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海参燕窝,大鱼大肉。芋头、萝卜、天麻、山药、湖藕、荸荠、红薯……随便找来,都是冬日宜吃的植物的“根和茎”(一般人统称为“根”),或随意或认真在炉火上一烹,就成为“冬补如虎”的好菜
食冬:冬吃根
-
冬天的夜晚,不少长沙人爱去寻觅一碗醒酒的湖藕筒子骨汤。
-
用西班牙火腿与长沙县萝卜一同烹制。美味从来都是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产生。
-
土钵里的萝卜炖筒子骨。
-
红薯饭是冬天温暖的回忆。
-
冬天,藕大量上市。
文/图 范命辉
立冬后,天气渐寒。这几日,下起了绵绵寒雨。初冬的长沙餐桌,最宜燃起几个火炉,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来个“冬令食补”。
今天且就着寒雨,我们在文字中来品尝这些冬日餐桌上的美食滋味。
牛肉芋头羹
“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宋代人冬天饮食,颇想用“山林之味”敲打“庸庖俗饤”,到今天,长沙人也开始乐滋滋地享受着与宋朝同样的“围炉煨芋头”的食趣,不过今天热爱美食的时尚分子,打出“食芋”口号,却是认为芋头最时尚、芋头很环保、芋头很绿色。
长沙有一位时尚小资想学着下厨,却发现刨芋头是个苦差事,她在微信中抖着一双手“晒图”说“天冷了亲手刨芋头,谁知发痒真难受”。看来这位“小资女”真的是离开厨房、离开生活太久了,连“刨芋头,手会痒”的常识也不知。有农家乐老板传授防手痒秘诀说:“刨芋头时,手发痒,可把手放在柴火烟子火上熏烤一阵就好了”,这样的妙招是否灵验,可以探讨,但在长沙城里刨芋头,把手放在煤气灶喷出的火焰中烤,怕是只能做出一双烤“人”手来吧。
近几年来,农家味包围城市餐桌,在长沙,冬天食芋,吃法已极多:剁辣椒蒸芋头、小炒熬芋头,半汤半料,软糯清鲜。不过,最好吃的首推湘菜泰斗王墨泉大师做的牛肉芋头羹。这菜的做法是,让黄牛肉在牛油、剁辣椒烹炒的激活下,融入刚刚擂烂的芋头泥中,推散,煮开,撒上香菜末出锅。用剁辣椒咸咸的坛子味来中和芋头的淡滑,同时也让芋头的细腻来包容着牛肉的粗嫩,这味牛肉芋头羹当然会令入冬的您满口香鲜。
火腿蒸萝卜
霜降以后,萝卜在季节之中变得“脆而甜”,成为冬天最美的养生菜,“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上哒街,药铺取招牌”。
在长沙,最家常的萝卜炖筒子骨极受欢迎。萝卜最好选圆萝卜,喜欢辣的,放几只晒干的白辣椒炖出来,萝卜清爽雅致,有一种微微的辣,含蓄得恰似温柔湘女的热情奔放。如果将此换成黑山羊炖萝卜,就更滋补。
胡萝卜也很好,今年冬天请试试用胡萝卜煲甘蔗。今冬长沙时尚餐桌喜用甘蔗入菜。甘蔗不但提神清热下气,且能润肺益胃、补血润燥。胡萝卜和甘蔗煲汤对刚经历过秋燥的人们来说,极其应景。
萝卜,还有一种洋气吃法:火腿蒸萝卜。立冬前两天,五一大道的尊尼大厨贺俊贤先生便拿出霜降后的白萝卜,切上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火腿片一蒸,淡雅清鲜,满桌长沙顶级食客,无不拍手叫好。
山药炖鸭子
山药,补肾益精、健胃益脾、益肺止咳,今年已隆重地出现在长沙餐桌。郴州环东江湖的山地上生产的野山药有拳头粗、米把长一根,这是一道吃火功的料,和鸭子一炖,在持续的慢火沸腾下,煮透了的山药吃起来很糯,软清鲜润补。山药炖排骨、筒子骨、土鸡,都好。这些野生的山药最好什么都不放,只须催动大火将其蒸透、擂烂,半岁后的毛毛吃到这种山药,营养丰富,脸上也会笑出酒窝来。
湖藕炖排骨
湖藕,是洞庭湖在冬日给湖南人的美好馈赠。以之配上长沙县金井镇罗代黑猪排骨,再在红泥小火炉上慢炖出来,粉糯清甘,而浅浅泛红的湖藕汤不失高汤之厚,又有清汤之鲜。不过,炖湖藕最好用砂煲,切忌触碰铁器。
近日有好友在长沙朋友圈晒一道菜,叫“偶遇”。藕用辣椒炒出放一边,芋头白烧后摆在盘子的另一边,一红一白,中间铺两根芋头秆子,有点意思。如果这叫“偶遇”,那么将藕和芋头一起炖,就可以叫“爱在深冬”了。
荸荠和湖藕一样,也是长在水里的冬季甜果,荸荠削皮打成泥可以做玫瑰荸荠饼、雪花荸荠糕,是传统湘菜里的甜品菜。
红薯与蛋饺红薯粉
霜降后,红薯藤经霜露的煎熬,滋味极其甜美。
此时的红薯生吃之外,蒸和煨均极好。奇怪的是,长沙城里把煨红薯叫做烤红薯,乡下人又把烤红薯叫做煨红薯,不论煨或烤,均温热甜香。不少长沙城里人最怀念的并不是街头的烤红薯,他们念想的是,要是把红薯放在赤红的柴火灰中煨一两个小时,煨得软软的,薯糖外溢,粉糯甘甜,那才是我们的冬天应该有的最好的童年零食。
红薯分白皮红薯、红皮红薯、黄肉红薯。黄肉红薯适合焐成红薯饭,红皮红薯含水量较高最适合蒸,我喜欢用山坡上黄土里长出来的白皮红薯来煨,这样的红薯在子火灰中煨出来更粉更甜。
火宫殿每届入冬,都会举行红薯节。我们通过红薯可以认识乡村的冬天,同时来自隆回的老乡们用粗手细心做出的蛋饺红薯粉也成为城市的美味。长沙人也由此知道红薯粉丝是怎样用土法制出来的。
一个烤红薯、一个炸红薯饼、一碗酸辣红薯粉、一盘韭菜豆芽红薯粉、一道海参鲍汁薯球……都是平淡的生活原味,从味蕾上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