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来,我们都活成了普通人?

 冬天惠铃 2017-11-14

mp.weixin.qq.com/s

看过由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春》。不知道为什么,在观影过程中,竟有一丝莫名的愤慨在暗涌。我当时的猜想是,或许是因为电影时长受限,原著里的一些细节被删减,致使影片看起来有些不流畅,心中才会滋生不快。前几天,在某网选书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事,于是立马入手了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不曾想,勉强读完第一部分“轻与重”之后,就不想再读下去了。当然,不是米兰·昆德拉写得不好,恰好相反,正因为他对笔下人物的描写和心理刻画太过细腻、真实,我心里那一丝莫名的愤慨更甚了,直接升级为愤懑。不过,这一次我终于明白自己内心的愤怒源自何处。

书一开篇就有一段对托马斯的叙述:

“他和第一个妻子离婚有十年了,他是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婚的,就像别人庆祝结婚一样开心。于是他明白自己天生不是能在一个女人身边过日子的人,不管这个女人是谁,他也明白只有单身,自己才感到真正自在。所以他费尽心机为自己设计一种生活方式,任何女人都永远不能拎着箱子住到他家来。这也是他只有一张长沙发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他常对自己的情人们说,“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惟有这种关系才能给双方带来快乐。”

我想,他和情人萨比娜是同一种人,可以活得热烈而耀眼,却绝不会让自己被牵绊束缚。而书中所有的人物里,我唯独喜欢萨比娜的不羁与通透。

可是后来,托马斯爱上了特蕾莎。虽说爱情没什么错,但是,读他们的爱情,总会让人有一种如同镣铐般的沉重感和窒息感。连托马斯也不得不承认:

“他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无疑是美好的,但也很累人:总要瞒着什么,又是隐藏,又是假装,还得讲和,让她振作,给她安慰,翻来覆去地向她证明他爱她,还要忍受因为嫉妒、痛苦、做噩梦而产生的满腹怨艾,总之,他总感到自己有罪,得为自己开脱,请对方原谅。”

深陷这般爱情的托马斯让我大失所望,尤其当特蕾莎独自回到布拉格之后,托马斯毅然辞去了瑞士的工作,尾随其回了国。在回国途中,他满脑子都在重复着一句话,“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读到这里,我愤愤然合上了书本。我的生气是因为意识到原来托马斯也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空有不羁的向往,内心和灵魂却早已深陷俗世的泥潭。

一位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昨天发来信息,ta说近两年感觉自己活得越来越俗气,过成了普通人。我问ta,所谓的“过成了普通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今的生活,少了梦想和不切实际的追求,却多了烟火气,活得越来越接地气了?

ta答到,“少了书生气,少了上进心,不爱学习了。”

我故意逗ta,“人不都这样的吗?”

ta立马反驳,“当然不是!你有没有一种感觉?上学的时候,60分及格,90分优秀,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能得多少分,是不是已经不及格了。”

我懂ta的意思,“你看看周围的人,有多少还在真正努力学习,以求进步?如果身边真有这样的人,我们真够幸运的,因为不管多少,我们都会受其影响,一点一点向其靠近。”

朋友感叹自己身陷混沌。我笑,“既然你感到不舒服,说明你并不是‘普通人’。那你为什么自己不行动起来,做身边朋友的带头人呢?”

朋友说,“我在调整,先带动自己。你看,我已经开始对人生困惑了。只不过,现在的我恐怕和两年前不一样了。”

我明白朋友的担心,于是回复到,“有困惑是因为对自己身处的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不再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学到东西,所以才会开始质疑自己。其实,这是好事,因为这说明你现在的能力很可能已经在你所处的环境之上,所以你需要更高的平台或机会去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

朋友调侃我,“果然是经常写东西的人,思维敏捷了很多。”

之后,我们聊到了冯唐。朋友不解我为什么会喜欢他,因为在ta看来,我这个“乖乖女”和冯唐的文字不太搭调。我笑,“冯唐有态度,有才华,有情怀,所以喜欢。”

朋友立马纠正,“主要是有思想。”

我回复,“确实,但如果没有点特立独行的态度和才情,思想这东西容易淹没在平凡里。”

“平凡还是伟大,也要看是做还是想。思考永远不违法。我们周围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生活收获而已。”

······

不知道怎么的,在后来的对话中我隐约感到了朋友情绪上的些许波动。我正琢磨ta为什么对“平凡”二字略显敏感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了自己在看《布拉格之春》和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虽然没读多少)的莫名愤慨。

先来说说我自己吧。一直以来,我都标榜着要做一个心怀梦想,遵从内心想法的人。我也曾无数次说过这样的话,“有些选择,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义无反顾,坚持到底。”所以,我以为不管怎样都会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可是,当我深陷职场困惑中的时候,我渴望挣脱,于是宣称,“或许有一天实在忍不了了,就辞职吧”。为此,有朋友找到我,好言相劝,“有时候,职场就是那么一回事。要么你心够狠,踩着别人往上爬;要么你舍得下脸,阿谀奉承,处处逢迎。如果你非要端着,不肯融入那个圈子,到头来吃亏受委屈的只是自己。”我自然理解朋友的好意,可还是忍不住问ta,“你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变成其中一种人吗?”朋友看着我,叹了口气,久久没有说话。

或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读到托马斯放弃不羁,在爱情面前心甘情愿奉上脚镣的时候愤懑不已。原来,我不是在生他的气,而是在气愤自己。我何尝不是一个如他一般的普通人,在现实面前一次次背弃了自己。多少次在面对不愿意接受的种种的时候,我忿忿不平,我满腹委屈,可是,到最后我还是伸手拦下了所有的不情愿。

再来说说朋友吧。两年多前的ta年轻有为,还不到三十岁就成了某大型国营企业最年轻的中层,随后还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可谓职场家庭双丰收。而那时的我正在读研,对于人生和未来满是迷茫。所以,每次遇到想不明白的事都会想到ta,因为当时的ta乐观、理智、有见解,似乎所有的问题和ta讨论之后都变成小事一桩,不足为之烦恼。即使现在,每次遇到烦心事我也会想到ta,想问问ta该怎么做。

可是,近两年因为各自工作的关系,我们联系越来越少,对ta最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我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不知道现在的ta为什么突然对“平凡”变得敏感,但是,我记忆中的ta从来都没有平凡过。或许,如今,ta和我一样,身陷某种困顿的泥潭。不过,我并没有担心ta,既然ta说会调整,会先带动自己,ta就一定会做到的。或许,下一次ta联系我的时候,就会变回曾经那个自信、乐观、睿智的ta。

我们谁不是活着活着就长大了,然后再活着活着就老了。但不同的是,大部分人活着活着就变成了普通人,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边活边琢磨,边活边折腾,所以后来,他们慢慢就活出了自己的可能与姿态。或许,他们看起来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但是,我想,在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的时候,他们一定比我们更有态度,更有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