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交口抽渭灌区西干渠衬砌改造工程设计

 GXF360 2017-11-11

遇强降雨渠岸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时,边坡衬砌板在地下水扬压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塌,虽经多次修复但存在问题,严重威胁西干渠正常运行,急需改造。结合工程实际,对于该段渠道横断面设计提出矩形过水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弧脚梯形断面浆砌石衬砌结构、“U”型过水断面浆砌石挡土墙结构三个方案进行比选。经技术经济对比,认为矩形过水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整体性强、承载力高,抵抗外力条件好,且防渗效果佳,淤积量少,管理维护费用低,虽然工程投资偏高,但使用寿命长,从长远分析,更为经济。

[关键词] 灌区节水改造;干渠站前深挖方段;横断面设计

1 工程概况

西干渠位于交口抽渭灌区西部,在总干渠4+191处设闸引水,南北走向,全长12.26 km,渠首设计流量3.77 m3/s,承担着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及渭南市临渭区的相桥、田市、关山、康桥等四个乡镇11.6万亩农田的灌溉输水任务,是灌区抗旱保丰收、建立“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工程设施,于2000年利用世行贷款资金进行了节水改造。西干渠0+725~1+965段为兴王站前深挖方渠段,由于区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受2011年秋季持续强降雨影响,该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出现大面积明水,使渠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由于冻胀及地下水顶托作用,导致该渠段渠堤内坡多处滑塌,衬砌板拱起滑落,再加之2012~2015年夏灌的长历时、大流量、高强度运行,渠道损毁情况进一步加剧,已无法正常运行,迫切需要进行改造。因此,将西干渠0+725~1+965段1.24 km渠道衬砌改造列入交口抽渭灌区2016年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内容。本文就该工程横断面设计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2 渠道横断面设计方案比选

西干渠0+725~1+965为兴王站前深挖方渠段,设计流量3.77 m3/s。据灌区灌溉试验站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近几年年内除秋季外地下水埋深基本稳定在3.5 m左右,但8、9月份多雨季节地下水位会有较快上升。多年运行实践表明,当渠岸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时,该渠段边坡衬砌板在地下水扬压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塌,虽经多次修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严重威胁西干渠正常运行。根据现场踏勘、调研分析,影响该段渠道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1)西干泵站机组搭配不甚匹配,给水量调度带来不便,小流量时泵站常需雍水运行。

(2)高水位运行,有时水位超衬砌板,致使内坡土体含水量增大,土体饱和,浸润线上长,降低了边坡自身稳定性。

(3)高地下水给深挖方渠段边坡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当地下水位上升较快时,会造成土体的软化,在饱和状态下其抗剪强度Cb、φb值降低,同时衬砌板在地下水扬压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塌。

(4)勘察区②层土体为黄土状土,③层土体为粉土,土体本身稳定性差。

结合工程实际,对于该段渠道横断面设计提出了以下三个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矩形过水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见图1。

图1 矩形过水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方案过水断面为矩形,采用C25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断面净尺寸B×H=2.3 m×2.4 m,下部设置200 mm×200 mm倒角;侧墙背水面为折线型,距墙顶0.3 m范围内墙厚为0.3 m,距墙顶0.3 m~2.4 m范围内墙厚为0.3 m~0.5 m;底板厚0.4 m,下设100 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400 mm厚碎石垫层。

方案二:弧脚梯形断面、浆砌石衬砌结构,见图2。

图2 弧脚梯形断面、浆砌石衬砌结构

该方案过水断面为弧脚梯形,底宽0.9 m,弧脚半径1.3 m,圆心角38.66°,内坡比1∶1.25,渠深2.3 m。渠道采用浆砌石衬砌结构,梯形边坡厚度300 mm~600 mm,弧脚底板厚度600 mm,下设400 mm厚碎石垫层。浆砌石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水泥砂浆勾缝。

方案三:“U”型过水断面、浆砌石挡土墙结构,见图3。

图3“U”型过水断面、浆砌石挡土墙结构

该方案横断面为“U”型,半径 2.5 m,圆心角 120°,渠深2.3 m,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挡墙顶宽0.3 m,底宽6.14 m,高2.7 m,下设400 mm厚碎石垫层。墙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水泥砂浆勾缝。

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其结果见表1。

表1 西干渠0+725~1+965段段横断面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对比表

项目 方案一:矩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二:弧脚梯形断面浆砌石衬砌结构方案三:“U”型断面浆砌石挡土墙结构 备注设计流速(m/s) 1.059 0.817 0.844工程投资(万元) 650.51 571.29 681.85 直接费防渗效果挟沙减淤能力 防渗效果好,流速快,泥沙不易淤积。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防渗效果较差,流速小,泥沙相对易淤积。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防渗效果较差,流速小,泥沙相对易淤积。结构受力条件C25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承载力高、整体性强,受力条件好。勾缝多,与钢筋混凝土相比,结构整体性相对较差,承载力较低,受力条件较差。勾缝多,与钢筋混凝土相比,结构整体性相对较差,承载力较低,受力条件较差。使用寿命 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50年) 与钢筋混凝土相比,耐久性相对较差,使用寿命较短(20~30年)。与钢筋混凝土相比,耐久性相对较差,使用寿命较短(20~30年)。运行管理 淤积量少,运行管理方便,结构耐久性好,维护费用低。施工 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保证。泥沙相对易淤积,运行管理难度大,结构耐久性相对较差,维护费用高。施工过程以人力为主,施工进度较慢,与钢筋混凝土相比质量不易保证。泥沙相对易淤积,运行管理难度大,结构耐久性相对较差,维护费用高。施工过程以人力为主,施工进度较慢,与钢筋混凝土相比质量不易保证。

方案一采用C25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整体性强、承载力高,抵抗外力条件好,且防渗效果佳,淤积量少,管理维护费用低。虽然工程投资偏高,但使用寿命长,经分析计算,若经济计算期取50年,方案一总费用(工程投资+维护管理费用)为678.01万元,方案二总费用(工程首次投资+维护管理费用+工程二次投资)为829.81万元,方案三总费用(工程首次投资+维护管理费用+工程二次投资)为913.92万元,因此从长远分析,方案一更为经济。

方案二、方案三为浆砌石衬砌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浆砌石勾缝多,结构整体性相对较差;施工过程以人力为主,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易破损,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仅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交口抽渭灌区北干渠北倪站、东干渠蒲阳站、南王站等站前为深挖方渠段且地下水位较高,采用浆砌石衬砌,2011年持续强降雨,灌区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出现大面积明水,站前渠道均水毁严重,内坡土方垮塌,砌石边坡破损滑落,渠道淤积极为严重,直接导致泵站无法正常开机引水。所以,在初设阶段,经多方研究反复论证,本次西干渠0+725~1+965段改造横断面设计不选用方案二、方案三。

综上所述,方案一明显优于其他方案,故方案一为推荐方案。

3 渠道横断面设计

西干渠0+725~1+965段过水断面改造为矩形,采用C25、F50、W6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断面净尺寸:B×H=2.3 m×2.4 m,下部设置200 mm×200 mm倒角。侧墙背水面为折线型,距墙顶0.3 m范围内墙厚为0.3 m,距墙顶0.3 m~2.4 m范围内墙厚为0.3 m~0.5 m。底板厚0.4 m,下设100 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及400 mm厚碎石垫层。侧墙沿纵向每3 m设两处φ80PVC排水管,排水管两端采用无纺布土工织物包扎,并在下部铺设反滤层。渠道每9 m设一道横向伸缩缝,伸缩缝下部用BW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填充,上部用M10.0水泥砂浆封口。

渠深的拟定:西干渠0+725~1+965原设计渠深、衬砌深为2.3 m。由于西干泵站机组搭配不甚匹配,水量调度不便,泵站常需雍水运行,站前渠道水位较高。高水位运行,有时水位超衬砌板,致使内坡土体含水量增大,土体饱和,浸润线上长,降低了边坡自身稳定性。因此,本次设计考虑该段渠道起到一定的调蓄作用,结合灌溉运行实际,经分析计算,西干渠0+725~1+965段渠深、衬砌深拟定为2.4 m。

根据设计、加大、最小流量及比降按下式进行渠道水力计算:

1 矩型桩号 底宽(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