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谷城:清朝雍正知县——舒成龙

 襄阳孙金福 2017-11-13

舒成龙为官清正廉洁、帮扶百姓、深受百姓爱戴

舒成龙,字御天,清代直隶省河间府任丘县(今河北任丘市)人。祖父舒瑜,康熙丙辰科(公元1676年)进士,选派湖北省谷城知县,未赴任便去世;清廷封赠奉政大夫。父亲舒东峄,贡士出身,曾在京城国子监进修,死后封赠朝议大夫。

  舒成龙从小举止稳重,不轻易逗笑取乐。五岁,跟随父亲读《论语》,已能明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大道理。二十岁到京城居住,以忠厚老实、讲信义为人称道,得到怡贤亲王(雍正皇帝的胞弟、户部总理大臣,兼管京畿水利建设)的赏识,聘用到王府里办事。

怡贤亲王去世的次年(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舒成龙到户部营田司供职。人事部门审查他的资历,任用他为侯补知州。这时候实施新条例,候补官员先分派到内阁各部门实习一个时期。舒成龙被分配到兵部车驾司工作。三年期满,分发来湖北任地方行政长官。当年(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代理谷城知县。

舒成龙雕像

  在谷城,他不许公务人员勒索或受贿,向群众公布八条约法;实行宾兴典礼制度(即本县读书人赴省或进京应考,由县官设宴庆贺、赠盘费欢送),又修建高亭山的萧何祠庙。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于母亲去世,停职服孝三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服孝期满,官复原职,代理过竹山、房县知县,后又调去郧县和黄冈县。乾隆八年(1743年)正式补上安陆府荆门州知州的实缺。

舒成龙一到荆门,首先把地方上包揽征收田粮的里书制度革除,改用通俗浅显的方式印刷应交纳田粮数额和完纳手续的《易知由单》分发各农户,好让他们心里有底,不再上当受骗。又建立“申明亭”,设立正副乡约和地保,褒扬好人好事,打击坏人坏事,反复宣讲乡规民约,使社会风气和习俗变好。

201510月《荆门知县舒成龙》出版发行

  他号召尊敬和优待高寿老人,表扬孝义人物,移风易俗,处处讲究文明礼貌。大学士舒文襄老先生路过荆门州,赞叹说:“我到过许多州县,唯有荆门州老百姓最安乐。光从这一点来看,就足够说明这里的地方行政长官很有才干。”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经上级主管部门保荐,朝廷升任他为湖南省衡州府知府。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舒成龙的父亲舒东峄逝世,舒成龙停职服孝,离开湖南回河北。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服丧三年期满,派去甘肃,奉令前往瓜州查办屯田。

  舒成龙退休五年后去世(约予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任丘县百姓公议,请求朝廷批准,列舒成龙为任丘乡贤,在乡贤祠内设立牌位春秋致祭。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