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的景||老营房,我好想你呀

 厚德载物书馆 2017-11-09
原创 2017-10-25 毕建奎 悟事人非

走过的人生,看过的风景。有些“人”难以忘怀,有些“事”不吐不快,有些“物”触景生情。思想在飞扬,墨水在涤荡,笔端在游走,带你回味那些个流年碎影。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上期《我的营盘我的团》推出后,引发曾在沂蒙山区炮兵团服役过的众多战友的强烈共鸣。不久,毕建奎同志便特地发来一篇回忆马站老营房的文章。

△毕建奎同志


我在炮团政治处宣传股当股长时,毕建奎在二营当战士,一个团千把号人,能记得住的战士不多,但不得不说,当年这个来自菏泽巨野牡丹之乡,1米8多,长得英武帅气,军政兼优、才华横溢的小伙子,我喜欢他,更和他有缘:他当战士时我们就一起合作写过稿子;后来,他考入军校、毕业回到团队后,又成了我之后的第四任新闻干事;我在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担任主管新闻的副处长时,直接从团里把他调到宣传处录像室当干事,并兼任中央电视台驻济南军区军事记者。建奎调集团军不久,我就调到军区前卫报社工作。他在军里工作四、五年,干得风生水起,参与和采制了不少重大典型、重要活动、重点工作的电视宣传,同时,写了不少好文章。官至正营,建奎转业,从青岛崂山区委宣传部的科员起步,干到副处级文明办副主任,实现了从军人到地方公务员的华丽转身,也应验了那句老话: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

△毕建奎同志


我和建奎分别16年,一个在济南,一个在青岛,虽少有见面,心里却都放不下沂蒙山炮兵团和二十六集团军那段难忘的情谊,彼此都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忆念。逢年过节互相发个短信,有事相求打个电话,这种虽不热烈、也不浓烈的交往,像一支平淡的花儿一样,散发出清新持久的馨香。


建奎的文章,倾注着对老营房的怀念,对炮兵团的感念,对沂蒙山的眷恋。的确,建奎的兵之初从马站营房起步,从这里起始,他上军校,当干部,写文章,跨入集团军,转业到青岛海滨城市,成长为地方领导干部。可以说,是火热的军营锻造了他,是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他,是蒙山沂水哺育了他!


只有心怀感恩,才能创造感动!

只有不忘初心,才会开创未来!

敬礼,沂蒙山!

敬礼,我们的蒙山炮兵团!

一一  田兆广


凡当过兵的人,是很想念老部队的,在想念老部队的时候,不免会想起老营房。


我当兵的时候,部队驻在沂蒙山区,绿色的营房就座落在沂蒙群山的合抱之中。营房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相较于现在一些奢华的建筑,我们的那座营房算是比较简陋的了,除了机关办公楼和俱乐部之外,全是一排排的平房,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犹如士兵的队列。


营房非常偏僻,距离最近的镇政府所在地也还有5公里的长路。因为偏远,不入世事,不近红尘,所以战士训练的精力就比较集中,避免了外界的无谓干扰。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也不怎么有应酬,营房外也没有什么风景,所以钻研业务就比较专一,家属院、连队、机关办公室,就这么三点一线地过日子,业务往往就会比较精致,我的文字基础就是在这个营房里打下的。那时候,天天是白天跑连队找线索,晚上挑灯夜战,爬格子写稿子,为现在得心顺手地工作作了厚重积累。想一想,如果自己当兵在城市的话,不一定就能坐得稳屁股,也可能就没有自己现在这个特长和爱好了。


就是在这座营房里,我由一个无知的少年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由一名普通的公民和士兵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考入了军事院校进修深造。在这座营房里,我当了3年义务兵,1年超期服役的老战士,又当了几年的政治机关干事,直到部队换防搬家,才与部队一起离开。所以,怀念老部队的时候,我就会自然不自然地怀念起这座曾培育我成长的老营房!


离别老营房15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营房使我再次走进了她的怀抱。“近乡情更怯”,即将到老营房门口的时候,熟悉的轮廓,让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心潮澎湃。进得营房,大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里面已非常破败了,犹如一个乱岗,房屋缺门少窗,地上杂草丛生,全没有了当初部队在时的朝气和活力。



我驻足在连队门前。2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刚满18岁的孩子,就是在这里,经历了新兵连训练,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人生的航程。在这排房子里,留下了自己与战友们的酸甜苦辣,留下了自己当时对家人的想念,对未来的憧憬。



我徘徊在训练场上。在这里,我们曾经走队列、受检阅,曾经练投弹、拼刺杀,曾经擦枪操炮,疾步健跑。


我凝视着办公楼三楼的那扇窗。在这间办公室里,我们曾经草拟文书、撰写决定,曾经宣扬战士的感人事迹、述写官兵的精神风貌,正是在这间屋子里的创作,使我们这座偏僻营房里所发生的新闻传到军区、总部,到达济南、北京,变成铅字,为很多人所熟知:沂蒙山里有个好部队。



我走进家属院自己曾住过的那间小屋。正是在这间小屋里,当时年轻的我,深夜苦读,汲取知识,一点点地长进。



在机关楼的西侧墙立面上,当初自己带着战士书写上去的几个大字还依稀可见:扎根山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献身国防,建功立业。虽有些斑驳,但还是能认得出来。这几句话是当时我们的老政委总结提练出来的,要求我们以此为追求,扎根山沟建立军功。一次,我在胶东的长岛上再次见到老政委时,我把这几句话背给他听,老领导笑了,他说:老营房成为我们到沂蒙山旅游的景点了!



自从15年前,部队搬离了这座老营房,老营房就成为了我们很多人的牵挂和话由。每逢战友相聚,就会有意无意地谈到老营房,谈到在老营房工作生活的日子。有人说,前几天我刚去了老营房,那么破了,不像样子了。语气中满是惋惜,一阵唏嘘感慨。老营房也成为我们很多人连结的纽带。闲聊中得知,他也在这个老营房里当过兵,我也在这个老营房里当过兵,本不相识,却感觉亲切无比,就会一遍遍地回忆起老营房的草草木木和周围的各类风物,犹如一个村落里在不同年代走出来的人,充满了无限乡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曾在这座老营房里相继走过,兵来了一批又一批,人走了一茬又一茬,但营房犹如历史的守望者,静静地伫立在群峦叠嶂中,好似在等待千万子弟的回归。怀念老营房,其实留恋的不是营房的物,而是对营房的情,回顾的是自己的青春岁月,忆起的是那激情燃烧的年代。老营房,是我们当过兵的人的又一心灵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