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欠勿曝一个“忽悠”新人很久的命题

 愚人制造 2017-11-09

     刚开始走心的看摄影教程类文章时,就看到“宁欠勿曝”。很多有年头的老教材上也是这么写的。经过近来的拍照后期琢磨和对此问题的刻意关注,发现“宁欠勿曝”有其一定道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拍摄意图,拍摄照片格式来定。 宁欠勿曝 <wbr>一个“忽悠”新人很久的命题    高中低 中长短 欠曝过曝 考虑影调

   拍摄意图,如果是要拍高调照片,那本身相机测光已经欠曝了,再欠曝,最终结果会与拍摄意图相去甚远,这样在后期处理中上来就得大幅度拉高曝光。然而后期的幅度越大对画质损伤越大。如果要拍低调照片,则必须欠曝。

    以上一段如果是习惯根据经验使用m档的可以无视。相机有显示直方图功能并且习惯看直方图的也可以无视。

    至于即非靠经验用m档相机也不支持拍摄时显示直方图或是自己没有看直方图习惯的。就要非常慎重了。毕竟显示屏在不同的外界光线下,看到的效果差别很大。

宁欠勿曝 <wbr>一个“忽悠”新人很久的命题

    raw格式拍摄高光溢出比你在相机上看到的少 

    拍摄种类,如果是jpg 那么由于其宽容度不高,在相机显示屏上看到的过曝部分就十分接近最终经ps提升宽容度在电脑上看到的了。

    如果是raw,那么拍完后在相机屏幕上看到的过曝提示很可能与最终ps拉回高光的结果差别较大。毕竟相机在屏幕上展示的还是未调节高光阴影的生肉,它又不知道你最终想要高 中低 哪个调调的照片,不能直接展示结果。这时候过曝一些就可以即让暗部曝光充足,又可以后期拉回高光。 

    但究竟能拉回几档,看直方图也是看不出来的,不同的相机宽容度还不一样。只能多留心自己的相机,自己琢磨了。超过相机宽容度的那肯定还是拉不回来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到网上有说尼康暗部宽容度好,佳能高光宽容度好云云。但就算各种相机在暗部和高光宽容度不同。可也都是在高光有一定宽容度的。 

    再反过来说,上一段虽然说了过曝,但这个过曝是指在相机上看到的过曝,实际未超出raw文件宽容度的过曝,如果以raw文件宽容度极限为准则,那肯定还是略微欠曝一点点为好。   

宁欠勿曝 <wbr>一个“忽悠”新人很久的命题

    部分场景“宁曝勿欠绝对好”  

   如果拍摄照片非大光比,也非高调照片呢?即为拍摄主体在低短调,低中调,中中调,中短调。

   暂不讨论使用jpg,使用raw在未超出raw文件宽容度极限的情况下,还是略微过曝好。数码摄影有很多东西在技术上是跟音响相通的。照片上的噪点可以看做你在听歌时的底噪。这里说的底噪是机器的电流声,而非录制过程的环境噪声。在安静的环境中如果把音量调的非常低,那么底噪会较明显,如果调高一些,底噪的增加不及歌曲音量增加。这时候底噪就变得更不明显了。

    再回来说拍照,过曝会让噪点比正常曝光更不明显,你后期再略微拉回曝光,并不会让噪点变得比正常曝光更明显。而欠曝,则会让噪点更明显,后期拉高曝光并不能不仅不能减少噪点,甚至有可能让噪点看起来更明显。

   以上这句话在iso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逻辑上肯定成立。而在为了控制景深或是已经将光圈开至最大。快门已经不能再慢,略微过曝必须提升iso。则还需考虑提升iso增加的噪点。实际情况是,多数情况下(非理想光线,理想场景)略微提升iso增加的噪点,不足以抵消过曝一些掩盖的噪点(尤其是使用相机高感拍摄的照片)。

宁欠勿曝 <wbr>一个“忽悠”新人很久的命题

   欠曝勿曝看前提   

   最终结论,对于jpg,除非使用高端器材,在无法做到精准曝光时,大光比和高调的照片欠曝一些会更好。对于raw,在不超出相机raw 宽容度极限且不能使用低感(比评测机构给出的可用感光度还低不少)正常曝光的情况下,总是略微过曝比欠曝好的。那些前辈们一再强调“宁欠勿曝”,本质上也没有错,只是很少有人详细的解释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