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 顾锋: 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患者可以使用生长激素

 华江912 2017-11-09

神外前沿讯,近日,受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张玉琪院长之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顾锋教授来到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医院四层会议室为该院医护人员做了题为《鞍区病变术后垂体功能重建》的主题讲座。


顾锋的讲座内容翔实精彩实用性强,指出了目前很多临床治疗上的误区,获得了与会医护人员的高度肯定与好评。


以下是顾锋教授发言要点:

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很多外科医生因为担心肿瘤复发,而不敢使用生长激素,这种观念应该改变颅咽管瘤术后注射生长激素,并不是绝对禁忌的。


儿童颅咽管瘤患者的术后身高生长,如果骨骺没有闭合的话,病人一般可以长8-12公分。生长激素对颌面发育、牙齿生长、大脑发育都有好处,注射生长激素可以免得病人失去最佳生长时期。


和普通缺乏生长激素的儿童不同,我们给的剂量非常小,不会按每公斤体重0.1个单位的剂量注射,我们甚至只用每天0.5个单位。另外,注射的时候有安全性指标,注射后要监测生长因子的水平,一般都是按生长因子正常值的低限来注射。不长在鞍区的肿瘤,本身就有生长激素的分泌,我们只是注射到能够替代剂量的低限,这样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还有,如果明确肿瘤特别大,可以不注射生长激素,但自认为切除了,不知道肿瘤是否有复发,但患者有生长的需求,那么临床都是可以用生长激素的。


早在2000年左右,英国一个大型对照研究就显示,颅咽管瘤术后注射生长激素,跟肿瘤复发没有什么关系,两个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每年孩子长8-12公分是最合适的,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从1985年开始就与国外同步做生长激素的临床试验。


最早用于颅咽管瘤术后生长激素治疗的,是我老师北京协和医院史轶蘩院士,她早在1996年就开始用了,那一批病人用了生长因素,成人身高都是不矮的,没有耽误孩子的身高生长。



顾锋教授是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领域著名的内分泌治疗专家,从师于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史轶蘩院士,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05年荣获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教育部清华大学博士和博士后培养授予单位,院长张玉琪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会(ISPN)中国委员。在神经外科,尤其在儿童脑部肿瘤、颅咽管瘤等手术治疗方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一直走在国内前列。



讲座结束后,顾锋教授又来到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病房与该院医生一起查房,细心询问了三位儿童患者的病情,并现场给予了一些指导意见。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