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考试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主张(下)

 悠悠昭阳客 2017-11-07

  

文 | 柯跃海



7

规避模式训练


高考命题目标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是为众多的高中教师所耳熟能详的。


也许正是这种“耳熟能详”,使得为数不少的高中教师“理所当然”地认为:“高考命题必须基于高中教学的现实,分省自行命题的高考命题更应如此!”于是,在基于考试准备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过程中,教师的“个体经验式的主观臆断”成了“不二”的主角。



相关访谈的结果显示,本题的实测成绩与命题期望可能会有极大的落差!原因无它——已有的“模式化引领”和“模式化训练”使多数考生在面对这一试题时,因“始料不及”而“茫然”!这无疑表明了,“模式化”的解题训练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益、于学生的数学考试有害!


事实上,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对高考命题的三个“有利于”作了“与时俱进”的完善——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研读这一表述,应该可以清晰地感知——“规避模式”是高考命题的“基石”,从而也就必然地应该是高中数学解题训练的“基调”!



8

追求恰当难度


高考所承付的职责决定了高考命题必须将“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基本追求,从而也就必然地要求高考命题必须追求合理的试题难度,以实现“三个有利于”的有机平衡。


相关研究表明,难度值为0.55的试卷可同时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基于此,基于考试的高中数学解题训练应该将0.6作为最佳难度值。




9

注重通性通法


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或解题方法。由于《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使得课标课程的“大众化”特征明显,而这种“大众化”特征也极为自然地使得通性通法倍受课标课程高考的倚重。


这也就意味着,在基于考试而主张高中数学解题训练时,通性通法应该是必须充分重视且反复强调的数学方法。



本题旨在考查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其目标指向为“通性通法”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通性通法的注重而审视本题的两种求解方案,得到的启示应该是明晰的——通性通法与问题题型的关联密切,问题的呈现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通法也可能随之不同。


据此可知,基于问题呈现方式的不同而选取相应的通性通法,应该是基于考试而进行高中数学解题训练时必须予以关注的。



10

深化潜能甄别


《课标》在其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所指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清晰地表明了,高中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有二:其一是使学生具备社会人素养的不可或缺组成因子的数学素养;另一是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如是,学习潜能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的“隐性”而又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其考查就极为自然地成为高考数学体现其“选拔”特征的首选。


换言之,基于考试而主张高中数学的解题训练,学习潜能应该是必须且必要的关注点。




显而易见,这样的思维过程需要极强的学习潜能作为支撑。考生必须具有将“知识与方法迁移到陌生情境中以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该注意到,这就是学习潜能考查的基本着力点。



11

倡导合理猜想


高考命题的基本目标为考生的“分层”。这就必然地要求高考试卷必须设置“若干”“陌生”试题,以甄别不同层次的考生。


可以想见,这类“陌生”试题的求解思路于考生而言通常都会是较为“冷僻”的。这就意味着,考生要想完全依托“演绎”的方式切入求解这类试题的可能性不会太高。相关研究表明,合理的“猜想”是求解这类试题的有效辅助手段。


据此应该认为,在基于考试而主张高中数学解题训练时,着力倡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猜想辅助解题是极为必要的。



求解本题的第(Ⅱ)问时,考生如果“按部就班”地从假设直线l的方程出发,用直线l的斜率k表示线段MA,MB,MC,AB的长度,再分类判断其中那三条线段的长度构成等比数列,则顺利完成问题解答的可能性极低。


倘若能够从K的某一特殊值(比如k=-1)出发,发现长度可构成等比数列的三条线段,并据此“合理”的作出猜想,从而使原来的“探究性”问题转化为方向明确的“证明性”问题,则问题的彻底解决已为易事。



12

强大应试心理


强大的应试心理于考试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基于考试而主张高中数学的解题训练,关注应试心理的强大,其意义与价值同样也无须赘述。



作为整卷的倒数第一道试题,在高考数学复习的“冲刺”阶段,该试题第(Ⅱ)问的前生与来世通常可谓“冰火两重天”:为了其诞生,命题人 “殚思竭虑”;对于其解决,答题人 “一笑而过”!


倘若基于“应试心理”的强大而审视这一试题,则对其“一笑而过”应该是不妥的。因为,于多数学生而言,完整地完成本题第(Ⅱ)问的求解应该是不易的。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本题的第(Ⅱ)问可以 “无须预见”地完成其求解,与高考阅卷的“按步给分”原则契合度较高,这才使得其在强大学生“应试心理”与提高学生“应试技能”方面的价值倍增——高考试题的解决可以“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地实现、高考试题的分数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得到。应该认为,这种经验的获得与应用于学生参加高考而言是极具价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