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味学中药——艾叶

 hh渔父 2017-11-07

1

艾叶:ai  ye

2

相似药性简单鉴别  

  艾叶别名艾蒿。、苦,,小毒;归肝、、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外用祛湿止痒。主治:吐血,月经过多,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砂仁别名小豆蔻。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功效:行气宽中,健脾化湿,安胎。主治: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痢疾,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艾叶和砂仁 共性为:微辛,性温,安胎作用。差异为: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用于吐血,少腹冷痛等;砂仁还有行气宽中,健脾化湿,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3
别名         

  艾蒿、家艾、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蓬藁、灸草﹑医草﹑黄草﹑艾绒。

4
产地            

  湖北、安徽、山东、河北。

5

性状鉴别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6
性味归经                     

  辛、苦,温,小毒;归肝、脾、肾经。

7
性能特点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外用祛湿止痒。

8
功效主治              

  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10
注意事项                  

  阴虚血热者慎用。

11
现代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内含桉叶素、β-丁香烯、松油烯醇、芳樟醇、蒿属醇、樟脑、龙脑等。

12
药理             

  艾叶油、β-石竹烯及松油烯醇对豚鼠有镇咳及明显的平喘作用,对小鼠有祛痰作用。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艾叶油对豚鼠尚有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

13
中药经典附方              

  1、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2、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3、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4、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5、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14

老师留作业:明天一味学中药

小提示: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