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条小巷·文昌路展区:我们复兴了一家百年照相馆(文末福利)| 丽水摄影节特别推荐

 太行森林 2017-11-13


丽水历史文化古巷文昌路上存有百年“真吾照相馆”和解放后第一家“丽水印刷厂”旧址,小巷以他们为文艺核心展开,试图通过复兴个体记忆来铸造属于小巷居民的集体记忆、为小巷在丽水以至于这个时代打造属于自己的文艺标签。通过一系列创作现场实现居民个体到小巷集合,并使小巷文化传播到外界,探讨小巷作为一个社群组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可能性。

文昌路策展团队:李佳琦 戴超荣 陈劲 郑舒扬

( 文 末 福 利 !! ! )


10月26日-11月1日,七条小巷工作坊入驻各条小巷。我们差点错过这家位于文昌路114号的百年历史照相馆——“真吾照相馆”的字样文革时期被毁,仅留下照相馆创始人邹瑞贤父亲邹百川清末开的“邹乾亨”钟表修理店号。遗址经历风霜现在还保存完好,并有邹氏后人长期居住。

▲《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内页

真吾照相馆算是丽水最早期的照相馆之一,我们进入照相馆听故事、寻找老照片,渐渐了解到这个百年照相馆、邹氏的传奇历史,后得知照相馆还未曾系统地整理百年历程和影像资料,便决定在摄影节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真吾照相馆复兴计划,希望这个百年老店能借着摄影节的机会苏醒,发挥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我们收集到第一张老照片——邹瑞贤独门绝技三女儿邹韵仙的“化身照”开始,越来越多邹氏后人被策展团队认真热忱的态度所感染,参与到我们的复兴计划中,还在阁楼首次发现了真吾照相馆二三十年代遗留的少量玻璃底片!!!!

创始人邹瑞贤 & 10月29日发现的第一块完整影像玻璃底片及成像!

“这些底片大都在1958年困难时期当废品卖掉了,曾有人询问也被回绝,家人都认为没有遗存……一共找到了84块玻璃底片,其中20片有影像片(其中3张残片)、29片无影像残片,35片无影像完整片。有些玻璃只有1毫米厚,当时从德国进口,做工十分精湛,这种保存完好的玻璃底片在民间很少见,又是出于有根源、且还未断的百年照相馆,意义重大,此次七条小巷特别展区,将在文昌路114号真吾照相馆内原片首次展出……

             摘自《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前言

「真吾照相馆复兴计划」   

参展艺术家:邹瑞贤 邹华轩 邹源轩 邹龙 邹鸣 邹杨等邹氏家族  李佳琦 郑舒扬 戴超荣 陈见非


【一】

艺术家陈见非为真吾照相馆重新题字制作新招牌

揭牌仪式

11月15日10点18分 

文昌路114号 真吾照相馆前

揭牌后知名摄影家傅拥军、吴品禾和真吾照相馆第四代传人(现大众路107号大华照相馆摄影师邹杨来客免费拍摄肖像、一寸照

▲展览定制 真吾照相馆牛皮纸袋


【二】

限量发行《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

于文昌路114号真吾照相馆内

邹氏后人首次详细整理回顾照相馆百年历程!

为你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

特别感谢:邹源轩 邹淼轩 邹韵仙 邹龙 邹国轩 黄家源 黄超亮 等邹氏后人、摄影前辈叶祖青提供的影像、文字资料。

▲内页 1923年 处州碧湖同善社事务所成立摄影纪念


“……1942年夏,鬼子进城,唯独父亲邹瑞贤非要独自一人留家看守,被鬼子发现…父亲在刺刀与皮鞭的胁迫下,被编入运送炮弹的劳工队伍…日兵不仅见死不救,反而对准我父亲的头上身上连砍数刀…翌日清晨,父亲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爬啊爬,终遇好心人而得救…当日寇撤离丽水,我们回到家,全家人赖以生计的鈡表照相器材,特别是价值昻贵,祖父通过传教士化费120块大洋从德国买回的蔡司镜头均被虏掠一空……

摘自《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百年历程

“1978年11月 丽水国营照相馆员工合影  真吾第二代邹华轩(中排最右)、著名摄影家吴品禾(上排中间)等丽水摄影界同仁”

摘自《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百年历程


▲内页 邹瑞贤:化身照(同一人脸分身)

“大概我父亲当时有一条潜规则,凡是这种非常规的特技摄影,其模特只用自己家里的人…”

“父亲曾拍过一张人手托盘,盘中放脑袋的照片,被母亲认为不吉利而烧毁…”

“父亲是个保守的人,绝技化身照曾有许多人询问制作方法,父亲都没有透露半分,甚至自己的儿子都没有教……”

摘自《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技法实验


▲内页 邹华轩:手工上色照片

“……至于照片拍出来的后期加工,现在都在电脑上进行。但在以前,为使照片上的脸看去更加舒服,就要完全靠手工,用HB铅笔进行修片。先将笔芯削得很长,然后再磨得很细很细,直到针头般细,这时才用笔尖一笔一笔地去点画。有时应顾客要求,还要给照片上色,小的照片用……” 

摘自《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技法实验


▲内页 红色记忆(搜集自邹氏老照片)

右图:1967年文革初期,上排中间(邹龙姨夫)张高栓,当时为萧山临浦镇政委书记被批斗,装扮成乞丐模样,逃到丽水老家避难后拍摄的照片——照相馆第三代邹龙第一次拍照

摘自《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红色记忆


【三】

真吾照相馆内文献展

老玻璃底片首展

文献展览部分包括

老照片、玻璃底片、纪录片、老物件

通过百年历程、技法实验、

红色记忆、家庭影像等几个方面

来呈现真吾照相馆近百年摄影之路

提供关于丽水早期影像的历史线索。

⭐️

👇喏,你的观展地图来啦!


⭐️展区展览⭐️


⭐️「你知道的她,你不知道的她」⭐️

参展艺术家:戴超荣 唐丽琴

文昌路108号副食品店老板娘唐丽琴被公认为小巷最受欢迎的人。

▲三岁与四十岁的老板娘



⭐️「丽水印刷厂复兴计划」⭐️

参展艺术家:戴超荣 李佳琦 印刷厂老员工等

1.七条小巷·文昌路报:恢复印刷厂的功能,从文昌路输出信息并传播:用印刷厂旧址对面现存的老式印刷机印刷文昌路报,并分发到丽水各个地方,包括展区展览项目介绍、地图等信息。

2.印刷厂文献展

▲【典藏版】七条小巷·文昌路报(展览详情与地图)



⭐️「文昌像」⭐️

⭐️「定亲礼物」⭐️

⭐️「你可能已经忘了我」⭐️

参展艺术家:陈劲

她明天就要离开了,留下了一部老电视



⭐️「健康操」⭐️

参展艺术家:邹淼轩、李佳琦、郑舒扬

出版健康操图解手册,在摄影节上领取(领取地址:酱园弄48号谭宅内)



▲每天早上6:30的丽水处州公园 邹淼轩带队 数百人做健康操 大家都说人多气氛足效果也好!



⭐️「重回文昌」⭐️

参展艺术家:黄刚(丽水人民医院院长,童年曾在真吾照相馆托管6年)

真吾照相馆第三代传人 邹龙、邹鸣(现大众路107号大华照相馆)

 


⭐️「文昌牌食品」⭐️

参展艺术家:李佳琦

文昌牌食品在文昌路解放街口的饮料店文昌路108号副食品店售。

*文昌路108号副食品店可免费品尝唐妈手工瓜子、萝卜!!!



⭐️「“文昌课堂”行为录像」⭐️

参展艺术家:郑舒扬  小巷居民  七条小巷工作坊成员

展览地点:酱园弄48号谭宅内

学习摄影:蓝晒古典工艺(指导老师:仿佛 李佳琦)

学习健康操:拍穴拉筋康复操(指导老师:邹淼轩)

▲小巷居民使用各种生活用品制作蓝晒影像

▲健康操进入小巷



⭐️「移动的小巷」⭐️

参展艺术家:陈劲

直播地点:酱园弄谭宅内

直播时间:11月15日上午10点




来来来,明星助阵文昌路展区!


★★★★★★★★★★★★★★★★★★★★

文昌路上的居民们多才多艺

为了庆祝此次摄影节    

自发组织起了小巷音乐会

(最小的表演者只有8岁)

配合七条小巷工作坊的影片招待会

一起进行!!

时间:11月16日(周四)18:30开始

地点:酱园弄48号谭宅内

走    过    路    过    不    要    错    过    !   !   


小巷音乐会策划人:邹源轩

一、民乐合奏:《厦河门十番》 

演奏:詹炳法等16人 

二、琵琶独奏:《草原英雄小姐妹》 

演奏:邹丽 

三、爵士鼓独奏:《Uptown Funk》 

演奏:廖惟妙 

四、扬琴独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演奏:廖家齐 

五、经典婺剧唱段:《我祖上》、《走青山》 

演唱:江周玲 陈爱珍 伴奏:銭金明等


小巷放映会策展人:郑舒扬

丽水七条小巷纪录映像

艺术家:郑舒扬 赵禹龙 刘源 罗楚卉 傅拥军 黄海 叶高兴 黄钰文



⭐️

「福利时间」

「福利时间」

「福利时间」

1、转发并在本文下方 留言 你的邮箱 

即可获得 七条小巷·文昌报》 高清电子版一份


 2、留言点赞数前5位(截止10月16日0点) 获赠

限量珍藏版《真吾照相馆发现手记》一本



让我们从此有关系

——七条小巷在地艺术项目展

策展人

傅拥军   拉黑

参展艺术家

七条小巷居民

陈光龙、陈劲、戴超荣、仿佛、傅拥军、黄海、黄刚、黄钰文、Jason Blake(澳大利亚)、拉黑、李佳琦、罗楚卉、刘源、猫汤、谭秋民、徐大鹏、王壮壮、徐士超、闫超健、叶高兴、章文、赵禹龙、郑舒扬、朱文霞、周伟平(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展览前言

丽水七条小巷指的是桂山路、绅弄、刘祠堂背、文昌路、酱园弄、营房弄和泰山弄。其中现存最早的建筑历史已超过两百年,在这两百多年间,七条小巷逐渐成形。这七条小巷应是当时整个丽水城最繁荣的中心地带。这样的繁荣延续了两百余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尤其是近四十年以来,丽水城与中国大多数的城市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街区不断增多,城市的中心开始从这古老的巷道转移出来。原来带有“广场”性质的中心地带逐渐边缘化,变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小巷子,而居住其中的居民也开始由名门望族变成外来流动人口和不便迁移的年长之人。


七条小巷的变迁史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缩影,它与中国其他城市的变迁一起共同演绎了中国城市的变迁史。在这背景之下,我们进入小巷进行拍摄创作,试图探讨中国城市变迁中老城区建设的现状及可能性,同时探讨小巷摄影创作的多种方法。


在此项目中,我们的工作以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参与艺术家的创作基于详细、严谨、深入的小巷田野调查。大家在充分了解小巷的前提下,进入拍摄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这些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个人情绪的宣泄或狭隘的自我关照,而是艺术家与小巷不断博弈的结果。


在创作手法上,参与艺术家综合了摄影、纪录片、装置、行为、出版及社区实践、产品推广等多种方法,以期表达小巷本身复杂性的深度和广度。为七条小巷留下一份属于这个时代的档案资料。这也是我们送给七条小巷居民的一份礼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