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国者导弹

 yan曙光 2017-11-10

自从200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军事防御系统的权威波斯托尔一直公开指责NMD存在重大技术缺陷,国际知名的军火商、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开发商TRW公司企图哄骗美国政府。据他测算,耗资巨大的导弹防御技术压根中看不中用。可是,美国国防部却把波斯托尔的揭发信定性为绝密文件以掩盖事实真相,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对这种“悲观主义论调”也颇不以为然。

权威指责

过去两年里,武器系统和美国国家安全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奥多·波斯托尔一直在公开指责国际知名的军火商、NMD的开发商之一———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TRW)公司企图哄骗美国政府。同时他还控告“五角大楼导弹防卫局”(前称为“弹道导弹防卫组织”)“精心编织了一个科技谎言”。他指责那份被他认为是欺骗的报告的作者———包括两名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企图掩盖真相阻止调查。他曾经控告五角大楼安全机构,并上书克林顿的陆海空军参谋长琼·鲍德斯塔,他甚至指责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查里斯·卫斯特在调查此事上“不作为”。也许正因为西奥多·波斯托尔“打击面太广”,这位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的麻省教授几乎成了同事眼里的“孤家寡人”。

“不撞南墙心不死”的西奥多·波斯托尔执著地认为美国政府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因为用于NMD系统开发的600亿美元很有可能“打了水漂”。在这个问题上,不仅美国国防部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就连他本人所供职的麻省理工学院也“罪责难逃”。

建立一个导弹防御盾牌的想法最早诞生于40年前,当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在努力开发和研究这套系统。80年代的里根政府就曾试图研制此系统,按照他们的构想,整个美国都将免予苏联的导弹攻击。而美国政府正在研制的这套NMD计划看起来似乎要“可行”得多。

NMD,“国家导弹防御”,顾名思义,就是将美国防护起来,使其免受任何俄罗斯或者前苏联由于意外而发出的导弹的袭击,或者是那些“恐怖主义国家”出于恶意而发出的攻击。“国家导弹防御”的核心概念是“外大气层毁灭性武器”,其实它本身也是一套导弹系统,据说它可以跟踪来犯的核弹头,当后者还处在大气层时便将其彻底引爆、迎头击碎。

对于这种“子弹迎击子弹”的神话,波斯托尔等诸多专家从一开始就表示出怀疑。他说:“政府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研制武器,总得见到一些成效出来才能对得起那些纳税人吧?”波斯托尔认为,如果政府自欺欺人坚持开发一个有严重缺陷的导弹防御系统的话,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就是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被杀死,任何知情不报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罪犯无异。在一封写给MIT校长的信中,他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9·11那天,某个建筑工程师告诉世界贸易大楼里那些逃生者说,‘没啥好担心的,大楼不会倒塌,呆在里面没事!’”

科学发难

爱国者导弹
其实,最先揭露NMD导弹防御系统老底的并不是波斯托尔,他只不过扮演了一个“扩音器”的角色罢了。最先指出导弹防御系统试验报告中存在重大缺陷的是资深物理学家尼娜·施瓦茨,她是一位以色列移民,计算机图形分析和模式识别专家。1995年,TRW公司聘请施瓦茨开发“外大气层截杀器”的软件,施瓦茨的任务是测试和评估“截杀器”软件的算法,“截杀器”是用来拦截来犯导弹弹头并且识别其真假的软件。这种目标识别技术是反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核心。一旦这个技术难关被攻克,也就是说一枚飞驰的子弹果真可以迎头拦截一枚敌方射来的子弹,那么反弹道导弹“盾牌”就可以切切实实地保护美国免予外来导弹的袭击。反之,如果目标识别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话,那么耗资数百亿元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不过是个劳民伤财的“银样蜡枪头”而已。可是,根据施瓦茨一次又一次在电脑中的模拟实验来看,TRW计划根本无力识别敌方弹头的真假。施瓦茨的这一发现自然让她的老板不甚满意,1996年,她终于被TRW公司找个借口解雇。被“扫地出门”的她郁愤难平,一纸诉状将其雇主告上了洛杉矶地区法庭,指控TRW欺骗美国政府。她认为,TRW公司为了与其它公司竞争承包合同,编造了反导弹系统的飞行测试数据,以掩盖该系统在辨别真假导弹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此案惊动了美国司法部,他们责令“国防犯罪调查机构”对施瓦茨的指控展开调查,以便决定是否对此案进行干预。“国防犯罪调查机构”的萨姆·里德负责此项工作,他的专案小组走访了包括施瓦茨在内的数名专家,这其中还有一名是曾经在TRW与施瓦茨一起开发了目标识别系统软件的高工罗伊·丹其克。最后,里德得出结论说,施瓦茨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很有价值”。随后,他亲笔写信给“弹道导弹防御组织”说,“TRW目标识别程序根本不起作用。”

与里德调查此案的同时,TRW公司也进行了他们耗资达1亿美元的首次试验。这项试验是为测试TRW识别程序是否能够从一大堆弹头中识别出真正的弹头。1997年6月,一枚“外大气层截杀器”从太平洋发射升空,并没有如预期中的那样拦截了一枚20分钟前从加州发射的模拟的来袭弹头。两者仅仅是“擦肩而过”。

令人吃惊的是,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TRW公司都一致对外宣称,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当里德让施瓦茨、丹其克还有别的一些专家对试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丹其克对前去采访的《技术评论》的记者说,TRW的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大量地篡改”,以便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