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这增值加薪方案,从此员工拼命干,不用再被员工威胁加工资了

 宿缘回家路 2017-11-10

近日,有个经营企业二十几年的老板和我说,现在我越来越不懂怎么给员工发工资了。每次员工想加工资的时候,都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来做威胁。加工资的事,已经变成了我每日最头疼的事了。

事实确实如此,那为什么老板们搞到最后只有被“绑架”的份呢? 关键在于,企业缺乏了一套公平共赢的加薪的机制。假如企业效益良好,相信大部分老板是愿意给员工的加工资,但是说到加工资,是不是每位员工又有机会加呢?还是说,只加给某些员工呢?

现在大多数企业,每到年底或年初都会主动给员工进行员工工资,简称“普调”。

今天买什么股?马上领取!
广告
图片

但有些企业因效益问题,没能力再给员工加工资,可是员工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企业经营效益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工资是否有的加。

展开剩余88%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

个人认为,当下很多企业老板的每一步都真的很难走下去,无时无刻都是盯着员工为公司干活,员工经常抱怨公司福利待遇不好,积极性、氛围也不好。弄得老板就想救火员一样, 整体给企业收拾烂摊子,相当于为员工打工一样。

但话又说回来,没有不想加工资的员工,也没有不想赚利润的老板。但老板会掉进这么一个误区:如果给员工加了工资,不就增加了公司人力成本吗?,企业的经营利润也会下降,想到这里,很多老板都会停止加薪的决定。

如果用传统的薪酬模式,员工和企业的利益确实会处于对立的局面,员工工资越高,企业利润就越少。

但是,企业里有一种人——销售,他的薪酬越高,老板越开心,因为那意味着他带给了企业更高的价值。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员工收入越来越高,而是员工的价值并没有随之提高。

绩效激励最前沿增量加薪分配法:KSF薪酬全绩效模式,适用于管理层和一线岗位。

这是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举例说明:

销售经理,每月部门平均销售额是100万,那么我们选取100万,作为平衡点,团队每增加10万销售额,销售经理可得1000元,若低于平衡点,每减少10,则减少500元。

员工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将重要的事情做好!

这些重要的事情并非完全是员工自已认为的,而是职责定位或由上级决定的!

将岗位重要的职责及公司所需要的结果进行归纳梳理, 并形成目标或标准, 就是决定岗位价值的关键因子!

价值分割,薪酬分块。

1、大弹性、宽幅:

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变量越大,弹性就越大,激励性就越强。因此,KSF要求从原来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宽带激励设计,通常比例锁定60%-80%。

2、高绩效高薪酬: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3、利益趋同:

在传统模式之下,员工与老板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

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而KSF认为员工工资应该属于资本,员工是来创造价值的,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4、激励短期化:

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

一是短期化,即月度;

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

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没有努力的过程,拿什么来换得满意的结果。所以,KSF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

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

KSF认为,管理者关心自己的收入却在为别人干,经营者关心绩效和结果但为自己干,企业应该让更多的管理者转变成为经营者,贡献更高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多的分享。

案例:

我家小区物业一个保安,那天跟他交流了解到:他今年的月工资是2800元,他说:明年工龄增加了,到时候月工资就能涨到了3000,但是工作内容还是一样。

反思:这样很多企业岗位都像这个保安每年随着工龄等水涨船高加薪方式,这样有问题吗?这时候,他们到底是企业的成本还是资本呢?加工资带来的新增价值又有多少呢?

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地说,企业的用人成本,是确确切切的增加了,这种固定支出,并没有带来创造性价值。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因为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加薪(对企业而言)被拖垮了。

因此,想要扭转这种局势,我们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构建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

如果说销售的收入增加,对企业来说是良性增长,那么其他岗位是不是也可以以结果和价值作为薪酬的导向?

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共同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对立转变为共赢,将自私转变为分享,利益问题就能得到合理的化解,企业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当老板与员工有了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时,大家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才能一起分担、共同分享、你的员工才会死心塌地跟着你干!。

让员工为自己加薪。

加薪多少,数据说话、结果导向、效果付费。

让员工参与经营,共同分享,成为利益的共同体。

做好预算管理,员工加薪与产值效益关联。

多元化激励、即时激励到位,只要达到目标、拿到结果,不怕员工多拿钱。

员工工资加了,企业利润也涨了,利益上是平衡的、共赢的。

抓住一个点:为员工增加收入;

把握两个方向:企业没有增加成本,员工增创了价值;

搞明白三件事:

1.员工为谁而做;

2.如何将工作量化、价值化;

3.采用什么绩效模型更有效。

变革成果:对外提升产值、对外挖掘价值、员工工资增长、企业利润增加。

那企业需要为员工加薪,而又不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如何实现?答案是肯定的

“那一定想办法减员增效加薪”,如何做呢?

1、痛下砍手,不破不立。

砍部门(组织)、砍岗位、砍人手、砍预算、砍流程。

2、一专多能,产值定薪。

小微企业大可不必实行专业化(除非特殊技术岗位),人人要能做两个岗位以上的事,将员工收入产值化、价值化,明确定价规则,让员工实现为自己干、多劳多得。

3、转变角色,利益趋同。

将员工从管理者、打工者的角色转变为经营者、所有者,参与经营、分享共同经营成果。只有所有员工成为利益的共同体,才能最终达成思维、目标的一致。

1、精兵简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