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有疏密二体

 laobing719 2017-11-07

中外绘画中的笔法,似有疏密二体。

印象派中,莫奈偏于密,马奈偏于疏。

01-Claude Monet:Water Lilies and Japanese Bridge,1897-99。

02-Edouard Manet:Woman Combing her Hair,Woman Combing her Hair,1885。

后印象派中,凡高偏于密,塞尚偏于疏。

03-Van Gogh:Landscape with wheat sheaves and rising moon,1889。

04-Paul Cezanne:Mont Sainte-Victire,1904-06。

表现派中,科柯施卡偏于密,诺尔德偏于疏。

05-Oskar Kokoschka:Wiener Staatsoper,1956。

06-Emil Nolde:Rote Mohnblüten,1950。

立体派画家中,勃拉克偏于密,格里斯偏于疏。

07-Georges Braque:Mandora-La Mandore,1909-10。

08-0Juan Gris:The painter's Window,1925。

美国抽象画家中,波洛克偏于密,德库宁偏于疏。

09-Jackson Pollock:Convergence,1952。

10-Willem de Kooning:The Visit,1966–67。

中国传统绘画中,宫廷画家偏于密,文人画家偏于疏。

如唐代李思训偏于密,吴道子偏于疏(记载)。

11-李思训:江帆楼阁图,7-8世纪。

12-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8世纪。

宋代李唐偏于密,马远偏于疏。

13-李唐:万壑松风图,11-12世纪。

14-马远:山径春行图,11-12世纪。

元代王蒙偏于密,倪瓒偏于疏。

15-王蒙:葛稚川移居图,14世纪。

16-倪瓒:幽涧寒松图,1370年。

现代画家中,黄宾虹偏于密,齐白石偏于疏。

17-黄宾虹:黄山图,20世纪。

18-齐白石:长年,1951年。

新中国画家中,李可染偏于密,吴冠中偏于疏。

19-李可染:四川风景,20世纪。

20-吴冠中:双燕,1981年。

当然,也有画家,能疏密俱佳,如老大师伦勃朗和现代派毕加索、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等人。

21-Rembrandt:Reclining Female Nude,1658。

22-Rembrandt:Self-portrait,1628-1629。

疏密之别,与笔触大小有关。

小笔触,必密,用笔如编织,否则画面不能丰满。

大笔触,必疏,用笔需随意,否则画面可能板结。

小笔若不密集,就需要以色相补,所以黄宾虹很讲究“墨法”。

大笔若不松散,就容易叠床架屋,所以齐白石会“一挥而就”。

从艺术成果看,无论密或疏,都可以出好画,都可以出大师。

但从制作角度看,密体,会比疏体累一些,所以最密体如细密画(miniature),尺寸都贼小。

但也有反例,如修拉,作画又密,又大,又死得比较早。有种不算太靠谱的说法,是与劳累过度有关。

23-Georges Seurat :Poseuses,1886-88。

中国当代艺术中,流行一种超密超大之作,似与展览制度和艺术市场有关,不是这篇短文能说清的。ov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