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程勘察中钻遇地下管线的风险管控机制

 GXF360 2017-11-12


项 洋,肖冬顺,张 辉,王昶宇,杜相会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武汉 430000)

摘 要:结合武汉地铁勘察项目,对钻遇地下管线风险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估,着重以勘察施工方的视角进行钻遇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风险处理,并总结形成一套风险管控机制,作为类似项目风险管理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下管线;工程勘察;风险管控;钻探

0 前 言

钻遇地下管线风险防控措施是一个全面具体的工作,必须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总结。事前预防,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制定技术管理措施、应急预案,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事中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各种防护设施,并开展应急预案;事后对安全生产绩效进行考核与总结[1-8]

1 钻遇地下管线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要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必须要掌握地下管线的风险识别内容,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环节,指出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见图1,对可能钻遇的、常见的地下管线的管线类型、影响对象、影响方式、次生衍生事件、风险等级进行了罗列整理,制定出钻遇地下管线事故风险识别表(见表1)。然后对钻遇地下管线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实际施工中常见的钻遇地下管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原因[9-13]

图1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图

1.1 钻遇地下管线事故风险识别

本文对常见的地下管线的管线类型、影响对象、影响方式、次生衍生事件、风险等级进行了罗列整理,钻遇地下管线事故风险识别见表1。其中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为1、2、3、4、5五个等级,由风险频率及风险后果共同决定。

1 钻遇地下管线事故风险识别表

管线类型影响对象影响方式次生衍生事件风险等级供水管线用户;重要设备设施;其他管线;群众供水中断;水质下降;跑水其他管线浸泡;路面溢水影响交通;公共卫生事件;地基破坏;社会纠纷3排水管线用户;群众;其他管线排水堵塞;跑水其他管线浸泡;路面溢水影响交通;公共卫生事件;地基破坏;环境污染2电力管线用户;群众;重要设备设施;重大活动供电中断火灾;重要设备设施停止运行;重大活动终止;大规模疏散;社会纠纷4-5燃气管线用户;群众供气中断;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窒息;大面积疏散;社会纠纷3热力管线用户;群众供热中断路面溢水影响交通;公共卫生事件、烫伤;地基破坏;社会纠纷2通信、有线电视网络管线用户;群众;重大活动通信中断火灾;重大活动受干扰;重要信息受阻;社会纠纷2

1.2 钻遇地下管线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分析

作为勘察施工方,钻遇地下管线后往往会面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还会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政治影响、社会影响等诸多不利的后果,而钻遇地下管线后的善后工作往往又是艰巨持久且颇耗精力的,对企业的经济、声誉、资质、员工斗志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追求效益的勘测施工企业,对各类风险的承受能力均不足。

1.3 钻遇地下管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原因分析

(1) 业主方不能提供或者提供的地下管线分布图不准确。

(2) 地下管线施工方实际铺设路径与设计路径的偏差,常发生在非开挖的顶管钻进、隧洞施工等。

(3) 地下管线更新不及时,数据滞后,缺少近期新增地下管线的数据。

2 风险管控机制

按照勘探作业的时间历程,将风险管控机制分为施工前的准备过程、施工过程、地下管线破损后的急救措施3个阶段。如上文所述,作为一个勘测施工企业,对各类风险的承受能力均不足。因此,规避钻遇地下管线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钻遇地下管线的风险管控机制的核心。

2.1 概 述

风险管理机制就是指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风险应对策略分为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自留、风险转移4种,相应的实施方法如表2。

2 钻遇地下管线风险应对策略具体实施方法表

风险应对策略具体实施方法风险规避尽可能避开高危区域风险减轻制定应急预案风险自留针对具体项目,酌情选择风险转移购买商业保险

保证措施:

(1) 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的钻遇地下管线风险管控的专项培训,提升其专项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同时明确其事故主体责任。

(2) 制定《钻遇地下管线专项风险预防手册》,并要求项目现场全员学习。手册中与钻遇地下管线风险管控相关的主要内容包括5部分--风险识别指南、风险防控指南、安全警示标志及井位识别(彩色)、风险权责说明及钻遇地下管线应急预案。

2.2 施工前的准备过程

施工前的准备过程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规避钻遇地下管线的首要阶段,同时也是关键环节,该阶段避免钻遇地下管线的基本目标是:摸清地下管线隐患分布,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前的准备过程,针对规避钻遇地下管线具体的准备措施见表3。

2.3 施工过程

通过施工前的准备过程对地下管线隐患进行的排查与摸底后,对于那些存在隐患且无法移位、必须要打的孔,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与物探方、地质方进行沟通,并控制生产速度,把控生产作业安全。

2.4 地下管线破损后的急救措施

(1) 依据钻探过程中遭遇的不同的地下管线,并出现管线破损情况应急处置程序应当区别对待。在应急预案中区别地下供水、排水管线,地下电力、照明管线,地下燃气管线及地下信息管线,分别制订了应急处置程序。

(2) 钻探施工过程中出现损坏城市地下管线情况时,钻探施工单位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和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报告。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或应急救援队伍抢险维修时,钻探施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协助做好抢险维修工作。

(3) 采取中断施工、禁止动用明火、临时封闭交通、疏导附近居民等措施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相关部门应紧急采取措施。

3 施工前的准备措施表

外部利益相关方我方工作人员具体事务业主方现场负责督促建设单位积极开展地下管线探测活动并提供管线探测图管线产权单位现场负责提早主动获取各类管线的分布等基本情况;陪同现场走访查勘。物探公司现场负责对有疑惑的区域进行具体物探查勘。现场周边环境全员观察孔位周边各种标志、井位,并作为突破口;询问周边居民地下管线的情况地质人员现场负责进行协商,孔位变动

(4)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立即与相关的专业公司及相关部门联络,并通报公安、消防、道路管理、市政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

3 结 语

本文结合武汉地铁勘察项目,对钻遇地下管线风险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估,着重以勘察施工方的视角进行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风险处理。按照勘探作业的时间历程,将风险管控机制分为施工前的准备过程、施工过程、地下管线破损后的急救措施3个阶段分别进行讨论,并总结形成一套风险管控机制,作为类似项目风险管理的参考与借鉴。

(1) 根据制定的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制订了包含钻遇地下管线风险等级的《风险识别表》;

(2) 着重以勘察施工方的视角进行地下管线的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勘察施工方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均很弱,因此规避钻遇地下管线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钻遇地下管线的风险管控机制的核心。

(3) 本文按照勘探作业的时间历程,将风险管控机制分为施工前的准备过程、施工过程、地下管线破损后的急救措施3个阶段,然后对各阶段需要着重把控的措施分别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吴贤国,张立茂,陈跃庆,余群舟,覃亚伟.地铁施工临近管线安全管理及评价标准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09):99-102.

[2] 覃家海.地质勘探安全规程读本[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 何庆辉.谈市政工程施工时保护地下管线的措施[J].四川建材,2008(06):222-223.

[4] 尚应奇,付永胜,朱杰.浅谈市政建设中的地下管线保护[J].四川建筑,2004(04):133-134.

[5] 刘红斌.加强市政改造工程中的旧管线保护[J].建筑安全,1999(10):11-12.

[6] 葛帆.地铁勘察现场监理重难点浅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1(11):28-30.

[7] 王奎山.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176-177.

[8] 曹根发.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5(46):170-171.

[9] 陈水龙.浅谈市政工程勘察钻探中对城市地下管线的保护[J].安徽建筑,2012(06):116-117.

[10] 谭土贵.地铁钻探工程中地下管线风险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07):336.

[11] 王文涛.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5(01):128-130.

[12] 苏金碧.新形势下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分析[J].城市建筑,2014(36):207-207.

[13] 陈浩,李长胜.浅谈地下管线探测在城市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0(11):96-97.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chanism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Encounteredin Boring of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XIANG Yang, XIAO Dongshun, ZHANG Hui, WANG Changyu, DU Xianghui

(Changjia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Wuhan), Wuhan 430000,China)

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Wuhan subway project, the risk of encounteri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is fully and specially assessed. Especially the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and handling of encountering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s are addressed in view of the investigation operation as well as a set of mechanism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led is summarized, which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underground pipeline;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xploration by bor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