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xyf4345 2017-11-13


/中日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医师 李石良  

    中日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刘乃刚

编辑/中医针灸科

头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头痛的经历。大部分的头痛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但仍有一部分头痛常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消耗巨大的医疗支出,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颈源性头痛作为头痛的一个重要类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有降低的趋势,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
笔者对以头痛为第一主诉的448例患者进行的分析显示,颈源性头痛占89.1%(399例)。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发病人群有明显的职业特点,绝大多数患者长期从事低头位性质的工作(如流水线装配工等)或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但是,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极易误诊为偏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使患者长期遭受头痛的折磨。所以,对于长期遭受头痛折磨的患者,建议您不妨查一下颈椎,看看自己的头痛是否属于颈源性头痛。

什么是颈源性头痛

什么样的头痛才是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又有哪些典型症状和体征呢?
所谓颈源性头痛,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于颈部原因导致的头痛,或者说病根在颈部的头痛。国际头痛协会(IHS,InternationalHeadachesociety)将其定义为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颈部是人体连接大脑与全身的一个重要枢纽,颈部病变可引起全身各部位的病变,因此有“颈椎为万病之源”之说。头痛是颈部病变引起的常见症状之一。颈部以颈椎及其关节为中轴,其周围分布着众多的肌肉、筋膜、神经、血管、脊髓等组织结构,任何一种组织结构发生异常或病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尤其是高位颈神经在颈源性头痛的发病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高位颈神经起源于颈部的脊髓,其末梢和分支分布于枕部、头顶及两侧颞部,当颈部组织结构发生病变,刺激或压迫到这些高位枕神经时,就会发生颈源性头痛。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地判断出自己所患头痛是不是颈源性头痛呢?下面一些典型症状和体征可助于您自己做出初步的判断:

1.头痛的发作与颈部呈明显的相关性。比如颈部疼痛、僵硬与头痛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

2.头痛多偏于一侧,或两侧交替发作,少数患者可出现全头痛;

3.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看电脑或手机,或颈部受凉或落枕后出现头痛;

4.颈枕部跳痛、胀痛伴同侧偏头痛;

5.颈肩部疼痛、僵硬,伴眼眶或太阳穴处跳痛、胀痛或眉棱骨痛;

6.头痛同时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畏光、视力模糊等症状;

7.头痛出现时,按压枕部会使头痛加重或减轻。

如果您出现上述2项及以上典型症状或体征,建议您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以明确诊断,尽早规范治疗。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临床上对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较为认可的主要有解剖会聚理论、机械刺激学说、炎性水肿学说以及肌肉痉挛学说。
解剖会聚理论认为分布于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和颈部的传入神经纤维会在中枢会聚,这样的解剖结构基础,使发生于颈部的伤害性疼痛信号在向中枢传递后,中枢返回的疼痛信号可扩散至三叉神经,引起头痛。
机械刺激学说认为分布于头颈部的高位颈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等)、交感神经、头颈部的血管(颈动脉、椎动脉)以及头颈部的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等组织,构成了颅外对痛觉敏感的组织结构。颈椎曲度异常、颈部软组织痉挛、颈椎退变等因素均可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或交感神经,引起头痛。
炎性水肿学说认为椎间盘源性的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颈神经根袖水肿是造成颈源性头痛的重要原因。在生理状态下,成人的椎间盘内无血管组织,因此椎间盘组织不与免疫细胞接触,属于免疫豁免区。但是当椎间盘病变导致椎间盘组织溢出,这时溢出的椎间盘组织就会与免疫细胞接触,免疫系统则会视椎间盘组织为异物,从而产生免疫排斥,出现反应性炎症。由于颈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临近椎间盘,这种反应性炎症波及神经根、根袖等组织,出现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这种神经根炎除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其末梢还会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引起分布区域的疼痛,发生头痛。另外,颈部的炎性疾病如风湿、筋膜炎等也可刺激高位颈神经,引发头痛。
肌肉痉挛学说认为颈源性头痛也可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而持续性的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末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势,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挛,并使韧带、肌筋膜易发生损伤;冗长而乏味的精神活动或体力劳动,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的紧张,这些尤其是青少年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中医和西医两大类。西医针对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脉冲射频等;中医则根据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症状采用口服中药及针灸、按摩、针刀等治疗。

1.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是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首选用药,尤其是对于轻症患者,同时可配合使用肌肉松弛药,可有效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肌肉痉挛,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药物治疗的优势是镇痛迅速,但属于治标的方法,不能治本,而且对于中重度颈源性头痛效果不佳。

2.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主要通过阻滞高位颈神经或交感神经,阻断头痛的传导通路、缓解肌肉及血管痉挛,消除慢性无菌性炎症对神经的刺激等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主要包括高位颈神经阻滞(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颈2横突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效果不佳者还可以采取颈部硬膜外间隙置管,向硬膜外直接给药治疗。神经阻滞治疗适合用于以慢性无菌性炎症(尤其是椎间盘源性的炎症)为病因的颈源性头痛的治疗,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远期疗效不确定。

3.颈神经毁损治疗

经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存在椎管内骨性结构的异常改变卡压神经根的病变,这类患者应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有手术禁忌证或手术危险性较大,还可以采用颈神经的破坏性阻滞,这就是颈神经毁损治疗。
颈神经毁损治疗有射频热凝、乙醇阻滞、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切断等多种方式,这些治疗由于其性质是破坏神经组织,难免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只有在头痛十分顽固,多方治疗无效,患者“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被考虑,一般不会轻易选择。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头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尽管中医无颈源性头痛的明确记载,但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临床治疗亦可取得一定疗效。中药治疗主要采用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辨证论治;按摩、针灸则主要采用局部的阿是穴结合整体辨证用穴进行治疗。针刀疗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将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手术学有机结合,在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时可立起沉疴,解除困扰患者数十年的头痛,因此广受国内外专家及患者关注。

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特色和优势


针刀将中医的针灸针和西医的手术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刀的针体类似中医的针灸针,但是直径比针灸针略粗,临床上常用针刀的针体直径为0.6~0.8毫米;针刀的末端像手术刀,为一扁平的刀刃,但刀刃的长度仅0.8~1毫米。所以,针刀可以像针灸针一样刺入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损伤极小,同时在针刀的刀刃到达体内的病变部位后,又可以像手术刀一样,对病变组织进行松解、剥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手术的目的。

基于目前中西医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结合我们大量的针刀临床实践,发现颈源性头痛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高位颈神经在穿出颈枕部的筋膜时受到刺激和压迫造成;同时考虑到颈椎关节及椎间盘病变对颈源性头痛的影响,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主要是松解颈枕部痉挛及僵硬的肌肉、筋膜,解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卡压,特别是对高位颈神经的刺激和卡压,同时着眼于对颈部的整体治疗,松解颈肩部相关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重建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及功能,最后通过颈椎手法对颈椎的小关节进行调整,达到滑利关节的目的。
我们前期数百例的临床应用显示: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起效快且效果持久不易复发。那么,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呢?

1.直达病灶、起效迅速

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可直接松解颈枕部痉挛及僵硬的肌肉、筋膜,解除神经、血管的卡压,直达病灶,因此一些轻症患者可立即起效,头痛立止,在我们的临床研究中,17%的患者经1次针刀治疗即获得了痊愈且不再复发,多数患者经过2~3次针刀治疗后即便没有痊愈,其头痛症状也会明显改善。1

2.对颈椎进行整体调节,效果稳定

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来说,头痛是患者最为显著和需要解决的症状,但其病症的根源还在于颈椎,因此,对颈椎进行整体治疗,重建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及功能,才是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本之策,也是解决颈源性头痛反复发作的根本途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时,不只是单纯解除神经的刺激和卡压,同时对引起颈源性头痛的颈椎和颈肩部组织进行整体的调整治疗,因此取得了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

3.对机体损伤小、恢复快

针刀治疗时通过体表小于1毫米的针孔,使针刀直达病灶进行松解、剥离,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极小,而且这种损伤可通过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完全修复,不会形成瘢痕粘连,不会给人体带来医源性损伤。
尽管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由于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所以也不是所有的颈源性头痛都可以通过针刀治疗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下列因素的患者针刀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如伴有颈枕部发育异常或畸形、存在严重的椎间盘退变、伴有中重度的抑郁焦虑状态等。

颈源性头痛的预防和日常保健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容易反复发作,做好预防和日常保健,可有效防止颈源性头痛的再次发作。

1.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姿势

保持良好的学习、工作姿势,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经常使用电脑的人群,首先应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高靠背座椅,座椅靠背的高度以到自己的枕部为宜,使用电脑时选择后仰位——即身体向后紧贴座椅靠背,头颈部向后仰,靠在座椅靠背上缘,让座椅靠背支撑起头部的重量而颈部肌肉则处于松弛状态。同时调整电脑屏幕至与目平视之高度,坚决弃用多数人使用电脑时都已经习惯的前倾位姿势(即腰部直立、身体前倾、颈部持续紧张的姿势)。对于长期从事低头位性质工作的人群,应注意每隔30分钟做一次颈部的屈伸活动。

2.仰卧睡眠并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枕头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使我们的脏腑器官得到休息,对于颈椎亦是如此。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枕头可以使颈部的肌肉和骨关节得到充分放松,维持颈部的正常功能、防止颈椎退变。

在人体骨架上,从后面观察,人体的脊柱是一根直线,俗称“大梁”。可是如果从侧面观察,可以发现我们的脊柱其实是有四个弯曲的,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凸、胸曲和骶曲向后凸。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是人体长期进化的结果,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一旦脊柱曲度发生变化,则会影响脊柱正常功能,发生病变。
仰卧睡眠对于维护颈部曲度意义重大。因为在睡眠时,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都会处于完全松弛状态,颈部肌肉也不例外。失去了肌肉的保护,构成颈椎的7节椎骨排列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只有在仰卧姿势下并且有合适的枕头在颈椎生理前凸的部位予以支撑,颈椎关节才会得以稳定。因此,从维护颈椎稳定性的角度而言,我们主张仰卧睡眠而不主张侧卧睡眠,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如打鼾、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在枕头的选择上,我们推荐使用以荞麦皮或类似填充物(如黄豆、决明子、蚕沙等)填充的枕头,至于填充程度,则需要根据自己的体型来调节。通常以填充70%~80%为宜,填充过于饱满不利于枕头塑性,而填充过少则不能充分支撑颈部。这类枕头的优点是容易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塑形,在使用时,枕头不应放在最凸起的头骨下,而应放在颈部和肩部中间,并且需要将枕头的形状稍加整理以符合自己的颈部曲度。符合要求的枕头形状从侧面看,要类似“6”字,这个“6”字的圆圈部分要置于颈部,其高度要相当于自身拳头的高度,这样枕上去既舒服又能对颈部起到充分的支撑,使颈部的肌肉和骨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3.注意颈肩部保暖

避免颈肩部受风、着凉,尤其要避免夏季空调或风扇对着颈肩部直吹。颈源性头痛的患者本身就存在颈肩部肌肉、筋膜的痉挛、僵硬、循环障碍以及无菌性炎症,风寒会加重上述病变。而注意颈肩部保暖,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无菌性炎症的消退,缓解颈肩部肌肉、筋膜的痉挛、僵硬。

4.加强颈部锻炼

在临床中,我们注意到颈源性头痛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颈部肌肉薄弱的状况。强有力的颈部肌肉可帮助我们维持颈椎的稳定,保护我们的椎间关节及椎间盘,并对穿行于其间的神经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在同样的劳动强度下,颈部肌肉薄弱的人群会更容易产生劳损、肌肉痉挛、炎症,甚至椎间关节或椎间盘的退变。因此,加强颈部的锻炼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每天做1~2次颈部锻炼,具体方法为:仰卧于床上,颈部垫枕,以头、臀、双肘为四个支点,颈部、腰部及双上肢同时用力将胸腹部向上挺起,使身体呈弓形,持续约10秒,放松片刻,再次重复上述动作。每天早、晚各1次,总共不少于100次,且形成习惯,持之以恒。
我们的临床实践表明,即便是存在轻度颈椎滑脱(Ⅰ度)的患者,在经过6个月的上述持续锻炼后,其椎体滑脱也会消失。因此,这种颈椎的负荷训练对加强颈椎保护,维护其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5.避免过度的强刺激按摩

 

按摩治疗作为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无创伤、痛苦小、安全、有效的特点,受到很多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青睐。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患者特别依赖在颈枕部压痛点进行强刺激点揉的情况,这是因为强刺激点揉手法可帮助患者快速缓解头痛症状,患者会感觉“很解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强刺激点揉手法尽管在短时间内有效,可是反复地强刺激颈枕部的压痛点,可加重局部肌肉、筋膜的炎症和纤维化,使患者头痛逐渐加重。长期来看,这种方法得不偿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