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曼之医案评析三十六.胃剧痛

 感通天下 2017-11-07

36. 胃剧痛  2009.10.12

    蔡**,男,年近不惑,空腹食柿子后,胃剧痛5小时,附近诊所打点滴后未缓。胃脘痞硬,痛及小腹,冷汗淋漓,痛苦辗转。询大便不畅,小便闭,形壮实,面色青。胎黄腻,脉洪大。

处方:

    白芍10   山栀10  吴茱萸5  肉桂5

    当归10   炙草5                      壹剂

二诊:2009.10.13.

    胃痛止。腰痛,小腹拘痛,小便稍感不利,今晨大便形正量少,心下及两胁下痛。

    嘱上方加川楝10、川芎10、建曲3,续服壹剂。

三诊:2009.10.15.

    腰腹痛续减。

处方:

    川楝10    川芎10  吴茱萸5    木香10

    小茴香10  肉桂5  良姜10              贰剂

评析:

    柿子味涩而大寒。经云:“ 起居失节。入五脏则腹满闭塞。”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素问.长刺节论》 :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 ”

    寒邪凝滞,引起腹中拘急疼痛,谓之寒疝。《说文解字段注》云:“寒”冷也,“疝”,腹痛也。王冰:“疝者,寒气结聚之所谓也。”  

    传统中医对疝一是阴寒性腹痛、及腹中急痛,伴恶寒肢冷,头出冷汗或周身疼痛等。二为睾丸有病,引起阴囊或睾丸肿大,寒冷、坚硬疼痛的病证。《素问.骨空论》:“男子内结七疝”。主要表现在阴囊,后世对阴囊或睾丸有病所致统称疝气,与寒疝腹痛有别。

   《医学启源》洁古称:“芍药味酸微寒,灸甘草为辅,治腹中痛,若恶寒腹痛,加肉桂一分、芍药二分,灸甘草一分半,此仲景神品药也。”

    配吴茱萸辛热散寒、解郁止痛,当归辛温入心、活血止痛以润下,如此大彻上下,利通当痛止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