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宽的山水画精神

 laobing719 2017-11-10

范宽足中国山水画史上的蓐要人物,他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伟人之作,在北宋早期他是最显赫的山水画家之一。《宣和画谱》记载他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是范宽对自己在“师占人”阶段之后,所要追求新的绘画语言。这也是他山水画精神的重点。

《图画见闻志》和《宣和画谱》也有记载。范宽大约和李成同时期。李成(公元919-967年),字咸熙,为唐代皇族后裔。《圣朝名画评》对范宽和李成评价如下:“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正与成称绝,至今无及之者。时人议曰:“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皆所谓造乎神者也。”然中正好画冒雪出云之势,尤有气骨。

《圣朝名画评》和《宣和画谱》都说范宽画山水初取法于李成,但米芾认为他初学荆浩,米芾说范宽的少年之作,是山头好作密林,水阶好作突兀大石。这与米芾《画史》归纳荆浩的“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山顶好作密林,水际好作突兀大石”同。不管范宽画山水初学学李成或荆浩,他的绘画艺术已甚精妙,据《宣和画谱》记载说范宽既而领悟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前人画山水的方法,也常是通过观察眼前的景物,我与其去学习前人的画作,不如仔细观察真实的景物。与其观察揣摩景物,不如选择自己心性所喜的绘画技巧与风格。于是,他改变了画法,彻底建立了和自己心性一致的山水画风)。这句话说明范宽开始从“师古人”转向“师造化”这也是范宽形成自己画风的重要说明。唐代张藻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范宽这一观点,明显地发展了唐代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于是他深入自然山川,长期居留于太华、终南诸山,以自然为师,观察体验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化,意在追求一种个人身心与大自然融浑一体的理想境界。并创豆瓣皴(或雨点皴),其皴法为平直的短线条密集组合,山石外轮廓以长、直的线条勾勒(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李唐早年取法范宽,但对范宽的豆瓣皴略加以变化而成刮铁皴。传世名作有《万壑松风图》)。终于创造了与李成或荆浩迥然不同的壮美景色,又擅画雪景。他所画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又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所描绘的山体积墨黑重,黄宾虹云“如行夜山”,由此大悟用墨之妙。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1]。从他的作品《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就可一览他的山水画主峰凸兀,气整伟峻,给人一种咄咄逼人之威严。他注重山、石、景、物质与骨的细致刻画,精心营造山坳深壑中的飞瀑流泉和层层深厚的古木密林,他的“钉头皴”或“雨点皴”对后世影响深远。

自宋朝开始,大师级的画家都以范宽的绘画为典范。南宋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又有马远、夏圭等人学习李唐,使得整个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几乎全部出自范宽一系,如:有黄怀宇、纪真、商训、燕文贵等画家都师法其画法,他对李唐及南宋诸家山水影响很大。《画鉴》云:“董源得山水之神气,李成得体貌,范宽得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而为百代师法。”三家对自然的理解各具其趣,风格各异。因此后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二人合称“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

几乎所有著名的画家,说到范宽山水画神异的表现力时,都一致认为“范宽之画,远望不离座外”,范宽的画,远远看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北宋著名画家王诜说:“李成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面对千里,秀气可掬,”“范宽如面前真列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其二人山水一“文”一“武,”李成表现平林荒寒,意境清幽旷远;范宽表现巍峨峰峦,意境雄壮豪迈。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认为范宽“画山,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真古今绝笔也”。明朝画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非常推崇范宽,却觉得其画“微有俗气”,与古代中国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

徐悲鸿对他推崇备至,我们引用他的话来作为对该作的评价:“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倾倒。”

参考资料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作者简介:

释一尘,原名刘忠涛,陕西旬阳人,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陕西画院联盟执行秘书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陕西电视台《陕西故事》栏目学术主持,现供职于陕西国画院。陕西省人文社科类重大学术研究项目:陕西美术考察研究系列丛书·长安风格《唐·王维研究》、《北宋·范宽研究》、《华山研究》等书籍特邀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