文平

 昵称7LMzh 2017-11-07

水墨以独特的视觉效果状写万物,几千年的文化滋养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水墨的表达与中国艺术的思维方式、意象观念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随着水墨画的发展,特别是文人画的发展,画家对于笔墨表现的主观精神意蕴、性情、气质、修养方面的功能给予极大的关注。在浓淡干湿、轻重缓急之间,我们总能体会到人的心性的游走。

今天小满给大家介绍一位水墨画家——亓文平。

亓文平,号云樗, 1982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师从刘赦先生,主攻山水画。2011年—201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曹意强先生,攻读西方艺术史。现任教于青岛大学。

亓文平的画既有传统的气息,又赋自己的理解,笔墨滋润,构图现代而又透出灵气,个人语言逐渐形成。他的作品透出的是平和、静谧,这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精神气息。

北京大学的博士后黎晟曾作出这样的评价:文平的画还来自于他对于中国绘画传统的深刻认识。他尊重传统,又不以传统画地为牢。在他的画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元明画家的某些笔墨因素,又吸收了西方水彩画的某些技法,更在水墨肌理上做了较多的尝试。不求笔墨的奇倔,而是在平淡中求趣味。在山石的构画上,更是相对放弃了用笔的趣味,而多以墨气胜。                       

他的画多用纯水墨来表达绘画理想,他喜欢用质朴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越是洗尽铅华,越能蕴含无限。

尽管亓文平很尊重前人的笔墨趣味,但是他更想在画面中表达自我的一种新感受,希望通过一种新颖的形式来表达生机勃勃的精神气息。

亓文平的绘画是受家乡青山绿水的滋养。古人常说“烟云供养”,换句话说艺术源于心灵,心灵又离不开山水滋养。乐山乐水可以说是每个时代不变的一个人文主题,无论多忙他都会给自己留下外出写生的时间。行行重行行,一路画画,一路思考。他不仅和古人、和自然对话,更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十几年的学院生涯,让亓文平觉得,真正的艺术需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自觉,真正的文化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积极向上充满生命力的。因此,不管是在学院还是在民间,都需要一种人文情感的引领和自我修养地完善。

最后小满附上一段亓文平老师的写生日记:

沿河而栖,极目远望,四周草木丛生,一片夏木繁荫之气象也。今岁,太行山以水旱为患,寂寞空谷,水落石出,润若白玉,大小错落, 形状各异。乱石之间,有碧潭若干,宛若翡翠。山风乍起,碧波荡漾,沁人心脾。潭中有鱼百许头,皆有浮云之闲。水边苇草若刚出浴之少女,长发送香,婀娜多姿。仰望天宇,巍巍高山若神兵天降,剑拔弩张,气势憾人。或方或圆,或尖或钝,姿态万千。山间密树藤条千里绵延,犹若画屏。偶闻牧牛之音,仿佛又回太古。最迷人之时,莫过傍晚。天地笼于薄暮之中,苍厚而多润,万物尽没于虚空,远处高山只留边际一抹。此无也,此有也。

                                                                           ——摘自《太行山写生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