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ACS:有效调控合成气组成的新方法——Cu-enrichment催化CO2电还原

 ___清茶一杯___ 2017-11-09

利用可再生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或富余核电等洁净电能为能源,在常温常用下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对CO2的资源化利用和洁净电能的有效存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设计高效、结构可控的催化剂进而获得产品可调的路径是CO2电催化转化研究中的热点课题。

杨培东教授报道了一种结构可控的Cu-enrichment催化剂,可有效调控CO2电还原合成产物(合成气)的组成。利用欠电位沉积技术在Au表面沉积一层Cu,通过调节Cu的有效覆盖度调变产物COH2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首先对Au电极进行electrochemical roughening处理,使其具有SERS(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然后进行Cu的欠电位沉积,获得Cu-enrichedAu电极。CV曲线可明显看出Cu成功地沉积在Au电极表面。SEM表征表明沉积前后催化剂的形貌没有明显的变化;XPS的表征结果证明较宽的UPD窗口使表面Cu/Au的原子比增加。

为了原位控制电化学合成CO的过程,使用拉曼光谱仪对CO2电解过程进行原位检测,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够原位探测到,在不同电压下吸附态COC-O振动。随着电压的增加,端位吸附态CO的峰强度和位置发生了变化:吸附态CO密度的增加导致峰强度的增强;在较负的电位下,C-O振动峰位置发生红移,这是电化学反应中的Stark效应所致。

在特定的电压下研究Cu的富集程度对吸附态COνc-o的影响,发现随着Cu覆盖度的增加νc-o发生红移,这说明吸附态CO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用DFT进一步验证了Cu-enriched Au(111) 对吸附态CO的振动峰位置的影响。增加Cu的量使νc-o发生红移,这是由于CO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的结果,这和Bader电荷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Cu-enriched Au表面对COH吸附能进行分析,发现H*更容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随着Cu的增加,COH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能的差值越来越小,这说明HERCO2 RR反应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可根据电位有效控制CO2电还原产物COH2(合成气)的组成。


催化开天地愿景:大众有兴趣,可科普催化基本科学知识;本科生能通读,可拓展催化相关知识面;研究生能启发,可碰撞出新的研究火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