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脑齿状核病变的鉴别诊断

 xiao2955 2017-11-08

齿状核是小脑最大的核团,位于小脑白质深处,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容易累及齿状核。累及齿状核的病变多数是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早期干预则预后较好。这些疾病较为少见,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本文先介绍齿状核的解剖和功能,然后逐一介绍容易累及齿状核的病变。


齿状核的解剖与功能

齿状核是小脑深部四组核团中最外侧、最大的核团(如图1)。小脑顶核位于最内侧,中间核(包括球状核和栓状核)位于前两者之间。齿状核位于小脑白质内,靠近小脑蚓部和四脑室顶部。齿状核与随意运动的计划和执行相关,也和高级意识和感觉传递相关。齿状核接受来自脊髓小脑束的上行投射纤维,经过小脑下脚,传递关于肌纤维束长度和张力的本体感觉。也接受来自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的下行纤维,与随意运动的计划和始动相关。通过整合上述两种传入纤维,齿状核参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其传出纤维经过小脑上脚和红核,到达丘脑腹外侧核,参与随意运动的时机和微调。

齿状核与红核、下橄榄核共同参与形成Guillain-Mallaret三角。红核传出纤维形成中央被盖束到达同侧下橄榄核,下橄榄核传出纤维经过小脑下脚至对侧小脑齿状核,齿状核发出抑制性GABA能纤维经过小脑上脚至对侧红核,即完整的三角环路。环路上的破坏性病变可以引起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可有腭肌震颤等表现。


1.小脑齿状核位置示意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与大脑穿动脉的微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相关。高血压性小脑出血通常由小脑上动脉的穿支动脉破裂引起。小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为共济失调、眩晕、严重恶心和呕吐。出血多在齿状核开始,可扩大至整个小脑半球,甚至小脑脚和四脑室。

对于急性脑出血,头颅CT可以快速识别诊断。在MRI上,T2*序列可以发现既往微出血和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这些T2*上低信号的微出血通常位于齿状核、基底节区、丘脑和脑桥(图2)。


2. 高血压性脑出血。155岁丘脑出血患者,3D SWI序列示齿状核、脑桥和基底节区微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


甲硝唑脑病

甲硝唑是治疗多种细菌和原虫感染的抗生素。虽然甲硝唑是一种安全的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当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可以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副反应。常见的甲硝唑中毒症状包括共济失调、脑病、周围神经病和癫痫发作。在停用甲硝唑后,症状常可完全缓解。

已有多个案例报道甲硝唑引起双侧幕上白质和齿状核对称性高信号(图3),有时是超剂量使用,而有时仍在正常剂量内。病灶多双侧对称,T2WI高信号,伴弥散受限。临床症状与甲硝唑毒性相关,水肿一般是可逆的,停用甲硝唑数周后影像可恢复正常。


3. 甲硝唑脑病。74岁女性,接受甲硝唑治疗6周后出现构音障碍。T2 FLAIR序列示双侧齿状核高信号(A),1月后复查影像高信号消失(B)。


钆对比剂沉积

钆对比剂广泛用于增强MRI的检查。由于自由钆离子(Gd3+)具有细胞毒性,作为对比剂时必须和螯合剂结合,可以被肾脏排出。从安全性来讲,钆螯合剂必须很稳定,不会让钆离子沉积在组织中。然而,肾功能正常的人和动物在使用钆对比剂后,在其骨质中可以发现钆离子沉积。

在多次使用造影剂后,齿状核与苍白球可在非增强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图4),且与使用次数呈正相关。近期研究发现,齿状核与苍白球T1高信号与钆离子(Gd3+)沉积有关。钆离子易沉积在齿状核的机制尚不明确。


4.钆离子沉积。13岁男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接受化疗,未接受放疗。A,第一次使用钆对比剂前的T1平扫未见齿状核高信号;B10年后复查T1平扫示双侧齿状核高信号,期间患者接受了37次钆增强扫描。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

有10种遗传性神经变性病以基底节、黑质和深部小脑核团铁沉积为特点。这些疾病被共同称为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Neurodegeneration with Brain Iron AccumulationNBIA),这些疾病发病率加起来不足百万分之一。NBIA的病因各异,常与铁代谢和平衡、细胞膜完整性和髓鞘形成习惯。NBIA的临床症状与受累脑区相关,但多数青年患者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所有的NBIA都是慢性进展性,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因为目前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

脑组织铁沉积用3D SWI序列显示最佳,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低信号。Woodhouse-Sakati综合征是归属NBIA的一种疾病,其特征表现为苍白球和齿状核的铁沉积,和脑白质病变(图5)。


5.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疾病。40岁女性Woodhouse-Sakati综合征患者,T2WIA)和3D SWI 序列示双侧齿状核低信号。


Fahr

Fahr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小于百万分之一。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常表现为进展性锥体外系和精神症状,如痉挛、手足徐动症、构音障碍和痴呆。该病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症状。

Fahr病的典型表现为特发性钙化,累及基底节和其它控制运动的脑区,包括齿状核和丘脑(图6)。CT上典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钙化,最常累及基底节,也可累及齿状核、丘脑、皮层下白质。苍白球通常作为最先受累的部位。钙化程度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在MRIT1WIT2WI序列上,钙化的信号多变,与疾病进展程度、钙化程度和钙的代谢相关。总体上来说,病变在T2*序列上为低信号,T2WI上低信号,T1WI上高信号。


6. Fahr病。A-D149Fahr病患者,CTT2* GRE序列示齿状核和基底节钙化;EF,另168Fahr病患者,SWI示齿状核和基底节致密钙化。


Leigh

Leigh病,亦称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线粒体病,发病率约1/5万新生儿。其致病基因突变是SURF1,该基因参与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组装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早期症状多在出生1年内出现,虽然也可以是青少年和成人晚发。新生儿通常表现为发育延迟。其它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吞咽困难、眼肌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障碍和共济失调。该病预后差,患儿被诊断后通常只能活数月。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Leigh病的典型影像表现为双侧齿状核、基底节、丘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脑桥和延髓对称性T2高信号(图7)。通常不累及白质。MRI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反应了脑组织空泡和海绵状改变。MRS可见胆碱峰和乳酸峰高耸。疾病进展时可见全脑萎缩。


7. Leigh病。111岁女孩Leigh病患者,2岁起病。FLAIR可见双侧齿状核(AB)与基底节(C)高信号,MRS示病灶处明显升高的乳酸双峰(1.3ppm)和胆碱峰(3.2ppm)。


Frideich共济失调

Frideich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2/10万,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症状多样,可以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心脏、胰腺和骨骼肌。该病多数在儿童期起病,随时间进展,尽管有个案报道在75岁起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进展性步态共济失调。同时需要关注其心脏和内分泌系统的表现。

Frideich共济失调起病时最容易累及脊髓和周围神经,MRI常可见脊髓的萎缩。该病可以引起齿状核的选择性大神经元萎缩,而小神经元保留。其原因应该不是因为齿状核高铁含量,其它高铁含量的部位如黑质、红核、苍白球等并未受累。小脑上脚的华勒变性支持该病的诊断。这些核团和传导束的损害在常规MRI序列上一般看不到。


Canavan

Canavan病,又称为海绵状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小于1/10万,在德系犹太人中发病率较高,在1/60001/4000之间。ASPA基因的突变导致天冬氨酸酰基转移酶缺乏,引起脑组织内N-乙酰天冬氨酸(NAA)的堆积,导致髓鞘的破坏。尸检发现脑白质病变呈水肿、胶状和空泡化。该病多在出生3-6月内起病,预后差,大多数患儿在5岁内死亡。

Canavan病典型的表现是广泛的脑萎缩和白质病变。早期容易累及周边白质,随着疾病进展,苍白球常萎缩,而壳核不受累。MRS有助于检测明显升高的NAA峰(图8)。该病也可以不同程度地累及齿状核、丘脑、脑干和背侧丘脑。MRI有助于发现广泛的脑白质T2高信号和弥散受限。


8. Canavan病。AT2WI示双侧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累及皮层下弓状纤维;BT2WI示双侧小脑齿状核高信号;CDWI示双侧皮层下白质广泛弥散受限;D,单体素MRSNAA峰异常高耸,肌酐和胆碱峰正常。


戊二酸尿症1

戊二酸尿症1型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1/10万新生儿。戊二酸和3-羟基酸的堆积导致了神经发育不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内,患儿常无症状和体征。患儿常在6-18月内的一次高热后出现快速进展的神经功能恶化。临床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痉挛、吞咽障碍和出血倾向。长期治疗包括低赖氨酸饮食、补充肉碱。多数患者可活到成年,伴有运动功能和协调障碍。

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该病患者即可出现双侧外侧裂和中脑环池增宽,额颞叶萎缩。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双侧齿状核、基底节、脑室周围白质和脑桥内侧丘系可见T2WI高信号和DWI弥散受限。这些病变反应了由毒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的脱髓鞘和水肿。


9. 戊二酸尿症1型。AT2WI示双侧尾状核、豆状核萎缩,双侧脑白质多发高信号;BT2WI示双侧齿状核高信号。


枫糖尿病

枫糖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1/185000新生儿。编码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基因突变引起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分解异常。若不治疗,这些支链氨基酸及其酮酸副产物可以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昏迷,甚至死亡。随着新生儿枫糖尿病的筛查,早期干预后患儿预后较好。

在出生最初几天,未经治疗的患儿头颅CTMRI并无异常。出生后1周即可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小脑深部核团、脑干背侧、大脑脚和内囊后肢明显水肿,可同时合并全脑弥漫性水肿。DWI序列可见这些结构的弥散受限。MRS可见异常增高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峰。即使在症状出现后开始治疗,脑组织水肿可持续7周。经治疗后患者水肿消退,MRIDWI很难恢复正常,可遗留齿状核、下丘脑与脑白质等区域萎缩,髓鞘形成障碍。MRS仍可见异常增高的支链氨基酸峰值。

小结

容易累及齿状核的病变多数是代谢性、遗传性、中毒性疾病,伴或不伴其它深部核团累及,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这些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归纳总结如下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10. 齿状核病变的诊断思路


参考文献

1. Bond KM, Brinjikji W, Eckel LJ, et al. Dentate Update: Imaging Features of Entities That Affect the Dentate Nucleu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7;38(8):1467-74

2. Israni AV, Mandal A. Canavan disease with typical brain MRI and MRS findings. NEUROL INDIA 2017;65(5):1191-2

3. Mohammad SA, Abdelkhalek HS, Ahmed KA, Zaki OK. Glutaric aciduria type 1: neuroimaging features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 PEDIATR RADIOL 2015;45(11):1696-705

卡夫卡的旧笔记
木心

从清晨六点起

连续学习到傍晚

发觉我的左手

怜悯地握了握右手


黄昏时分

由于无聊

我连续三次走进浴室

洗洗这个洗洗那个


生活在任何时代

我都是痛苦的

所以不要怪时代

也不要怪我


万圣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