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 摘】 《草诀歌》引发的书家友谊 ■张春岭

 d大羊 2017-11-09




《草诀歌》引发的书家友谊



  近日,在古玩店见到一册墨本临写的《草诀歌》,从纸张墨色看,最迟是民国年间物品。细审之后,虽不可知书者姓名,但字体宛转流丽,有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之势,遂收入囊中。


  民国年间,《草诀歌》曾经引发一场风波。当时市面上流传一种伪托明代人所书的《章草草诀歌》,此帖纸精墨好,序跋皆备,书者行笔劲健,结体平正精熟,章法严密,神形兼备,首尾气势相联,颇得汉魏古风,且质朴凝重,巧拙相生,堪称一本完整无憾的上乘精品。从墨迹看,书写者学养深厚,书法格调高古,很多书法大家都认为非明代人不能写此书。但书后又有书者王世镗的名字。著名学者余绍宋、北京艺专书法教师罗复堪等人认为,这本《草诀歌》是据明代“不着书者姓氏”的拓本改易而成,“颇疑王氏藏有旧拓,知其鲜传,故所以为蓝本,略补小注并及近世人证其为己作耳”。一时间,世人都笑王世镗“掩毁名字,剽窃宝藏”。


  王世镗(1868~1933年)对此有口难言。他少年习书便出手不凡,后又临摹龙门石刻;游历名山大川,得见不少汉魏晋碑刻、摩崖、简牍,眼界大开,勤加采撷;还从文字学入手,钻研文字及书法史、论、著。他发愤订正前人托王右军《草诀歌》的错误,编成韵语,内容系探讨字体演变及书法艺术。当时有书商卓某见有利可图,伪托明代人所书,付印高价出售。


  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院长的于右任,也购得《草诀歌》印本,经过仔细考证,确认不是古人所作。后得知王世镗蒙辱困居汉中,大为惊诧。认为“今世乃有如此奇才,埋没穷山,实国人之羞”。于是托人请王世镗到南京。二人相见后,于右任称赞王是“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还将自己珍藏的古今法书精品供其参阅;又授其监察院参事之职,王世镗喜遇良机,书艺猛进,又写了《重定章草·草诀歌》等,并为于右任书《先伯母房太夫人行述》。后来王世镗病逝,于右任为其料理后事,葬于南京牛首山麓,与大书法家李梅庵(清道人)之墓为邻。王世镗遗墨,也因为于右任重谊怜才,才得到收集整理、刊印,并流传后世。


(摘自2014年10月15日《收藏快报》 张春岭 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