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恩师刘渡舟教授:赵软金博士 北中医轮值周作品

  2017-11-14
我的硕士、博士导师是一代医学大家,伤寒论泰斗和宗师刘渡舟教授。医学大家、泰斗和宗师都是一个称谓而已,我在此专门罗列一起,不是为了吹捧自己老师,而是想要大家知道,什么人才能用得起这样的称谓。我列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我的恩师。 仁爱敦厚 随导师侍诊时,老师已七十四岁,每周两个上午,每上午80个号。看到外地来的病人久等掛不上号,要求加号时,老师从没拒过,总想着病人早一天吃上药,早点返家,可以节省在外住宿费用。老师身体有些胖,肚子较大,人称刘渡老,可能有些玩笑之意,老师应着,大家这么叫着,确是真真切切的充满了敬意和爱戴! 不解之缘 师生缘是一种天生缘,不解之缘。老师到河南中医给78级毕业生讲座,我抢到头排座。老人不拿讲稿,声音洪亮,老师会讲课,天生慈眉善目,坐在那里象一个活佛说法事,娓娓道来。两个小时下来后,同学们都围着老师要签名,我却坐在那里象被点穴,同窗拿到老师签名后,高兴地让我看,催我快去!我说我不去让老师签名,我要考这个老人的研究生。翌年,我竟如愿赴京。复试时是差额复试,三个人取俩。按照顺序,我是最后一个复试者,应该很紧张的,等我坐到老师对面,
看着老师慈祥的面容,我彻底放松,非常流利的回答所有问题。复试结束后,我直接问老师我中不中?老师更直接地说"中,报道时把胡子刮了"!搞得在场的研究生办公室崔洪博主任莫明其妙,冲着刘老直摇头。 博大胸襟 师兄们都有点怕老师,我爱吾师,吾敬吾师,但一点不怕。老师出去开会或讲课,总要我们师兄弟们代门诊,多是两个学生一起。有时我与姜师兄一块去。姜师兄是至性忠厚之人,我很佩服。一般我们就是将老师的方再操一遍,开上三天药,等老师回来。我不行,忍不住想改老师的方,老师的方真疗效很好,我的意思是不是能够更好!记得当时有一例马尾神经瘤术后,下背部疼痛,双腿无力的女病人,她是林业部的一个在职高官,有两个护卫随侍,三诊过后(两个星期时间)病人情况有好转,但仍有疼痛和双腿无力,需要双拐行走。老师原处方是当归拈痛汤加了杜仲、川断、乳香和没药。读汪昂巜本草备要》里对麝香的描述,麝睡觉时头尾相顾,麝香最善通督脉。代师门诊,实在忍不住想加入麝香!我便问侍卫,用点贵药可以吗?侍卫大包大揽说,别管多贵,只要好用尽管开!于是乎,每付药加四克麝香!给她开了三付药。
再诊时,病人步履稳健地走进诊室,老师在座,看到后非常高兴,只是病人特没礼貌,对老师说是你的这个学生给我加了一味药,一付药下来就不痛了!我忙解释那是老师的原方,我只加一味药,怕惹老师不高兴。一边偷偷地看着老师,只见老师仍是面带微笑,问明情况后就说,好!咱们原方不变,继续三付,然后再瞧!等到病人走后,老师问我你是怎样嘱他们用麝香的?我如实相告,在药煎好过滤后,将麝香4克混合入药,一起喝掉。老师大笑,难怪效果这么好!这是暴殄天物呀。接下来老师讲传统用法是将麝香装入纱布袋,系上细线,在煎好的药上转上几圈,然后收起来用油纸包好,可以重复使用。老师没有当病人面去改正我的使用方法,用心良苦。爱徒如子!每念及此恩师博大的胸襟,让我感动、泪奔。
谦和恭让 任应秋教授过逝后,老师非常难过。他们两位老人住在教授楼的同一单元,任老住二楼,刘老住三楼,他们关系很好。任老有病期间,刘老常下楼探望,帮着出方子和换药方。一次门诊看完病后,谈及任老,老师很是激动,说没有任老,我们都只是看病的郎中,哪里会写文章、著书立说!都是任老教的!我们几个学生十分惊讶,刘老当时名声与任老、董建华老、赵绍琴老和王绵之老几乎都是齐名,听如此之说自然讶异!接下来老师提到在第一次日本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发生的事情,日本代表团中有研究中国文化的中国通,会谈时提出几个非常刁钻的问题,在场的十几位教授面面相嘘,只有任老镇定自若,逐条解释,引经据典,让日本学者彻底折服,大赞中国竟有这等神人!而老师虚怀若谷,尊师重道的精神真让学生们感动。能做到这样世上有几人! 治学严谨 一上午看了80多个病人,在最后一个病人离开时,老师仍然兴致勃勃,给我们讲道,这个病人是从顺义来的,跟我二十多年了,当初下乡医疗队时看的病人,因为效果好,就跟过来了。在座的就是师兄弟,我便轻声地告诉或者是提醒老师的意思道,老师以后这些话不能再说了!老师问为啥?我说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二十几年您都没给病人看好,
那多不好听!老师一时语塞,没转过弯来,便自语道,小赵说得有些道理。然后我帮老师提着包,送老师回家。姜师兄在门口等我,有点慎怪我,也担心我会被批评。他说,这下你惹祸了,告诉你不要乱说话你不听。晚饭后老师让人通知我去他家里,这下师兄弟们认定我会被训。我也开始忐忑,诚惶诚恐地到老师家里,师母开门后,面色平和喜气,我便知道没事!一般情况下,老师不高兴时,师母总会事先告诉我们的。到老师书房,老师看着很高兴,我便又放开了。老师宽大的书桌上,摊开着几本笔记本。他说小赵坐下,来看看今天咱们这个病人的原始资料,那是老师门诊笔记,至今我还记得那病人姓常,二十年前病人已经患有尿毒症,经常住院,基本上判死刑,吃了老师开的药后一天天好转,并且开始正常劳作!后辗转找到老师,继续跟进,做进一步治疗。 这近二十年就没有住过院,每两月或三月来看老师一次。等看完这些记录,想到今天这位很健康的56岁男病人,方理解老师的这种预防疗法!老师很自豪地问我,“服不服?”我说,要知道是这个样子的话,我当然服气。老师这种严谨治学作风,病案日志记录,为后世留下珍贵详实的临床资料
这张是老师在日本讲课时照的!他身上放着一种光,神养的光芒.
这张照片我最喜欢,他真真实实反映出老人的精气神儿!
一张照片,两个活佛!
上面是三个伤寒大家在一起
刘渡舟教授与北京部分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董德懋,赵炳南和王鸿士在一起。
刘渡舟教授与赵绍琴教授,董建华教授在一起
这张照片,大家猜一猜?
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成就: 1. 重新校注《伤寒论》、《金匮要略》,是近百年来最大规模、最为详尽的校注。获得国家级奖励!大家知道伤寒论版本繁多、年代和战乱令这本医学圣经不少错讹。流传的有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赵开美的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除此之外,其他还有《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宋本伤寒论》(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伤寒论》(明赵开美)、《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日本)、《桂林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残卷)等版本。 老师在耄耋之年,老骥伏栃,一本本,逐字逐句地,领军完成此重量级国家课题,惠泽苍生!出版了《伤寒论诠解》和《金匮要略诠解》。 2. 老师医术高超,曾以小柴胡汤救治众多生命垂危人员。他们因工厂爆炸而遭受致命化学中毒。
3. 医学理论方面,强调广开思路,以临床实效、能够真正治病为本!建立了很多独创的医学理论。如其著名的:方证相对论;火证论;古今接轨论;水证论;肝病论;都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 4. 第一批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教育家,桃李满天下。 这只是老师诸多贡献中的冰山一角,以资纪念而作的小结。
赵软金博士简介 赵软金博士行医逾三十年,其中二十多年在美国行医,有自己诊所和AnFaLa药物公司。198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于同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随医学大家、伤寒泰斗刘渡舟教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有幸接受著名的组织胚胎学家贲长恩教授的严格实验医学训练。以及肝胆病专家苏盛教授的临床教导。1990年完成博士学位并留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和作科研。一年后来到美国。行医、科研和教学,是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的合作伙伴,是East and West College 创始人之一。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著有《From Legend to Science》。对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研制和开发出几种极为高效的中药制剂,如Bing De Ling,Ai Kang和 Stomach Peace等。市场销售业绩很好。在针具和医疗器械方面,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