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古籍中的智慧———论治感冒精彩选段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7-11-08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汉《伤寒论》已经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所列桂枝汤、麻黄汤为感冒风寒轻重两类证候的治疗作了示范。“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隋《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指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已经认识到风热病邪可引起感冒并较准确地描述其临床证候。《诸病源候论》所指的“时气病”之类,应包含有“时行感冒”。

至于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强拘急,恶寒呕吐,或有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泄腹痛,并皆治之。”

元《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宜辛温或辛凉,“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 或辛凉之剂散之。”

明《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曰:“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

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关,《类证治裁·伤风》就有“时行感冒”之名。“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有汗当实表,无汗当疏邪,内热当清火,实表不可大补,疏邪不可太峻,清火不可太凉。若肺虚伤风者,先与祛邪,遂即养正,先后缓急,不可偏废。”

更多福利

你关心的养生话题,都在这里!

日常养生技巧(点击关键词查看)

泡脚 丨 腰椎保健操 丨 不花钱的体检 丨 膝盖养护 丨 体质食疗单 丨 千万别生气 丨 打通经络百病消 丨 长寿秘诀 丨 比跑步游泳更好的运动 丨 生病与忌口 丨 手脚冰凉 丨 早起的好处 丨 千万别露脚脖子 丨 电吹风治病 丨 养生还是养病? 丨 早饭与心梗脑梗 丨 枕头里的秘密 丨 小满养生 丨 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 丨 不吃晚饭会怎样? 


名医养生经验

三位院士谈防血栓 丨 郭成杰“一拍三揉” 丨 5位名医养生秘方 丨 黄煌讲长寿的秘诀 丨 路志正祛湿金方 丨 石学敏防中风 丨 中央保健员谈保健品 丨 李时珍:怎样不得病 


中医药常识

煮中药的学问 丨 最适合看中医的病 丨 中医把脉的原理 丨 中医基本常识 丨 这些中药你认识多少? 丨 中医必读书单 丨 中医面诊法 


普通人该如何养生?

中医关于养生的书有哪些?

名老中医如何治疗常见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