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曼之医案评析之七十二心慌心悸、气短胸闷

 感通天下 2017-11-07

72. 心慌心悸、气短胸闷

首诊: 20110318

    贠*丽,女,  年50。诉阵发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半年,活动后为甚,休息后则缓,不能做家务。询素食后脘胀、纳中饮少,易感冒流清涕,眠艰。时烘热汗出,手心潮红。二便正。脉象两手沉洪大数,左手久候有虚感,舌瘦红苔白腻。

处方:

     黄芪10   白术5   炒陈皮2  炙甘草3

     升麻1    柴胡1   当归3    人参3

     茯苓5    桂枝10  川芎3    荆芥5               十剂

二诊:20110514

    胸闷气短、心悸诸证大减,可做家务活,入寐已不困难。

    烘热汗出及手心潮红亦轻。脉两手沉洪数,舌瘦红苔薄白腻。

处方: 上方加大枣四枚(掰开)                      廿剂。

评析:

    其人“阵发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半年,活动后证状加剧,休息后减轻,不能做家务活”,脉左负于右,气虚阳陷证之盖已可知也。

   《素问·痿论》指出:“治痿独取阳明”。

   《脾胃论》有载:“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

    东垣在《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有言:“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脾清阳之气而下陷阴中。” 本《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旨,盖脾胃内伤,气虚、阳陷,惟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益其气,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痊。

    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能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开腠理,炙甘草益气和中,人参补元气、益阴血。 “血为气之母” 故以当归养血调荣,白术健脾升清,少量柴胡、升麻升阳举陷行佐使之事,陈皮理气使诸药达而不滞。 三焦中上焦法天,清阳居之,胸阳不振,阴邪则易上犯,侵袭阳位导致胸闷、心慌、心悸、气短诸证。胸阳不振,风药可散,致桂、芎、荆之物为之,又达中而利三焦,使阴邪归于下,当为苓、术、陈皮之责。夫如是,中气不足而元气充,清阳升而浊阴降,阴阳和,营卫调,则诸症悉远矣。

    另,黄芪能补气固卫,亦能开腠里以内热,人参、炙草甘平,阳兼有阴,因以益气助阳、以益阴养血,故上物兼益阴泻火之性,东垣称“甘寒以泻其火”,即指于此。

    又,药量使用有升降沉浮之异,临证当据体质病机之不同而因,而非疾甚即药量之管见。量轻灵动,利于升清、宣泄疏通,重则沉降,则利于攻下、降浊除湿。轻则如四两拨千斤,重则如铁锤搏击,过轻则易于不及病所,过重则易于跃过病所,轻重得宜,方可获效。昔屈灵均辄言:“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此之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