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7_3.2 道德观念形成

 百眼通 2017-11-07
 

第三章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二节 道德观念形成

一、道德观念的内涵

道德观念反映着人们在道德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表现为一种应当的思想形式,其中包含着特殊的道德论证和价值判断。它的形成不仅意味着人要了解社会上公认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什么,更意味着对它的承认,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和进行道德评价的准则。

二、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

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它最初是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从掌握具体的道德行为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广泛的交往以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这种积累道德知识和经验的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发展抽象的一般的道德观念的基础。

1. 道德知识的掌握

道德知识的掌握是对道德知识材料的领会、保持和应用的过程。道德知识所指的是对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们的意义的认识。一个人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行动及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去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它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道德实践的过程。

2.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是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个体意识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道德信念可预先决定人的行动,使其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与一贯性,从而成为道德认识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道德信念的确立是在已有的道德概念的基础上实现的。

( 1 )中学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中学是开始进入社会、开始思考社会的时期。也是开始思考人生、探究人生,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道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生活、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开始打下人生观底色的时期。也是一个人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信念的形成将奠定做人的良好基础。中学生时期产生了社会责任感,这个社会责任感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 2 )形成道德信念,必须注重道德信念的认知教育

在对中学生进行诚实、勤奋、关心集体的教育中突出了理论学习,突出伦理教育和榜样教育 ( 如伟人的著作和语录 ) 。重视集体舆论 ( 如做学问要诚实,痛斥考试作弊的行为 ) ,重视对理想人物的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中榜样人物的学习,使中学生深信做人要做诚实的人、勤奋的人、关心集体的人的正确性。

( 3 )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大体上经过模仿、信服、内化三个阶段。

( 4 )中学生道德信念具有情绪情感色彩、社会性、稳定性、习惯性、内隐性等以下六个特点 :

①带有情绪、情感色彩。按信念去行动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②道德信念的社会性。任何道德信念都不是先天具有的,都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道德信念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比如,在前几年政治思想工作比较薄弱时,一提要学雷锋,要关心他人,中学生都哈哈一笑了之,而如今则不同了,大家争着做好事了。

③道德信念的稳定性。就是说中学生道德信念一旦确立,就比较难于改变。形成了勤奋学习的道德信念,有任何艰难险阻都会刻苦勤奋地攻读难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

④道德信念的习惯性。是指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去行动。如确立了做学问要诚实的信念,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去努力用功学习,而决不会以作弊来获得高分。

⑤道德信念的内隐性。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道德信念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它能从个人的言语、表情和行为中间接地进行分析和推测。道德信念是一种内化的理智活动。

( 5 )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的途径

①认知教育。包括理性的伦理教育和榜样教育 ;

②实践教育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如走访平凡的劳动者或劳动模范 ;

③集体舆论和强化教师的言语,如做学问要诚实中对作弊行为的分析批判,以及教师对道德信念行为或思想作经常性的表扬,强化将要形成的道德信念 ;

④人生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

⑤防止反面经验与体验,如不让作弊而得高分的学生得到荣誉 ;

⑥通过各种活动增强中学生评价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道德评价的发展

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一般过程是:

( 1 )最初是在别人评价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以后才慢慢地学会了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

( 2 )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最初是以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然后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

( 3 )对于自己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他们往往能够正确地分析别人的行动,却不善于全面而确切地分析自己的行动。

( 4 )道德评价还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对一个人的一次行为表现或某一品德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结论。

道德评价的深度是和他们对道德要求理解的深度以及思维发展的水平密切联系着的。这方面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年龄学生身上,同时也存在于同年龄的学生身上。

道德评价的过程,贯穿在道德认识发展的始终。一个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同他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是有关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